单重,是孙氏形意拳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对于单重的区分关键就是一个重心的分配原则,如三体式重心坐在后足根,前腿在身体不动摇的前提下可以随意抬起。单重是养气的诀窍之一,这个在练习三体式时效果十分显著,因为单重桩能把塌腰;缩肩胯等动作,做到极致,如此站桩三分钟手掌就会发涨,五分钟带脉就会充实,人显得格外精神。 单重的另一好处是身体的动转格外灵活,以门轴为例,门之所以开关自如,就在于有一根轴,如果有两根轴那就无法开关了。 单重形式不仅仅出现在三体式中,在五行拳中也随处可见,如五行拳每一个定式要求体重始终坐在后腿足根,这样练习无疑是很吃力的,但功夫增长的十分快,而且练完后身体觉得很轻灵。 看过很多人演示劈拳,出手落步形成大弓步,这种形式无疑是双重的,它的缺点是无法形成“龙折身”,至于“九要”中的塌腰就更谈不上了。我们学拳时师叔曾特意强调过单重的特点,那就是劈拳起钻定式,后脚踢不动为原则,如果你形成大弓步,那不用大力,轻轻一脚你就倒了。孙禄堂先生在《形意拳学》有劈拳起钻的定式图片,很经典的诠释了单重的形式,为后学者指明了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