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绘本相遇 你与声音结缘” ——访“故事时间”创始人张柏涵

 zdenkafans 2016-05-03

    张柏涵简介: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18年儿童艺术教育工作;14年语言培训工作; 20年媒体从业经历。 

    热爱儿童文学创作与朗读艺术的实践与教育,专注于有声读物(尤其是儿童作品)的创作。 

    曾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轻松调频(上海)频道节目总监、凤凰卫视“同步传播”节目总监。现为“故事时间”、“百涵书屋”创始人,北京市妇联新蕊计划特聘专家;中国儿童中心家庭教育特聘专家。

    

    绘本,图文合奏的一种读物,即使孩子不识字,也可以通过图画来看懂故事,这是大家对绘本的一般印象。如果有人告诉你,绘本可以用来听,那你可能会有疑问:把字读出来固然可以听,但绘本有大量的内容藏在图画里,怎么把由眼睛看的图画变成用耳朵听的声音呢?不着急,咱们可以先来听一听,微信公众号“故事时间”推送的100多个由绘本转变来的声音故事。听过这些故事,你可能就会有直观的感受。那么这些故事是怎么做出来的?制作这些故事的张柏涵老师又有哪些有关绘本讲读的心得?她可以给爸爸妈妈们哪些建议呢?记者来到“百涵书屋”,向柏涵老师请教。

将绘本变成声音作品是一种创造

    听过“故事时间”,同时也看过纸版绘本的人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不同,尤其是加进了音效和音乐,让孩子在听文字的时候更容易进入情境,感受情绪。这是怎么实现的呢?柏涵老师告诉记者,将诉诸视觉的图文,转换成诉诸听觉的声音故事,首先是撰写“录音脚本”,这就需要撰写者先用心感受原著故事,再在个人和照顾大众聆听和理解的需求,且不破坏原著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有效向受众传达原著作者的创作思想;同时,“声音作品”的创作还离不开艺术手法。如加进恰当的音效或者音乐,进行故事气氛、环境的烘托或渲染。这个工作更像是将绘本做成一个纯声音的“戏剧”。音乐和音效的融入,依靠创作人对音乐和绘本的深度理解和敏感。在采访中得知,柏涵老师是学声乐和钢琴出身的,做了多年的艺术教育,对音乐的运用是她的强项。

    柏涵老师在这个制作过程中,融入了很多的创造,比如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转换,甚至是纠正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专业性和常识性错误。值得特别说明的有这样一个细节,有一本国外引进的绘本里写一位小朋友希望妈妈给自己拿一杯水的情节,妈妈给他水的时候英语的表达是“here you are”,绘本翻译者直译成“给你”,但她认为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这里应该体现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上的礼仪,于是就将直译改为意译:孩子提要求的时候说“妈妈,请给我一杯水”,妈妈给的时候说“好的,没问题”,孩子说“谢谢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把“请”、“谢谢”之类礼貌用语融进去,还体现了亲子间的浓浓感情。一个小小的例子让记者看到这个工作下面细致而又精确的创造。

讲故事要“用情”

    怎么给孩子讲故事?怎么给孩子读绘本?这可能是所有父母都关心的问题,记者当然不会忘记问。

    “用情!”柏涵老师的回答很简单。

    “怎么用情呢?用什么情?情从何来?”

    “你理解这个故事,情就会自然产生,你给孩子买这本书,挑选这个故事,一定是有自己的考虑的,或者是喜欢,或者被打动,这里就有情。有了这个基点,讲起故事来就会自然融进自己的情,动用自己不同的声音和语调。一些父母讲绘本没有情,是因为对故事本身不了解或者不喜欢,为了讲而讲,这样自然难以有情。”

    “有了情之后,将情融进语言表达时肯定有技术存在,家长怎么掌握这些技术呢?”

    “我经常做一些活动,指导家长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我会先做示范,家长们会说我是专业的,这对他们来说很有难度。一般我会鼓励他们读一段,我再做指导,几乎每次都能看到家长们的明显进步,其实每个人的声音都会有表现力。之所以很多人的语言缺乏表现力,是因为在长期的受教育过程中,个人表现力没有得到培养,尤其是在0-12岁这个阶段,甚至是人性的东西被束缚了。你看老外唱摇滚,那么多人爱听,因为那里面有很多人性的本真释放。我曾经在电台做一档音乐节目“欧美音乐时间”,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是,欧美音乐让人喜欢,是因为其中传递了本真的人性。不管是舒缓的娓娓道来,还是歇斯底里的呐喊,都是人性最本真的呈现,这是我们爱的东西,这是让人产生心灵沟通的东西。所以,家长讲故事的技术是通过人性的本真呈现来实现的。”

选绘本靠的是艺术鉴赏力

    “在读绘本、讲故事之前,还涉及到选择绘本和故事的问题,在这方面,请您给父母一些建议?”

    “绘本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不单是一个故事或者绘画书,它集文学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艺术、语言艺术、戏剧艺术于一身。如何选择绘本,跟家长自身的文学艺术内涵有关,所以家长提高自己的艺术内涵很重要,事实上我没有办法告诉家长一定要怎么选书。最好有一些常规的阅读分享会,让父母们在其中更多的学习和交流。培养一个人对书的鉴别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我们的家长从现在开始一边学习,一边带领孩子成长。”也许知道了这个事实之后,父母才会放弃走捷径的想法,而静下心去提高自己,仔细琢磨。但孩子的阅读不能等待,不能等到父母会选书之后开始,那么父母可以基本遵循什么原则呢?柏涵老师说,第一,主题一定要健康向上,因为书是给成长中的孩子看的,事关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对孩子的影响深远。所以给孩子的作品一定要有正能量,有教育意义,但这个教育意义不是教条,是开放性的,启发孩子去思考并生成新东西的。第二,语言要有表现力,故事情节生动,因为绘本阅读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语言发展。第三,绘本是个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它的色彩运用要和谐舒服。“我现在做‘故事时间’,就是希望通过‘声音’向父母和孩子解读世界优秀绘本,帮助家长提升理解力,提升艺术鉴赏力,带着家长去成长。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经常和孩子一起听‘故事时间’或其他的有声作品;先从‘听’开始,既不破坏孩子的想象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所有的学习几乎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孩子阅读依循兴趣家长适当引导

    “现在家长们还经常遇到一个问题,是让孩子爱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呢,还是让孩子各方面书都看,比如有的孩子特别爱看科普的书,但家长就会着急,希望孩子多方面涉足,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这又说到教育了,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路径和节奏,家长不要太着急。我曾见过一个孩子特爱画海洋生物,想当海洋生物学家,家长就发愁,过了两月,孩子不爱画海洋生物,爱上画奥特曼了,家长又发愁了……我说这有什么可愁的呢,孩子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爱好是正常的。当然家长也不是放任,比如孩子最近爱看科普,这并不代表他永远不要看故事类的书,家长要是认为这个故事好,适当的时候给孩子试试看。成长中的孩子,不同时期会有不同喜好,这几天不喜欢的东西可能过段时间就喜欢了,所以家长不着急,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一定是在这个阶段这方面东西对他有吸引,正好跟他的需求相契合,只要不是坏事,不用特意去调整,如果你手里还有一个‘好事’,你可以给他推荐,但要慢慢来,别强迫。”

国内外绘本作品的区别

    “请问您对国内和国外作品有什么看法?”记者看到“故事时间”里推送的几乎都是国外的作品,于是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我并不崇洋媚外,我只是希望选择好的作品给孩子,总体感觉是,国内的作品在讲道理、传递价值上更‘硬’一些,而国外引进的作品则更多地体现‘人性’和包容。我其实没有特定的标准,但我会自然地选择那些充满人性的,打动人的,有艺术性的,能传递正能量的作品,这可能跟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文学艺术修养有关。我不认为我的标准就是对的,但是,我知道我每次都是发自肺腑地在创作。”

    “当前国内绘本创作现状并不乐观,您怎么看?”

    “谈不上‘不乐观’,我倒觉得未来很有‘希望’!国内外绘本创作的区别跟绘本创作者本身接受的教育有关,现在国内原创绘本的作者大多都是年龄偏大的一批作家。但随着信息的互通会带来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国家对阅读的提倡,民间阅读推广力量的增强,越来越多人关注阅读,关注绘本,一些新生力量也加入到绘本创作中来,我对国内原创绘本的未来充满信心。”

    “正是您跟绘本的相遇,制作了有声作品,更多孩子才有可能在您的故事里与声音结缘,请问您接下来还会在推动儿童阅读方面做哪些事情呢?”

     “多年来,我一直在思索和研究一套适合中国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2005年开始带领团队从事‘有声读物’的创作,2008年接触绘本,开始从事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这期间,我逐渐找到了一条清晰的路:只有将‘语言’放到生动的故事情节中,才能最大化和最有效地提升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于是,‘故事时间’应运而生!开播一年多来,我从各方的反馈中欣喜地知道,很多孩子喜欢听‘故事时间’,喜欢模仿我们的讲读方式,自己讲故事,甚至用父母的手机录制属于自己的故事……我知道,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我的方法没有错!接下来,2015年,我的文化中心将正式组建‘少年儿童声音戏剧俱乐部(中英文)’,面向4-16岁儿童和青少年,让他们在声音戏剧表演实践中真正提高中文和英文的表达能力;真正让语言成为交际的‘工具’,而不是应试的砝码!同时,他们还可以自己创作戏剧故事,自己做导演,有效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拥有时刻感知世界的一颗心!拥有健康、向上的人生!

本报记者 胡雪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