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藻管窥——中华传统诗词创作漫谈(二稿)(二)

 江山携手 2016-05-05

 

 



第一章  诗变

   

“诗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尚书·舜典》)意思诗就是诗人心里的感受,感觉。“诗者,持也!”(《诗纬》)意思诗持人心性,可以感人。萧统《文选序》中说:“诗者,盖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文赋》)李商隐则认为:“人禀五行之秀,备七情之动,必有咏叹,以通情思。”(《献相国京兆公启》)朱熹在《诗经传序》中说:“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於咨嗟咏叹之餘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詩》之所以作也。”朱子的观点是正确的,诗产生於感叹,然后有韵律节奏,这就是诗。在我们看来,诗有下面要素:一、诗的的来源是歌;二、诗的外形是含有韵律的有一定形式的短章(当然也有长篇叙事诗包括史诗);三、诗要有文彩,诗很美;四、诗的功用是记录生活、感受、心境和表达心声、抒发感情、发泄情绪;五、同时可以感染他人,让人产生共鸣。

关于诗“言志”与“缘情”的争论与消长,自《诗》、《骚》以还,几千年间未曾间歇,到唐诗宋词以及词风的婉约豪放,其余波蔓衍已及如今,甚至折射到当代网络。我们认为“言志”与“缘情”,其实是传统诗歌的“文”与“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侧重,但不可偏废。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诗与乐的关系

 

《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始以诗歌并称,事实上诗一产生就和音乐分不开,诗歌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永言”之“永”就长、咏,意思是反复地言,有节奏的重复,一唱三叹!《尚书·舜典》:“……声依永,律和声。”从这里不难看出,诗与歌同时产生,一产生就是吟唱的。古代乐官从自然界中总结出五音、十二律,用于诗歌的唱和配乐。《诗经·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i]《毛诗传》:“合曲曰歌,徒歌曰谣。”意思是合着乐曲唱的叫歌,只吟不唱的叫谣,如民谣、童谣。《礼记·檀弓》:“歌于斯、哭于斯。”孔颖达注:祭祀时奏乐歌诗。这都是说歌是能唱的诗。

在古代,不但有诗歌,而且还有不同的方言诗歌,《吕览·音初》中论音乐的起源时,把帝喾次妃有绒氏所作《燕燕往飞》称之为北音,禹之妃涂山氏的侍妾所作《候人兮猗》称之为南音,夏后氏孔甲所作《破斧》之歌(不知是不是《诗经·豳风》中的《破斧》诗[ii])称为东音,殷整甲徙宅西河,犹思故处,实始作为西音。《宋书·乐志一》:“周昭王南征,殒於 汉中,王右辛馀靡长且多力,振王北济。周公乃封之西翟,徙宅西河,追思故处作哥(歌),始为西音。”注意,这里的所谓南北东西都是以黄河流域一带作为中心的。

古代还有专门采诗的官员,采民歌知政之得失,或被于管弦。我们把这种采诗活动叫做“采风”,一直沿用到现在,我们现在还把到各地去体验生活进行创集或者收集当地民间的诗歌作为“采风”。各地诗人和诗歌文学组织(团体)也会定期开展“采风”活动,这就是活化石。

因为诗歌具有通人心,摇心魄,沦肌浃髓的社会功用,所以主张正音,起到教化的作用,如以前教皇子都是用《九德》、《武德》之歌(歌皆不传)。

刘勰认为“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乐体在声,瞽师务调其器。乐心在诗,君子宜正其文”,“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这都说明了诗歌是一体两面,并且如果诗不合乐律,还要增减,所谓“君子宜正其文”。如曹子建的《七哀诗》[iii]配乐以后变成《怨歌行》[iv]就加上四句。曹子建说:“左延年闲于增损古辞,多者则宜减之,明贵约也。”汉高祖《大风歌》[v]、西楚霸王的《垓下歌》[vi]都是用来唱的歌词。

但到后来,诗与歌渐渐分离开来了,从刘向开始就有专门的论述。一般地认为,只吟不唱的歌词就叫诗,比如古乐府歌辞。估计诗歌分家,是在东汉,最早见于李陵诗。但汉魏还是不明显,诗一般作歌词出现的,到了南北朝时,基本上就诗从歌词中分离了出来。早在《诗经》就有六篇是有题无辞的,先贤认为是有声无辞,意思是只有乐谱而无歌辞。

但有个明显的趋势是,诗每次的繁荣一定与歌分不开,如古乐府诗,比如宋词,比如说元曲,比如说现代诗。宋词最早就叫曲子词,是为配乐的词,但渐渐的成了一种专门的诗叫词,沈约《宋书》:“吴歌杂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又有因管弦金石作歌被之。”况惠风也说:“唐人朝成一诗,夕被管弦,往往声希节促,则加入和声。凡和声皆以实字填之,遂成词”,词者歌词是也。元曲就更不要说。新诗和现代歌词也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现在的歌词杂志就叫《乐府》。清人沈起凤在《谐铎·垂帘论曲》中说:“若夫五音四呼,收声归韵,此歌者之事”,他这里说得很明白,文人但管创作歌辞,唱关乐师伶优(歌者)。诗发展到现在,路当如何走,我想是很明确的了,只有再一次与音乐结缘。



附三:文中引诗

 

[i]园有桃(《诗经·魏风》)

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ii]破斧(《诗经·国风·豳风》)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iii]七哀诗(魏·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云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iv]怨歌行(七解晋曲所奏)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一解)借问叹者谁?自云客子妻。夫行逾十载,贱妾常独栖。(二解)念君过于渴,思君剧于饥。君为高山柏,妾为浊水泥。(三解)北风行萧萧,烈烈入吾耳。心中念故人,泪堕不能止。(四解)沈浮各异路,会合当何谐。愿作东北风,吹我入君怀。(五解)君怀常不开,贱妾当何依。恩情中道绝,流止任东西。(六解)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七解)

 

[v]大风歌(汉高祖)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vi]垓下歌(秦·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