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疆史| 馕的历史你知道?

 vug 2016-05-06



起源
一般认为馕是从中西亚传入我国的,它是农耕文明的结果。需要强调的是,只有在烤坑中烤制出来的才叫馕,反之,即使形状类似,也不能称为“馕”,它是有特指的。馕在新疆的历史十分悠久。有人认为它是维吾尔族人发明的,但是考古出土的证据却不能印证这一点。

1972年,新疆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古墓中发现了残馕,其制作形式和现代维吾尔人的主要食品馕完全一样。经专家鉴定,这些残馕是公元640年的葬品。而我们知道,维吾尔族的祖先回鹘人这时还在漠北高原。但是,馕的确是由维吾尔族人民使其发扬光大了,现在,馕不仅是维吾尔族喜爱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成为其他很多民族喜爱的食品。

特点

     01
维吾尔族的馕在全国食品中来说,要算一个独特的食品了。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吃到香脆的馕,馕是维吾尔族人的主食。
02     
馕在新疆的历史也很悠久,在我国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自治区博物馆陈列的吐鲁番出土的唐朝的馕,说明.在两千多年前,吐鲁番人就会做精细美味的馕了。馕,古代称“胡饼”、“炉饼”。

做法

馕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

多为发酵的面,

但不放碱而少许放些盐。

馕大都呈圆形,

最大的馕叫“艾曼克”馕,

中间薄,边沿略厚,

中央戳有许多花纹,

直径足有40—50厘米。

这种馕一个要有

一两公斤面粉,

被称为馕中之王。最小的馕和一般的茶杯口那样大,叫“托喀西”馕,厚约l厘米多,是做工最精细的一种小馕。还有一种直径约10厘米,厚约五六厘米,中间有一个洞的“格吉德”馕,汉族同志叫它“窝窝馕”,这是所有馕中最厚的。


维吾尔族的馕种类繁多营养价值也很高。
做馕的技术在维吾尔族人中几乎是普及的,无论男女都会做馕,特别是在招待客人时,他们会拿出各种各样的馕来招待你。

维吾尔族的馕大部分在馕坑里烤成。馕坑也别具一格,由于地区不同,馕坑的形式和材料也不同。一般馕坑高1米左右,用羊毛和黏土做成倒扣的缸形的土坯,四周用土块垒成方形土台;南疆一些地区则选用当地的硝来和泥做馕坑坯;乌鲁木齐一带的维吾尔族人还用砖来砌馕坑;这种馕坑大小不等,也成方形,根据人口多少来确定馕坑的大小。

种类
馕的品种很多,新疆各个地方的做法有别,各个民族的馕也有一些自己的做法。

油馕
表面有芝麻或斯亚丹(黑色 类似芝麻 并非芝麻),一般白芝麻或斯亚丹,馕烤熟后表面抹油,看着油酥。

奶子馕
奶子馕比较厚,面里和着牛奶,烤的时间久,外壳较厚,吃着有奶香。

葛尔丹馕
也叫窝窝馕,很厚,中间一个窝,表皮酥黄发亮,一般有芝麻。

皮牙子馕
皮牙子就是洋葱,把皮牙子和到面里,做出来的馕带着皮牙子的香味。皮牙子馕也有几种,最经典的是皮牙子奶子馕,又有奶又有皮牙子,两种味道配合很受人们喜爱。

芝麻瓜子馕
与油馕差不多,两边均有芝麻或瓜子因而得名。


本期整合:胡宇雯

本期编辑:胡宇雯

审       校:孙瑜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