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装裱延续书画艺术生命

 名字起不成 2016-05-06
高明装裱师傅范北林以匠心坚守古法装裱10余载
  范北林挑选厚薄适中的纸,为字画托底。
  一卷画轴,一幅书法,妙笔生花的艺术背后,沉淀着书画装裱师的匠人匠心。与轻松便捷的机械胶膜装裱相比,古老的装裱技艺,少则需要20道,多则需要70余道繁杂的工序,因此,纯手工的字画装裱已不多见。在荷城文华路的一工作室里,年仅40岁的范北林,却十年如一日,坚守传统的手工装裱,留住艺术精髓。
  继承祖辈技艺 苦练托底薄而不穿
  所谓装裱,是指装饰书画增加色彩饱和度的一种专门技艺,以原裱和重新装裱两种为主,可以制作成挂轴、手卷、册页、折页四种形式。
  一壶浆糊、一卷白纸、一把鬃毛刷……在不到70平米的工作室里,范北林正埋头工作,托底、镶边、覆背、上墙、打蜡、抛光、装杆,一幅幅书画艺术品便初具雏形。
  1976年,范北林出生在阳江一个书香家庭,由于其祖父辈均从事书画装裱,在家庭濡染中,他渐渐爱上了这个行当。2007年,范北林来到高明开了家装裱字画小作坊,没多久,范师傅精湛的装裱工艺便家喻户晓,不少书画爱好者收藏者,纷纷慕名而来。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装裱艺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极其考验耐力与技巧。由于古法装裱工序繁多,练就一手好工艺并非一朝一夕,在范师傅看来,最难的要数裱画上墙步骤,矜贵的艺术作品先要经过浆糊涂抹,再托上宣纸,薄如蝉翼的半成品,若没有纯熟的手艺,很容易破坏画心。“裱坏了一张又一张。”范北林说,用白宣纸一次次练习托底上板,直至半年后才能达到薄而不穿的程度。
  除了工艺复杂外,其用料也极其讲究。裱画所用浆糊均由范师傅亲手调制,使用面粉水熬制10小时,并添加入防虫中药材,最后冷却成浆糊。“含有化学杂质的浆糊,让画作缺少色泽与质感。”范北林解释。
  研读古籍书画 装裱不失文化灵气
  如果说古法装裱是重在工艺,古画修复则重在还原。2012年底,范北林收到30余张清朝祖上人像,古老的植物颜料已然严重褪色,就连画心都有不少破损之处。坐在案台上,范师傅屏气凝神慢慢地一层层揭开托纸,剥离画心,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揭过了层。而仅这一步骤,就要伏案整整一天。
  “古画修复就如同文物修复一般,每个步骤都如履薄冰。”范师傅笑言,尤其在画心缺损之处,需要一定的修复字画功底,材料上更要选择10年以上的颜料色块进行填补,保持画作历史沉淀质感。此外,范师傅刻意选择了浓稠适中的浆糊,烘托出整个老画的魅力。
  30余幅清朝人像,范师傅修了一个多月,让原来老旧不堪的古画,鲜少裂痕。而这让范师傅意识到,古法字画装裱不仅需要技艺,更需要文化修为。工作之余,范师傅常常会捧起古籍、书画鉴赏、装裱技艺类书籍仔细研读,甚至提起画笔,勾勒山水。这样的学习取经,打开了范北林装裱艺术的另一个通途。
  范师傅说,文化修养对古法装裱不可或缺,如果装裱仅停留在机械重复,对装裱艺术之外的艺术下得功夫不深,装裱艺术就缺了文化的灵气。
  慢工出细活 融入情感耐心琢磨
  其实,古法装裱源远流长,尤以宣纸之乡安徽泾县为盛。只是近年来,传统装裱行业受机械化胶膜装裱冲击,市场一度萎缩,大多数手艺人改行谋生。而在高明,亦仅剩为数不多的几家手工装裱作坊。事实上,机械装裱托画心的宣纸用塑料膜替代,机械化制造流程粗糙化,并无法再次揭裱,很大程度导致艺术品价值的丧失。
  如今,在机械化装裱的诱惑面前,范北林依然选择坚守传统。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关山月、陈永锵、方楚雄等书画大家的作品,范师傅都一一裱过。他还是个有个性的装裱师,由于古法装裱耗时长,少则四五天,多则需十天,要是遇上“赶货”的客人,范师傅都会拒之门外。他说,慢工出细活,装裱是艺术并不是快餐。
  在范师傅看来,古法装裱并未式微,只要有人还在关注艺术,就会有古法装裱的存在。“古法装裱是融入人的情感与创作的艺术形式,这是一辈子琢磨的事。”范北林说,还要把这门技艺教会儿子,让他继承这个弥足珍贵的老行当。
  文/图 佛山日报见习记者何惠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