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补平语文资料】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伤仲永》经典题型大全

 雁南飞香 2016-05-07

《伤仲永》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经典题型(一) 

阅读《伤仲永》完成下面习题(10分)

1.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余闻之/也久

C.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D.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世耕    (    )   

(2)即诗四句    (    )

(3)父焉    (    )   

(4)前时之闻    (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后天的学习很重要。请你把方仲永的故事提炼成一个论据来论证这个论点。(2分)


【答案】

1.D本题是对学生文言句子朗读节奏划分的考查,属于较容易的题目。在四个备选答案中:A项正确朗读节奏应为“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项正确朗读节奏应为“余闻之也/久”,C项正确朗读节奏应为“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D项朗读节奏划分正确。故正确答案选D项。

  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先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然后,结合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及具体的语境加以分析,就能够进行正确划分。

2.(1)属于    (2)书写  (3)感到诧异(认为奇怪)  (4)相当(2分)

3.

(1)同县的人对此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水题诗。(2分)

(2)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2分)

4.简述这个故事即可。如:自小天资聪明的仲永,因为没有后天的学习,不也同样落得“泯然众人矣”的下场吗?  (2分)

                       


经典题型(二)

阅读《伤仲永》完成下面6-8题(6分)

6.下列加横线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 (2分)  

A、即诗四句(写)      

B.自是指物作诗立(完成)

C、先人还家(跟随)    

D、不能前时之闻(称作)

7.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是词类活用的一句是: (    )(2分)

A、以钱币丐之    

B、父焉,借旁近与之

C、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D、泯然众人

8.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      )(2分)

A、方仲永从五岁起就表现出超凡的才华,但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却并不突出,到二十岁左右时才能衰竭,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了。

B、方仲永刚开始作诗时,不仅才思敏捷,反应极快,而且他的诗在内容和文采上都有令人欣赏的地方。

C、方仲永的“邑人”都是十分重视人才的,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两句中可以看出。

D、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成为一名普通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不使学”,也就是“受于人者不至也”。

【答案】 

6.C   7.B   8.B             


经典题型(三)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3—16题。(共l2分)

(一)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二)百诗先生为国朝经学大师,记诵精博,而其天质实奇钝。幼受书,读百遍,始略上口。性又善病,母禁之读,遂暗记不复出声。如是者十年。一日,自觉豁然,再观旧所研究本,了无疑滞,盖积苦精力之应也。世之以下愚自诿,或托词因病废学者,观于先生,愧可知已。

1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宾客其父(      )          

其然也(      )

③日仲永(      )         

④如者(        )

1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15.仲永从 “指物作诗立就”到“泯然众人”,试分析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2分)



16.两篇文章中的主人公幼时和成年后分别有哪些不同?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



【答案】

13. ①以宾客之礼相待 ②以……为利,认为……有利

③通“攀” ,牵,引 ④这

14.

①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立即就能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看的地方。

②让他作诗,诗的水平不能和以前的传闻相当。

15. ①直接原因:不使学(不让他学习) ②根本原因:受于人者不至也(后天所受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16.两篇文章中的主人公幼时和成年后分别有哪些不同?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幼时仲永聪明过人,百诗天质愚钝;成年后仲永才能平庸,百诗记诵精博。(大意对即可)

后天的学习非常重要。


 原创资料,转载请注明来自:王补平(ID:weixinwbp20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