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方法界定急性缺血性卒中梗死更准确

 人生123 2016-05-07
url:http://news.gmw.cn/2016-05/07/content_19990260.htm,id:19990260

【光明日报·健康·最前沿】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放射科主任高培毅带领团队新近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与磁共振传统扩散加权成像(DWI)相比,磁共振多层并采扩散峰度成像(DK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梗死核心的界定更为准确。这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对指导临床溶栓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溶栓治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其关键在于采用的影像学方法能否快速、准确识别脑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医学界目前认为,DWI是早期发现缺血性卒中最敏感的方法,并广泛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成像,DWI高信号即代表不可逆的梗死核心。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DWI高信号病灶内,至少有部分组织是可逆的。

高培毅团队选取近一年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接收的19例急性期(发病3小时到8小时)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DKI与DWI判定梗死核心的准确性。

研究结果显示,与DWI相比,DKI显示责任病灶的大小更接近亚急性期梗死病灶的大小,即能更准确地界定梗死核心。

高培毅表示,这预示着DKI有广泛地应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成像的潜力,从而可以更准确地判定缺血半暗带,更好地指导个体化溶栓治疗。此外,由于亚急性期梗死病灶的体积与最终的梗死体积有很好的一致性,所以DKI还可以在急性期更准确地预测患者的预后。(匡远深 赵晶晶)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