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隐芝先生的金华出世之术就是太乙金华之道。《太乙金华宗旨》

 最长的名字很长 2016-05-07

以下是某人的部分言论:
  
  当今世上真正的高人,今年300多岁.....................
  长白山,号称:雨霞散人。今年300多岁,长相根30岁左右,我爷爷年轻的时候就见过,我见的时候还这么年轻。可以人家不收徒弟。不张扬。这才叫高人。
  出来办班的都是菜鸟。
  
  呵呵,信不信随你啊,跟我有啥关系啊。就如同天下到底有没有道一样,信不信也随你
  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
  
  就算我告诉你在那里也没有用,你也找不到。我认识是因为抗日的时候我爷爷跑山里避难认识的这个人。后来爷爷经常去拜访,我就见过。他在长白山住了接近200年,他说比他高的人多了,但是这些人不会出来的,他一个师傅在峨眉山修行。
  
  我当然是见过了阿,我爷爷带我去的,怎么能是两个人。再说我第一次见识10几岁的时候,上次见离第一次15年了,人家还那个样子。
  我爷爷当年跟他生活过一段时间,所以他才能跟我说这些。
  他说他是明末时候的人,所以我说300多岁啊
  
  走遍全中国,除了这位高人,我没见过第二个人能说清楚两个问题。。
  一是;修炼到底练什么
  二是:什么是“精气神”
  什么是修炼。何谓精,何谓气,何谓神。连基本的东西都搞不懂,一个个在那里长篇大论。可悲可叹阿。
  愚迷执强难教化,依然一盲引众盲
  

   --世间的人都是太贪,太能妄想。
  神仙哪有那么容易得,世人天天讲天仙,真是可笑。
  老者曾跟我说,别说天仙,就连人仙是什么世人都不清楚,就来弄天仙,其妄心离大道远矣。
  老者也说,没有在地上呆上几百年是不可能成仙,人仙到地仙是一个跨越。地仙到天仙是更大的跨越,对道领悟的本质的转变过程。地仙到天仙没几百年根本不可能。
  可怜天下世人以为天仙如此简单,这是可笑之至。

  
  人人皆言天仙,可叹的是世人其实人仙都不知道是什么。
  
  --道家传承万卷经,万卷仙经丹最精。妄心迷求丹之妙,笑杀丹中丹田奥。
  
  学道难,传道更难,难于上青天。我真是明白了那些得道之人为什么不出来,传道难,何止是难于上青天。
  
  我是拜过师但是人家不收,也许机缘没道,只能以后再拜。


  [--但他指点我很多,我的思想全部传承于此人。
  我看道藏已经10年了,高人也点化我很多,但是我并没有修炼,原因还是那句话,机缘未到。
  空修炼是没用的,你打坐打一辈子也是到头来一场空。我看你是明白人,奉劝你悟--“自然之理”才是正道。所谓练精化气,炼气化神,如同佛家修性一样,都是没有懂得--]

  --“丹田之理”。--丹田奥妙,人仙,地仙,天仙之别在此。能悟此中理,性命归自己。

  
  送你一首诗
  天下神仙尽言丹,可惜灵丹亦非丹。水中捞月月非月,窑头土坯空有形。
  ...........................
  虚无之中有真道,天地之间有灵根。若问真丹是何物,空空亦无空空处。
  ...........................
  
  
   [--老者曾与我言:不悟性命之理者,只能延寿不能长生。悟性命之理方成地仙,地仙的标志就是打破虚空,反老还童,容颜就是一个标志。地仙修行几百年上千年,方能炼丹。]

  --我问那位高人说他炼丹没有,他告诉离炼丹还差远了。可笑天下世人皆言有丹,我不多说了,你们自己想去吧。
  
  --“丹田者,仙佛之分,真假之别,仅在此二字也,能悟此二字者生死之道然矣”,“丹田奥妙,人仙,地仙,天仙之别在此。能悟此中理,性命归自己。”这些话并非我说,而是原意来自经文,虽非原话,但其意已尽。更有“虚无之中有真道,天地之间有灵根。若问真丹是何物,空空亦无空空处。”是深一层告诉你丹田之理。
  
    [--那么何谓“丹田”。

  --丹田并非一个穴,一个物,而是一个理念一个思想。他包含了大道的原理,告诉了你修为的次序。“天地为田,人身为丹,如龙养珠,蟾光抱月”,“丹壶者,丹田也,容丹之处,凝丹之所。”]


  [--下面我就用白话文给大家讲讲。

  我想想问问大家如果没有天地,你会生存吗?没有田地能种出庄稼吗?如果没有容器能装下水吗?一个星系要想形成,没有星云能形成恒星吗?

  回答这些问题都很简单,可是人们就看不出这些道理。“丹田”讲一种思想,是一种大道容存的思想。而这样的道理被丹经里面都给讲错了。丹经里面都在讲丹,可是没有田怎么可能有丹呢,丹从哪里来啊?你想想,你都没有房屋,你怎么住进去,你都没有容器,你怎么带着水走。其实最大的秘密不在--“丹”,而在--“田”。天上经常会下雨,可是你站在山上你永远也不会容下水。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出来争辩,说自己按丹经上练功练出来效果的原因。没错,你练功时能炼出来,你练精化气等等功法是能出来效果,我没有否认不能出来功夫,但都是小术。

  --你练出来的东西放哪里呢,没有容存的地方,天上下完雨,地下肯定是潮湿了,你会有感觉到功效,但只是昙花一现,因为没有--“容丹之所“,所以不可能是深一步的功夫。--要想形成“大海”,就要有容纳大海的地方。佛家的性功可以到很高的境界,为什么不留肉身,也是一个道理,没有懂得--“丹田秘密”。丹田之奥乃仙家不传之秘。“虚无之中有真道,天地之间有灵根。若问真丹是何物,空空亦无空空处。”

  --大道需要用“虚无宇宙”来容纳,生命需要用天地来容纳,“丹田之奥”在此也。]

  
  
  而纵观现在世上之修炼法门,都在讲炼,都在讲丹,是没错是要练,但是次序弄错了。不是先练丹,而是要有田。--“田足丹自生,无田丹何生?”,丹经都讲采药,采药如同天上下雨,没有容器,雨放那里?采完药放哪里呢?没有田者一切都是幻像,而并非真。就像一个人现在给你放宇宙里面你马上就会死去一样,离开了天地的孕养是不能活得。丹离开了田也一样会化去。
   --”丹田奥妙“,人仙,地仙,天仙之别在此。真正的修为之法,炼丹是非常靠后的步聚。要想--”立命根“,先寻--”容丹所“。老者与我言:整个地仙阶段都在练田,田炼足了,才能凝丹,此过程要耗时数百年。而有金丹者只有天仙也。地仙和天仙的区别就在于“丹”
  此般言论,赠于有识之士自悟之。
  
  很多网友让我继续写,我就暂且写一些给有识之士自悟之。网友也不用在跟我要经文,我不会公开。
  上面有人说炼丹田,我从来没说什么炼丹田,也没说什么修炼之法,哈哈,可笑之极。大道之理明,一切修炼之法不过是做秀罢了,到现在也没人明白我贴中之意。

   --丹田不是丹田,而是思想,大道容存的思想。

  --“天地为田,人身为丹”读这句话要忘其形,会其意。
  
  到家仙经多言丹,所以使人产生幻觉,以为是正法。没错,最终之法确要凝丹,但是非常人所能为之。丹经说虽有暗示,但多为隐晦大道本意。

  --恐难看出丹之前的修为,然“此修为”才是--大道之根。高楼大厦平地起,看到的是大厦的雄伟,如果不明其理,你只能盖出来小土房子,风吹倒之,雨淋毁之。后世丹经多为托名之作,不明其理,偷学一点修道的过程,便以为明大道之理,可以快速修成,离道之本来面目远矣。

  
   --老者与我言:欲想修道,第一步要过“生死关”。不过生死之关,不懂性命之理者,皆为小术。

  三百六十旁门法,虽可以延寿,亦可有神通显现,但不能长生,只是幻像而已。

  然生死之关的奥妙就在于“田”字,得其“田”者,生死之关破,故曰:要想立命根,先寻容丹所。

  不得其“田”者,三百六十旁门法,不过人仙罢了。人仙者,能延寿,能悬空,神通显赫润肤泽,然不能长生,生死之劫到,命休矣。而能得其“田”者,乃为一却。“日月运行万物昌,阴阳交替达四方,我命虽生日月处,却命之道在远方。”,这句话虽隐喻太多,恐道友难明其意,然细细品味,或许有所发现。能悟“田”者,自然明返老还童之理。不能返老者,皆为假像。我不想点破,大家去感悟吧。然性命之理毕,我命有归所,悟得乾坤道,做起“田”中事。地仙修炼乃是漫长的功夫,并非所有地仙都能修成天仙,能成者乃地仙中悟更上一层之道者,或数百年或数千年。能悟“田”之道,阴阳两手中。“缩地成寸步千里,云游四海任萧遥,变幻莫测无穷数,入水不溺火中飘。”。至于天仙之道,老者说他也没有达到。我并不明其理。
  
  世人言修道:然所修者何“道”。不明修何“道”,言何谈修?
  世人言修炼:所炼何物,不明为何物,言何谈炼?
  何谓生命,何谓性命之理,天地为何有我,虚无为何有道?
  丹经卷卷言神仙,为何修道能成仙?
  大道谓虚无,丹经言恍惚。何为无,何谓有?
  炼中讲阴阳,分离又交媾。何谓阴,何谓阳?
  试问精气神,三般为何物?
  不明道之理,怎敢言修道!可惜世间人,尽是门外汉,不明大道理,阔谈道之妙。
  
  放眼望去天下修道的人能有几个真正懂得上面的问题?我也曾走访过不少地方,但是能回答者,只有这位老者。因为我身在北京,所以也去过白云观,跟几个道士也谈过,只叹息大道衰微。
  我今天言丹田之理,只是想告诉有识之士,不可忙修瞎炼。观天察地,领悟道之运行。悟得道之道,方能修成道。否则,空打坐学参禅,到头来也是一场空。丹田之理,并非讲丹田,乃是讲大道容存的道理。忘其形,会其意,方领其中之真谛。悟得丹田理,上面所列之问题你自然悟得其真谛。
  
  何谓修,修何物。
  我是谁,谁是道。
  道成仙,仙成道。
  无中有,有中无。
  是阴阳,是玄妙。
  精气神,道道道。
  
  如果修炼之人不懂得这些最基本的道理,你又谈何言修呢?丹经中虽有不少处有修炼之真谛,然修道之人多不明其意,误作它传。原因很简单,修炼之道来自于自然之道,自然之道不明,谈何修炼。我今言丹田之理,至目前仍无人解其中之意。可见当今修道之人,炼者多,悟者少。昙花一现虽迷人,不过弹指一挥间。天地运行理,悟者自知之,待到悟道时,真假自可知。悟得玄之妙,自有道成时。劝有识之士,能行走于自然之中,体会于天地之间,察自然之道,观性命之理。正如张三丰一样,细玩无根树下花,方结花中道之瓜。
  
  “日月运行万物昌,阴阳交替达四方,我命虽生日月处,却命之道在远方。”这句话,我下面给大家配诗一首,也算为自己积善德。
  
  寻道路,寻道路,何处可寻生死路。
  蝉无路,蟾却住,一日一月循环处,
  一寒一暑冬眠路,死生生死同为路。
  试问我生延命处,跳出日月寒暑雾。
  
  言已尽,善缘结。了其身心把命接。
  
  我看了大家的帖子,也有朋友给我留短信,想想其实发经文对大家意义并不大。因为没人解读,一样不懂其中之意。大家虽然评价不一,我也觉得就这样离去有点迷惑大家的感觉。我就写写其他的内容,只是想为自己积点善德,至于你怎么评论怎么想,我心已尽力了。
  
  丹田的思想远比我给大家讲的深,但是我讲太多着实无意。如果你不理解只能适得其反。我也不想再深说,给大家提个思路自己去悟吧。
  
  很多人迷惑如何入手,我就跟大家提提那位老者对入手的理解。
  丹经都言静,言恍惚,然其意为何?修炼的法门都以静入手,然而道理在哪里呢?曰静者,曰恍惚者,只得其形,而未得其意。大道的容存,修炼的次序在于“丹田 ”二字,而入手之道在于一个“反”字。“反”同“丹田”乃众法背后的含义。得“反”者入得道门,不得者门外徘徊。虽《破谜正道歌》所列三百六十旁门法,然世间并无旁门正门之分,只是程度不同,其区别也就在这个“反”字。正如《道德经》云:“反者,道之动”
  修炼如同人生成长一样,无外乎三种境界“技”“艺”“道”,此三境也在于一个“反”字
  时间有限只能写道这里,大家可以自己体悟,有时间再给大家解“反”之内涵。
  
  道家的思想在道藏中已经表现得很多了,很多丹经大家也都看过,看再多如果你不得其意都一样。
  何谓恍惚,何谓静,为何要恍惚,为何要静。丹经里面都有,可以你明白其意吗?
  贪图经书没有意义的,不悟到其意毫无价值。
  
  我真想不明白我有什么好处,给你们提思路反倒一身不是。
  
  以后不能来这里了,很抱歉不能跟大家再交流,临走前了却一段缘,把一份老者给我的口诀分享给大家。信者悟之,不信者当垃圾扔之。恕在下不能公开诀中之迷,很多朋友既然认为自己有悟道之才,我很高兴大家能解其中之意。
  十六字口诀“反观丹田,先天一颠,精气神住,举形有玄。”乃是全部精华。有兴趣的慢慢领悟吧,
  何谓“反”
  何谓“观”
  何谓“丹田”
  何谓“先天”
  何谓“一”
  何谓“颠”
  何谓“精”“气”“神"
  何谓“住”
  何谓“举形”
  何谓“有”
  何谓“玄”。
  丹经口诀并不在于字面意义,而在其会意,意景之中。正如道家丹经多言“凝神入气穴”,然真正理解这句话的人并不多。“凝神入气穴”跟“丹田”一样,都是一种意景,而不在字面。后世丹经只从字面理解,其谬可见亦。全部口诀就是这十六字,而字中之意,就在自然之中,细心品味自然,自有所得。
  这次我真的以后不会再来了,大道可笑,不笑不足以为道,大道为妙,不妙不足以言玄。希望世上更多的人能悟道。积善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