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东、南、西、北各有一个门,分别是东华门、午门、西华门、神武门。其中,位于东侧的东华门也被老百姓们俗称为“鬼门”。 紫禁城作为皇家建筑,每扇门上都有金黄色的门钉,而且都是横九路、竖九路,一共是九九八十一个钉,可唯独这个被称为“鬼门”的东华门是八九七十二个钉。 门钉最早出现是用于加固门板。由于一扇大门往往要由若干块板子拼起来,时间一久容易散开。为了避免散落,就在门板里头穿上带,又怕带不结实,于是再用门钉加固。但钉帽外露,有碍美观,于是,人们就将钉帽打成泡头状,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门钉。 后来,门钉做得越来越整齐,横竖成行,钉子的数目也就慢慢演化成了等级的标志。 九是阳数之极,是阳数里最大的,象征帝王最高的地位,同时,九九谐音“久久”,也就是保王位长长久久,皇上活的长长久久。 按清代典制,规定皇家宫苑的宫门'朱扉金钉,纵横各九',因九为阳数,又是数字之极,九九八十一个门钉最能体现帝王的尊贵,那么,紫禁城的东华门为何只有八九七十二个门钉呢? 有这样一种说法,清朝皇帝死后,梓宫由东华门出入,送殡迎灵都由东华门出进,所以东华门俗称'鬼门',因此门钉数用阴数,也就是偶数。 那么,清代为什么从东华门出灵呢?据说是因为李自成进攻北京,朱由检就是从此门逃到煤山自杀的,后来他的灵柩又停在东华门外数日,无人埋葬。因此,清人入关后就认为东华门是个不吉利的门,于是决定由此门出灵柩,并将门钉数减至阴数72个(纵九横八)。 东华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初,东华门只准内阁官员出入,乾隆朝中期,特许年事已高的一、二品大员出入,而且皇帝外出巡幸走的也是东华门,皇帝的画像、玉牒也由东华门请入。故“鬼门”一说不足以解释门钉之谜。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古代建筑师运用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原理,将门钉数变为了纵八横九72个,取逢凶化吉之意。 东华门独树一帜少了一排门钉,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已无从考证。也许答案简单到令人瞠目结舌,就像有人猜测的那样,当年有一批门钉的尺寸大了,放不下九个,才改为了八个;也许复杂玄妙到我们无法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