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有一道门违背典制,数百年来被视为“鬼门”,成因却至今无解

 思明居士 2017-09-11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渊之前为大家介绍过明朝弘治皇帝与正阳门的故事,引起读者热议,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东华门背后的秘密。

故宫有一道门违背典制,数百年来被视为“鬼门”,成因却至今无解

▲夕阳下的正阳门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一言一行都不能违背定规,就连城门的门钉也是如此。清朝典制规定皇家门苑的宫门必须为“朱扉金钉,纵横各九”,因为 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中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故而用九九八十一颗门钉以彰示皇家威严,而亲王府邸的门钉则是遵循“纵九横七”的规制,以此类推。

故宫有一道门违背典制,数百年来被视为“鬼门”,成因却至今无解

▲故宫宫门

但令许多专家不解的是:故宫东华门门钉竟然少了一排,总共只有72颗门钉,而且只有这一处违背典制。对于这种现象,学术界多年来一直众说纷坛,争论不休,其中的一种说法是,东华门靠近太子东宫,是专供太子出入紫禁城的,因此设为8排门钉。

故宫有一道门违背典制,数百年来被视为“鬼门”,成因却至今无解

▲故宫东华门

而另有论调称东华门的门钉比其他城门的稍显大,应该是当年这一批做大了,只好取掉一排好看一点。这种说法实则毫无道理,乾隆皇帝曾耗资百万重修佛香阁,怎会在这小小门钉上凑合。尺寸大了本可以重新制作,又何必违背祖制呢?

故宫有一道门违背典制,数百年来被视为“鬼门”,成因却至今无解

▲颐和园佛香阁

还有一种说法称李自成率军攻打北京时,崇祯皇帝正是从东华门仓皇逃至煤山自缢,而他的尸骸也在东华门外停放好几日才被下葬。清人入关后,为了笼络汉人各界,便把东华门门钉改为72颗,以责备东华门未能阻挡朱由检圣驾出走之罪。

故宫有一道门违背典制,数百年来被视为“鬼门”,成因却至今无解

▲崇祯皇帝剧照

清朝时期,皇亲贵戚常常从东华门送殡,进东华门迎灵,成了惯例后,东华门也就成了“鬼门”的代名词。而“鬼门”素有“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习俗,72颗门钉也就不足为怪了。但据史书记载,皇家也曾将灵柩从西华门抬出,皇帝也曾从东华门出宫巡幸,这一说法好像也不可信。

故宫有一道门违背典制,数百年来被视为“鬼门”,成因却至今无解

▲乾隆皇帝老年画像

其实这件奇事可以用五行学说来解释。故宫的每一处设计都是按照相应原理,将东华门门钉从纵九横九改为纵八横九,即可将木化为阴木,此举不但可以逢凶化吉,横行九路的设计又不失皇家威严,古代设计师真可谓良苦用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