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论语》(四十五)

 汉青的马甲 2016-05-08


音频 | 来自教育礼包

图片来自网络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0:14 论语节选(四十五) 来自缘聚阁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选自《论语》

  【字词注释】

  孟敬子:姓仲孙,名捷,鲁国大夫。

  问:探望、探视。

  曾子病重,孟敬子去探望他。曾子说:“鸟即将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即将死的时候,说的话是善意的。”

  【解读评析】

  曾子与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立的。曾子在临死以前,他还在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

  所以他说: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同时也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
,个人的道德修养对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

  人走到生命的尽头,会反省自己的一生,回归到生命的本质,所以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生命到了尽头,一切的争斗、算计、荣耀,甚至耻辱,都已经是过眼云烟。

  这时,大概才是一个人最恐惧、孤独和难耐的时候,过去的一切恶业都会浮现。世间的一切,如金钱、地位等,都如梦似幻了。

  此时不需人劝,人便能将一切执念、贪欲看破、放下。

  这个念头一转,人便恢复了自己的真本性,回归到生命的本质,洞悉真假善恶,善言也就随之而出。



  那么,作为家长,要怎么去引导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从《论语》中,学习教导孩子的好方法。

  建议:

  1、
立志成君子。

  从小培养孩子有成为君子的想法,让孩子明白君子待人接物的态度:依照礼节行动,举止得体庄重,说话言辞恰切。

  2、德行为先。

  比起孩子的学习成绩高低,更重要的是孩子德行的好坏。父母必须把培养孩子的德行放在第一位。

  3、以身作则。

  父母一定要心善行善,在生活中以身作则,给孩子灌输善思想的时候,孩子就自然而然能记在心上,实践到生活中。


    ——内容素材选自传统文化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