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老师的“墓志铭”| 周末侃

 残云伴鹤归 2016-05-08

假期去台湾耍了几天,在台北的一趟公车上,司机声情并茂地向旁边人安利国产电视剧《欢乐颂》,惊得我下巴都快掉了。都说此剧超级火,我原本是不屑的。现在发现连对岸大叔都在追,我却对它一无所知,跟不上时代的焦虑感莫名升起。

看了没几分钟,我的焦虑感就消失了。别的还能忍,大段大段的旁白是什么鬼?连演员彼时的神情姿态、心理活动,都一五一十、一板一眼地描述出来,也不知道是担心演员不会演,还是担心观众智商不够。

认真是好事,可力气用错地方,就有点自作多情了啊。

暴戾何处生根?

悲剧令人悲恸,往往因为它猝不及防,使人倍感无力。谁会想到,刚刚退休的广州口腔科医生陈仲伟会被十几二十年前的病人连砍三十多刀?被砍伤的陈医生没能逃过劫难,最终不治。

这些年,暴力伤医的事情没少发生。每到这时候,“医患矛盾”、“医疗体制弊端重重”就会被郑重祭出,用以分析这些悲剧发生的原因。这些道理说得都对,却又理中客得让人浑身不舒服。万能的解释往往最没解释力,比如砍死陈医生的凶手极有可能是精神病患者,这时候一板一眼地说“这是长期积累的医患矛盾的爆发”,就像是狠狠踢了一脚空气,力气是没少使,一点响动也没有,还挺可笑的。

那些类似“如果你没做错,为什么别人要砍你”的言论更让我如鲠在喉。我相信说这话的人不是真的认同暴力伤害,可有意无意为暴力找借口,还是让人后背发凉。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不幸降临于你总有它的道理,这种想法看起来义正辞严,可“冤有头债有主”的古怪逻辑,却也是可怕戾气的来源。

敬畏生命若不成为底线原则,深刻的矛盾、重重的积弊就找不到化解的机会,所有的问题都可能被打上死结。

翻翻社会新闻页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民族职业学院接连发生校园凶案,1死3伤;济南一个初三学生因为一些日常的别扭,往同班同学的矿泉水瓶里投入了硝酸铅。这都是最近一周内发生的事,它们和杀医、伤医的导火索不同,却指向了相同命题:生命被轻薄对待,生命教育缺失,暴戾的种子轻易生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触发。

生命教育正逐渐被重视,这倒是个安慰。重庆有个高中教师张利群布置过一份魔性的作业:为“去世”的张老师写“墓志铭”。张老师这么做,是因为看到一些学生轻视生命,深感痛心。至今,身强体壮的张老师已经收到了200多份“墓志铭”,风格迥异,但多很真切。生命教育的姿势如此清奇,真是豁得出去。

这份作业听起来多少有点瘆人,却也给了孩子们一个思考死亡的机会。毕竟,没有严肃思考过死亡,就无法妥善对待生命。死亡教育这么开始,也不赖。

空谈“理性”

三年前,澳洲女子贝尔·吉布森跻身网红行列。她宣称自己放弃了传统治疗,依靠食疗和“健康生活方式”战胜了晚期脑癌。靠“放弃治疗”成为网红后,她发起捐款、出版书籍、推出手机APP,看起来走上了人生赢家之路。好熟悉的配方,好熟悉的味道,不出点幺蛾子,都让人觉得画风违和。

果不其然。谎言一步步被揭穿,捐款承诺不兑现、私吞善款的行为遭到揭露,而所谓食疗治好癌症,也被证明都是骗人的。说这位大姐在作恶一点都不过分,要是真有患癌粉丝受她影响放弃了科学治疗,那可不就是谋财害命么?

中国网民笑而不语,但这笑是苦笑。从当年绿豆治百病的传说,到今天微信朋友圈铺天盖地的养生帖,咱们什么没见过,早就“身经百战”了,然而令人惆怅的是,种种伪科学依旧很有市场。现在看来歪果仁也聪明不到哪儿去,澳洲版张悟本也能聚集几十万粉丝。

就不能长点心么?真是好捉急。但如果板着一张忧心忡忡的脸,批评网民不知坦然面对疾病、理性选择,真是太居高临下了。设身处地,若真到了生死关头,谁都不甘心放过任何一根稻草。

在现代社会,信任是一种有点古怪的心理机制。科学相对可靠,这个道理谁都懂。但知识高度分化,人们对多数专门科学领域都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信任与怀疑相互掺杂:我知道信科学没错,但我并不懂那些细分的、复杂的知识啊。用社会学大拿安东尼·吉登斯的话来说,这种心态像是在“和现代性做交易”。而且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科学本身也是有局限的,比如直到今天医学也没能攻克癌症。科学所不能及之处,骗子就有上下其手的空间,“业务精湛”的骗子,更有一万种方法把假的说得跟真的似的。

普通人与科学知识之间,好人与骗子之间,天然不对等,加之求生本能推波助澜,这时候谈“理性”未免太虚幻。人又不是机器,时时都能依照逻辑程序下判断。想让人少被骗,空谈“理性”还不如老老实实揭穿骗局、惩罚恶人。

现在,食疗网红和她的公司都遭到了起诉,如果败诉,他们将面临高额罚款,依他们目前的财政状况,估计还真是会被罚得倾家荡产。

教条

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的食堂推出“文明用语特价菜”,只要学生对打饭的阿姨说“请”、“您好”、“您辛苦了”这些文明用语,就能吃到打了对折的菜。懂礼貌就发糖哦,真实惠。

武昌理工学院列出了“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情侣在校园公共场所“过分亲密”也是被明令禁止的,违反的话,学分成绩都会受影响。我很想代表亚洲关爱单身狗协会给该校发个奖。

虽然忍不住想笑,但我还是决定先绷起严肃脸,给俩学校的认真态度点个赞。你看有些同学,对窗口服务员冷冷冰冰,确实不礼貌,为了让学生学会尊重、表达善意推出优惠活动,毕竟也是花了心思;青春的荷尔蒙是不好管,但在公共场合也得克制,文明社会的基本准则嘛。

不过用交换原则为底色的“奖励”来推广礼仪,总让人心里膈应,而且打菜时该和阿姨说什么,还有模板呢,“标准化”了的礼貌,不会让人感觉不真诚么?径直把“校园文明”纳入学分考核,还成立“领导小组”和“督察大队”,这么隆重,合适么?没多大的事儿,原本可以潜移默化、自然而然,非得抬出教条般的规矩或“奖励政策”,还搞得一板一眼,违和指数不经意就爆表了。

一张严肃脸,未必代表合适的态度、端正的三观。准星歪了,关怀缺了,即便再认真、再“深情”,怕也然并卵。悲剧照样发生,骗子依旧横行,所谓文明,也不过是纸上的教条。

力气使得不对,越是一板一眼,反而越显得滑稽荒诞。

(文/张静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