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表演艺术家窦凤琴 (窦凤琴演唱的《斩秦英》遵陈景民先生版本)
陈景民,陕西咸阳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903年),幼年时期在陕西泾阳秦镜社学艺。民国17年(公元1928年)25岁时来兰在文化社搭班演戏,他专攻青衣戏。来兰后首场在山子石皖江会馆会戏上演《断桥》里的白娘子,出场前在幕后只唱了一句尖板“与天兵打一仗提心在口”,音高宏亮,声如铜铃,冲破云霄。金城的观众大力惊动,齐说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响亮的嗓音,个个争先恐后、以睹其容为快。 陈景民的著名戏有《斩秦英》、《铁兽图》、《四贤册》、《五典坡》、《三娘教子》、《双官诰》、《赵五娘吃糠》等,尤其是《赵五娘吃糠)30年来唯他独尊。他演吃糠时一边嚼吃锯末,一边高声吐唱,使观众惊叹不已。在《斩秦英》中,他扮演的银屏公主在唱腔中运用三拉腔时,其音一腔接一腔地既婉转而又宏亮,音调压得台下观众鸦雀无声,莫不赞叹。 陈景民于30年代初期在兰州创设新兴社,社址在城内三圣庙(原鼓楼南南口对面),后移至双城门外柏道路。新兴社是继文化社之后在兰州城内成立的又一个文艺社班,他领导的这一社班,不仅将在兰有些著名演员吸收在内,并陆续由西安等地请来一批著名演员,还培训了一些青年新秀。他自已是唱旦角的,可丝毫不嫉妒名旦,如他从陕西和甘肃先后请来的有何振中、张正声、李爱云以及肖正惠、傅荣启、楼英杰、王晓玲等。 在30年代中,新兴社生、旦、净、丑齐全,老中青演员结合,演员阵容及演技方面可以说空前绝后而誉满金城,一直在兰州艺坛中成为佼佼者。陈景民品性高尚,意志刚烈,说一不二,重视信义,有股坚强毅力和任事精神,在数十年的文艺生涯中,一直被观众誉为兰州秦腔剧坛中的金嗓子、也是兰州秦腔界的一株冬梅。他于1964年谢世,终年6l岁。
(本文文本资料来自中国甘肃网) 【注:据《中国戏曲志 甘肃卷》载陈景民先生生于1901年】 【注文中错误校勘:光绪十九年为189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