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户外新朋友的装备指南

 侗乡人1961 2016-05-09

写给户外新朋友的装备指南

发表时间:2016-05-09 10:38作者:西贝浏览次数:5117次

分享到: 2
(本文来自于一次群内聊天的整理,欢迎转载,不过请保留原作者信息,作者水平有限,欢迎补充及指正。对这个话题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加入成都驴友联盟群(群号1047626)聊天吹牛交流探讨,也欢迎关注户外旅行大讲堂,共同关注旅行文化与户外安全。)
从04年到现在,在我建的户外群里就不断有新人问着同样的问题:我该买哪些装备?该怎么买装备?该如何选择装备?而我自己,接触户外领域多年,不敢自称资深,好歹也上过雪山,下过深洞,走过草地,行过高原,多少算是有那么一点经验,这一年又跟朋友在做致力于传播户外安全知识和户外旅行常识的户外旅行大讲堂系列讲座,经常也被听众们问到这个问题,某天在群里被建议把关于装备的问答内容整理出来,因此就有了这篇文章。
因是聊天内容整理,虽尽量归纳,仍难免零乱,装备选购及使用的东西拉拉杂杂,只可算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给新人一些关于装备的建议。深知自己水平有限,尤其这两年对具体品牌研究不足,给不出详细建议,有遗漏及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一、选择装备的原则
谈及装备选购,经常会有新人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应该依照什么原则来确定装备购买。我个人的看法,做一件事,先说目的,再看自己手上有多少资源,这就决定了能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到装备选购的具体事务上,那就应该首先对自己要参加的活动有个大致的了解和估计,再根据自己的预算和购买力,确定购买的装备具体种类、品牌及型号。
这里需要插一句,新人如何做到“对自己要参加的活动有个大致的了解和估计”?我一贯的看法是,我不主张新人在参加第一次活动时就购买大堆装备,我更倾向于新人只准备一双鞋子,其他装备都通过租或者借,先参加几次活动,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和适应户外运动,自己的体力和爱好适合进行什么样的户外运动,自己对装备使用有了粗浅的认识和经验,再来考虑添置一套合适的装备——我见过太多人怀着满腔热情买了一堆装备,参与一次活动后,装备就被扔进柜子里吃灰。浪费钱,不划算啊。
如果你参加了几次活动,觉得自己真喜欢户外运动,那么,我们可以来谈谈装备选择的原则:
原则一:自己一般参加什么样的活动?
有一句话说,在山上,再好的装备都是刚刚好。但这话的情况太理想化,现实生活中,只要不是装备发烧友,你的装备能满足你的正常户外活动需求就够了。如果你只参加春夏秋季周末的周边露营活动,一套简单的露营装备和一双鞋子已经足够,昂贵的GTX鞋之类,其实不是那么必要,反过来,如果你要登雪山,你显然不能带着一条抓绒睡袋就上山。
原则二:预算。
这个不用多说,你的预算决定了你的活动类型和装备水平,如果你的预算无法满足你参加某一活动的装备需求,我建议放弃,而不是勉强自己。

二、基础的户外装备选购建议
(这一部分会比较长且杂乱。关于装备的选择,人人都有自己看法,取个综合吧。感谢成都驴友联盟群及成都锦里·户外旅行大讲堂各位朋友的补充。)
接下来来看看具体的装备选择的建议。考虑到新人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针对的是一般露营活动的基础性装备,考虑到户外市场的产品可选择面及替代速度,涉及具体品牌型号会比较少,给出大致的性能描述,大家去自己所在地的店里看看即可。补充一句,我不建议新人把自己的第一次户外经验选在冬季,我也不建议新人在没有有经验、有耐心且可信赖的领队带领下就贸然自行出行。
个人看法,新人参加户外运动,最基本的装备其实就是两样:鞋与背包。一双可靠的鞋,一个容量合适且背负舒服的背包,足以提供基本的户外运动支持——即使你发现自己不搞户外了,出去旅游也是用的着的。
先说鞋。
选购鞋的标准第一当然是合脚,因此我建议各位不要在淘宝上买——实际上我不建议在淘宝上选购任何关键的户外装备,假货太多,不靠谱的牌子太多,也不好自己亲自试——我建议你到附近的户外店去选一双。如果你的预算有限,一双鞋子要满足所有的需求,那就选一双高帮且尽量是全皮面的,高帮保护脚踝不至于扭伤,全皮面防水,预算足够当然可以买GORE-TEX的,在防水的同时透气性能会好不少。如果你只是进行轻量级的徒步比如周末爬爬山,或者是在比较热的季节,一双低帮的普通徒步鞋也就足够。不必非要追着去买一些很重很外星科技的东西。
关于鞋底,并不是非Vibram底不可,根据我的经验,登山/徒步鞋的V底主要设计思想是耐磨结实,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起到保护作用,使用寿命也比较长。但在西南地区的某些青苔和湿滑/结冰路面,V底太硬导致其反而很滑,不抓地,容易摔倒,可能反而不如普通的登山鞋。这是利弊权衡的问题,关键还是前面说的,你参与的活动会带你走到什么样的地面上。
鞋的牌子,如果预算足够,推荐la sportiva,Garmont,Vasque之类,当然哥伦比亚和TNF的鞋也可以。几百元的鞋没太多研究,这里不多说。选鞋的重点是一定要自己试,户外活动长时间行走难以避免,在这种情况下脚会胀大,因此鞋子要比平时大上半码到一码,穿上厚袜子后前面要留有一定空间——一般来说,脚趾向前顶到前面,后面空间能塞下一根指头,就差不多。注意:国内的鞋子有多种大小编码,也有不同的版型,因此一定要自己试验找到一双穿起来合脚又舒服的。
再说背包。
背包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这是必然需要的东西。我想说的是,一个背负系统好,设计合理的背包,或许价格高一些,但是一定是户外活动安全的保障,背负系统好,减轻你的体力支出,设计合理,贴合人体,也能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而背包的面料,扣件那些的可靠程度,决定了你会不会走到一半,对着烂掉的背包发愁——别笑,我不止一次亲眼目睹这种情况的发生。
因此,正确的背包选购方式仍然是,到店里去试。背包的几个关键因素是:容量,背负系统设计及长度,隔间的规划。考虑到要用一个包应付许多活动,基本就可以归结为背负结实、容量足够(男性65-70L,女性50L以上)、上身后贴合自身,最好有多个置物袋可以放小东西、最好有外挂点能固定一些附加装备。买的时候上身试一下,包里装点东西,把背负系统的背板长度、腰带肩带什么的调整合适,好的背包要和你的身体完美贴合,不高过你的头部,也不垂到屁股上让你不舒服,背负系统应该是结实舒适的。大型背包的睡袋仓很重要,直接从尾部填装,能让你不必拿出所有东西就能取到睡袋。提一句,新人的一个误区是出门的时候带了太多可有可无的装备,再大的背包都能被塞得严严实实,个人觉得没必要,这个问题放在后面再说。
背包的品牌很多,Osprey,始祖鸟,花岗岩,这都是有口皆碑的好牌子,低端的选择就更多。
注意:不论你的背包用了多么牛逼的面料,如果背包没有自带的话,我都建议你增购一个防雨罩。不仅可以防雨防尘,也可以遮蔽背包的各个小包结构,避免窃贼起意。
回过头来略提几句服装的问题。
关于服装,一般来说冲锋衣冲锋裤,抓绒衣裤,羽绒衣裤,根据你去的地方的不同多少都该加以准备。我们的原则是“一般露营活动,气候恶劣的时候新人可以选择不出门”,所以一般来说我们推荐的装备考虑顺序是:带抓绒的冲锋衣一件——倒未必要什么Goretex的,也没必要穿个鸟的到日常露营活动里去炫,Kailas之类的就可以了——可以单穿也可以套穿,夏天有暴雨时候可以遮遮,在城里也可以穿。风大、阳光强烈而气温不低的地方,冲锋衣太过于隆重,一件软壳或者皮肤风衣就够了。冲锋衣注意不要买太小的,遇到冷的时候,里面得加衣服。最好买下摆可以扣起来的,可以防止冷风从腰间吹进来。
抓绒裤一条,去冷的地方加一下。冲锋裤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备一条,很多人喜欢穿牛仔裤出门,夏天遇到暴雨,牛仔裤淋湿后也是很要命的。羽绒服羽绒裤,日常的就好,没必要买什么专门户外的,以后玩大了再考虑吧。
补充一句,抓绒衣抓绒裤,要是你不注重样式,也就是为了在冲锋衣里加一层保暖层来应付天气的话,没必要太讲究牌子,我很多朋友在迪卡侬选一件,照样三季出去都没问题——在北方的同志要注意一点,您那边儿的春秋季可能比南方冷多了。
帽子。任何时候我都推荐要有帽子,哪怕是你不戴它把它塞包里。帽子的最大用处是避免脑袋受风着凉,尤其是出汗之后。去阳光太刺眼的地方,可以戴顶有帽檐的帽子遮遮,天气冷的时候,抓绒帽子拉下来把耳朵扣住也会暖和些。现在有一种多功能头巾,可以折成各种帽子头带腕带之类,很方便,在不太冷的时候可以考虑就用这个。
雪套,冬季适用,避免雪钻进鞋子。实际使用中,我们觉得也可以在走泥泞地时候用,避免裤子太脏。雪套属于消耗品,备一双结实防水做工好的就可以了,买的时候穿着鞋子去,请店员教你下怎么把雪套固定好。当然自己摸索也很快,很简单的。
登山杖,这玩意儿不算服装,但多少也算是我现在出去徒步必备。登山杖务必要准备,至少一根,两根最好——但是你未必习惯。登山杖有诸多用处:走路省力,下山时候借力免得伤膝盖,走险路提供支撑,防身,打狗,支帐篷,跳钢管舞,等等。建议买直柄的,走深雪之类时候把雪托旋上,记得取杖头的盖子。正确的握法是手穿过系带抓登山杖,带子收短到手腕处,一个是可以利用手腕受力,第二,摔跤时候杖不至于脱手。登山杖能买LEKI之类的自然好,几十块钱的在普通徒步里其实也够用。买的时候,检查下能不能锁死,解锁后滑动是否顺畅,握把是否牢固。当然这是在日常露营的情况下,行走杖(这里不能用登山杖指定)一般就行,要是强度大一点的建议换成好一点的登山杖,不然走一圈下来就成了弯把子,一路郁闷啊。
然后咱们说说露营的时候还要些什么东西,无非加这几样:帐篷,睡袋,防潮垫,照明用具,饮食和取暖。
帐篷必须双层,这个是基本原则,单层帐篷冷且不透气,由于内外温差,还会让人散发的水分在帐篷壁上形成凝结水,潮湿不堪。双层帐篷在任何时候只要有条件都把地钉打好,防风绳拉开,第一,避免内外帐贴在一起失去透气和保温的效果——这就跟单层帐差不多了,第二,可以抵抗一定的风力。夏季无雨的天气,可以使用内帐,以透气凉爽第一。512地震后,成都很多人在外面避灾露营,我家小区的草地上连高山帐都用。但是有几个晚上在下雨,所有内外帐没拉开的同志们都叫苦不迭。
你的第一个帐篷,最好是双杆或双杆以上,可以不依赖其他支撑物搭起来的。单杆帐固然帅且轻便,但需要软地面或其他支撑,你不是在所有地区都有机会搭单杆帐的。同时,可以适当牺牲一点重量买双人的,空间比较大,东西好放,一两个人都可以用,三个人实在不行也可以凑合。最好内外帐之间还有一定的空间,在雨雪天气可以不用出帐篷去做饭。帐篷必须配地席,注意,地席是放在帐篷底和地面之间的,防止帐底被挂破。
帐篷选购的参照,一个是大小,一个是重量,一个是材质,外帐材料应该具备一定的防水性,内帐以透气为主要参考。玻璃钢杆的帐篷比较常见,但玻璃钢杆在冬季比较脆,不太适合,铝杆会方便一些。我其实更建议帐篷双重配置,买一顶外帐防水,内帐透气的普通三季帐应付春夏秋的活动,冬季你需要一顶防护性能更好的——或者干脆不出去就OK了。对四川的同学们提醒一句,个人而言,如果你没有使用帐篷的经验,我不建议冬季去高原露营。
睡袋。睡袋在这个年代可选项很多,羽绒的和棉的,羽绒的好处是保暖又轻便,压缩起来体积很小,坏处是,一但湿了,就没有任何保温的效果。相同保温效果下,棉睡袋会重一些,压缩起来也比较困难——压睡袋装睡袋绝对是露营里的负面人生体验,相信我——但是便宜,而且湿后也有一定保温效果。睡袋的最大指标项是温标,新人只需要关注舒适温度,这个决定了你在啥温度下用这个睡袋不会冷死或者热死。一般来说,以四川低海拔露营而言,三季都可以用5-10度的,夏季在低海拔可以用抓绒睡袋或者把睡袋拉开。但冬季高原,你最好查一下当地温度,按最低气温减10到15度购买,当然,穿一点衣服,喝点热水,以及把水瓶装上热水扔睡袋里也起一点作用。
睡袋要买木乃伊式的,就是那种肩部较宽,向头部和脚部都逐渐收细的。比方方正正的信封式的暖和。
防潮垫,夏季并且身体强健的同学可以买个泡沫的就是了,有条件买自充的更好,睡起来比较舒适。自充垫有很多牌子,杂牌的用过几次,充气效果就不好了,AIRWAVES的不错。
饮食和水具一起讲两句。露营上我觉得炉头气罐套锅很重要,冰天雪地,走一天,又冷又累,来口热的,比啥都好……刚才说过,帐篷买一个内外帐之间有比较大空间的,天气不好的时候可以不在外面而在里面煮东西——当然要注意防火。
炉头我倾向于选择和气罐分开,用管子连接而不是直接拧在气罐上的,不容易倒,放锅也比较容易。气罐如果是上高原,还是买高山罐吧,平时可以买普通的,注意炉头选个电子打火的会比较方便,但不能全部信赖电子打火,自己还是要带盒火柴,免得万一打不起火就傻眼了。携带的时候注意,气罐不要乱撞乱压,在冷天的时候如果开始用火,气罐会因为液化气迅速气化而降温严重,尤其在雪地里,可能很冷,不要直接用手去拿,会沾掉皮的。一个气罐的工作时间大约4小时左右。
至于套锅,我个人觉得,如果是单人或小团队出去,对吃的不讲究,一个小一点的深锅也就够了,烧热水煮个面,调个汤,差不多了。人多了再考虑炒菜什么的。户外风大的时候,防潮垫可以直接树成半圆给炉子挡风,不用花钱买专门的挡风板,节省空间,用的时候小心烧到就是。
喝水上,水袋固然是比较方便的选择,但考虑到综合应用,还是水瓶的适应性强一些。再提一句水瓶的问题,我不怕喝冷的,所以买的是1L的SIGG Everest,要是随时想喝热的,可以再买个小的保温水瓶。水瓶毕竟是装食物的东西,推荐SIGG、LAKEN,不建议买三无产品。
照明用具,排第一位的一定是头灯。新人常常营地灯帐篷灯什么的买一大堆,其实对于小团队来说,都不重要,电筒也不适合作为主要照明。在户外的时候,会有很多时候你得用手干其他事,你的手要拿登山杖,要做饭,要从包里找东西,有些时候要是赶夜路遇到不好走的地方还得抓东西。因此尽量不要让照明用具占住了手,买个头灯把手解放出来吧。Black Diamond啊PETZL的之类固然好,几十块钱的头灯也不是不能用。冬季的时候多带对电池,冬天冷,电池电量降低很快。至于营地照明,我知道有一句牛逼的话说,在户外,再好的装备都是刚刚好,但是,还有一句脚踏实地的话是,可有可无用途重复的东西,不带就好,带一个就好。比如,你带个电筒,带个营地灯,都塞背包里,结果到了晚上,你又是挂营地灯来做饭,又拿着电筒去撒尿,撒尿时候电筒还得衔嘴里或者放包里,然后你发现:靠,就自己一个人,营地灯照着有个球用啊,还不如早点钻帐篷,还没那么冷呢。于是你索然无味,关了营地灯,进了帐篷,又从包里摸出一个帐篷灯……对我来说,一个人,只要戴个头灯,解放双手,把饭一吃,上厕所也方便,然后烧个热水装水瓶,钻进帐篷,看会书什么的,累了就睡,这就完了,又简单又轻松。所以,要是真是人多,再考虑营地灯什么的吧,平时带个头灯,根据出去的时间多带对电池,再弄个挂钥匙上那样的LED小电筒万一实在不行了备用,够了。
到这里,基本的东西你都有了,整理一下发现到这写得很长了,扯几句别的东西和小工具收工。
如果天气冷,在刚才的东西之外,可以准备要一双手套,最好是防水的,免得手指冻僵。排汗的内衣能有尽量有,但排汗的袜子一定要备上,走长路脚会舒服一些。出门时多带两双袜子,湿了就换,保持脚部干爽。
小工具上,带把瑞士军刀,以备日常使用——大型的生存刀看似威猛,在日常露营里用处不大,用一朋友的话说:普通露营,只要不去与野猪、狼啊、豹啊拼命,没必要带刀。带垃圾袋,把自己的垃圾全都装走。带几个快挂可以临时挂东西——但是说到快挂又要提个醒:背包装填原则,一般人都知道,垂直层次上,轻的下面,重的上面,睡袋等晚上才用的下面,经常用的上面,最日常的放顶包和侧包,左右层次上重量要均衡;然后重的东西贴近自己背避免重心不稳,背包东西要装填得稳当扎实,背带那些收到背包与背贴合,胸带尽量不系或不拉紧免得影响呼吸——和快挂关系很大的一点是,尽量不要有晃动的东西,不管你用快挂还是别的什么扣件,外挂的小件如水瓶,相机,诸如此类,都找地方挂好扣紧。外挂物晃动和背包不贴身一样,轻一点说,消耗体力,碍手碍脚,东绊西挂,重一点说,在危险路段会让你不好保持平衡,要丢命的。
工具上补充一句,有许多新人热爱工兵铲,但这玩意,在普通露营里就三个字:没球用。拿来挖战壕不够,暴雨天气,这东西也挖不出能救你营地的排水沟,自己带了吃喝的东西和燃料,也不会用来砍树;而且这玩意还死沉。所以,扔掉吧。
到这里就差不多了。篇幅有限,浮光掠影,主要讨论的还是一些新人看到就知道该怎么弄的经验性的建议,覆盖面不全,具体性能指标也尽量不涉及,还请大家根据各自的实际经验和具体情况灵活运营。
本文主要由王七(就是我)执笔完成,由小易和带鱼补充。感谢小易、带鱼、水怪、雪山及成都驴友联盟群的各位群员的补充,也感谢户外旅行大讲堂的各位朋友的帮助。
希望能对各位想要参与户外活动的新人起到一点帮助吧,呵呵。
最后还是多嘴一句,关于装备采购和新人参加户外:
我一贯建议新人先买双鞋子就够了,借个背包,帐篷睡袋那些租或者借一套,然后在春夏秋三季,跟队走几次,看自己适合这运动不,喜欢搞这个不,也学习一些基础的操作知识,再来考虑装备。
户外不是时尚,不是卤莽的冒险,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牛逼,户外是具有高风险性的严肃的运动,所以,希望各位都有平和的心态,不争,不勉强,在美丽的天地里享受内心的平静,而不是老想着要挑战什么,实现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