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滇南的咖啡之味

 老鄧子 2016-05-09

文|木石


从人的进化历史上看,人类是偏爱甜味而讨厌苦味的。但在世界著名的饮品中,有不少确实苦的,如中国历代爱喝的茶,和近些年流行起来的咖啡,却都是苦的。


咖啡,一种开白色小花的植物,与茶、可可一起被称为世界的三大饮料。假如你看到咖啡那貌不惊人的小花,相信你一定不敢想象,咖啡现在已经成为仅次于石油的全球第二个贸易商品。咖啡对人类的生活真的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追根溯源,咖啡乃是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高原地区,茜草科的一种小灌木。据说一千多年以前一位牧羊人发现羊吃了一种植物后,变得非常兴奋活泼,进而发现了咖啡。当地的土著经常将果实磨碎,然后和脂肪揉捏在一起,做成丸子一样的食物,道理有点像酥油茶,无非是把脂肪和苦味的植物混合在一起来吃。



1990年,巴勒斯坦路边的一家大众咖啡馆



1826年,伊斯坦布尔的一家贵族咖啡馆



咖啡植物科学图


咖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没有引起世人的关注,直到12世纪,随着战争传入中东阿拉伯世界,并长期在阿拉伯世界流行。之后传入意大利,经意大利传遍欧洲,颇被欧洲上流社会喜爱。在早期,欧洲人把咖啡称之为“伊斯兰教酒”。遥想当年,咖啡刚刚传入中东,一些宗伊斯兰国家也是禁止喝咖啡的,但对于新事物,古老的宗教也没管住。因伊斯兰教严禁饮酒,因此咖啡成为当时很重要的社交饮品,反而大大促进了咖啡的流行。咖啡流行阿拉伯世界后传入欧洲后,欧洲人也曾把咖啡归为酒水一类。由于那时咖啡产量较低,咖啡在欧洲尚属珍稀商品,只能供上流高大上的人群享用。


在中国,与茶叶被当做生活的必须品不同,咖啡当今的社会地位很高。受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咖啡首先被一些传教士带入中国,然后则是在沿海的城市首先流行起来的。1892年,大清朝光绪18年,法国传教士田德能到云南大理宾川的彝族村庄朱苦拉村进行传教活动。他从越南带来一粒咖啡种子,无心种植在教堂边上,之后便生长起来,至今朱苦拉村尚存24棵百年古咖啡树,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咖啡树。在偏远的彝族小村,村民们把咖啡称之为“咖啡茶”,在这里喝咖啡就是一种生活习惯,和日常喝茶一样,与情调和浪漫没半毛钱的关系。然而在沿海的繁华都市,如上海、天津、青岛等,咖啡随着西餐一起,被赋予了一层追求时尚开放的文化含义。咖啡常常象征着浪漫、时尚和洋气,颇受企业白领、屌丝、装逼族和追求浪漫的年轻人喜爱。


咖啡的日渐流行,带来了咖啡种植机遇,云南省咖啡种植剧增,产量达全国产量的98%以上。滇南的普洱及其周边的山地地区是种植咖啡的好地方,普洱过去叫思茅地区,以产普洱茶著称。前几年,当地政府因普洱茶火爆,把思茅改名普洱,没过几年咖啡火了,普洱成了中国的咖啡之都,产量达全国的一半左右。漫山遍野的咖啡树到处开花,老百姓把茶树砍了种植咖啡,咖啡面积远远超出了公司的需求,八成靠出口外销。由于咖啡依赖出口,所以咖啡的定价权则完全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咖啡价格说涨就涨,说跌就跌。前几天去澜沧参加扶贫活动,参观了低迷的茶叶市场,农民挺苦。期间与一位关注研究茶叶和咖啡的老师聊天,他说今年茶叶和咖啡价格都糟糕到顶,茶农不划算摘茶,种咖啡的也栽了,摘与不摘咖啡豆都要亏。假如咖啡价格再持续走低的话,农民又要砍咖啡树了。今日偶然看到园里又有一些咖啡树开花了,回来翻了翻照片,写成一文,与大家共享滇南的咖啡之味。



咖啡小花花



小粒咖啡的花枝



枝条上的咖啡豆



普洱的咖啡园


本文摘自木石

本文摘自木石的豆瓣日记,经授权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