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会有母乳性黄疸啊?什么原因引起的?

 中医师郭绍伟 2016-05-09

医生回答

黄红远  主治医师    内科 向医生提问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临床主要特征是新生儿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但无其他全身症状,足月儿多见。如果黄疸并不严重一般不需要停母乳的,必要时可以用一些药物干预黄疸。
2009-07-25 17:41

范伟婷  其他    儿科 向医生提问

病因: 由于母乳中含有较多脂肪酶及β葡萄糖醛酰苷酶前者使乳中未饱和脂肪酸增多,从而抑制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后者能分解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的酯键,使结合胆红素又转化为非结合胆红素而易在小肠被重吸收,从而增加了肠--肝循环,结果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而出现黄疸。
这种情况没有特殊的药物治疗建议最好是给孩子做 烤蓝光治疗。2009-07-25 17:43

王玉超  其他    儿科 向医生提问

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是因为婴儿喂养母乳而出现的黄疸。过去认为母乳喂养的婴儿大约只有1%~2%可出现母乳性黄疸,但近年来由于此病逐渐被重视,其实际发病率可能远高于此值。文献报道母乳性黄疸在病因学上可占新生儿黄疸的82.7%。

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发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婴儿胆红素在肠道中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当新生儿开奶迟,摄入量不足,肠蠕动减少时,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肠道中分解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后者易被小肠重吸收进入血循环,加重黄疸。

早发型黄疸的特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易被忽视,因黄疸出现时间及高峰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似,即在出生后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但胆红素的最高值超过生理性黄疸。

晚发型黄疸的特点:通常所称母乳性黄疸一般均指此型。出现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亦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即常在出生后7~14天出现,2~3周达到高峰,胆红素可达342μmol/L(20mg/dl),4~12周后下降。

早发型黄疸与迟发型黄疸的比较

           早发型     迟发型

黄疸出现时间    生后2~3天    生后7~14天

黄疸高峰时间    生后4~6天    生后2~3周

黄疸消退时间    两周       生后4~12周后

母乳性黄疸婴儿停止母乳喂养2~3天后,黄疸即明显下降,借此可确定诊断,3天无明显降低者可排除母乳性黄疸。再恢复母乳喂养,胆红素可轻度上升,但不会比以前高。婴儿除黄疸外,一般状态良好,生长发育正常。诊断母乳性黄疸要排除溶血、感染、肝炎综合征及胆道闭锁等其它原因引起的黄疸。

母乳性黄疸轻者无需特殊处理,黄疸明显,当胆红素高达256.5μmol/L(15mg/dl)以上时,可暂停母乳喂养2~3天,改用其他乳制品,必要时可以与光疗配合。暂停期间,宜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分泌,待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此后,即使有轻度黄疸,也不必再停母乳。
2009-07-27 04:29

徐涛  其他    产科 向医生提问

母乳喂养造成的黄疸有两种情况,一种称母乳不足性黄疸,一种称母乳性黄疸综合征,前者是不及时喂养或添加了母乳以外的饮品而造成的,后者是与母乳中某些物质有关。 母乳不足性黄疸:因为母乳喂养可以增加肠蠕动,促进胎便排出,而恰恰在胎便中含有大量的胆红素,如果母乳喂养不足,肠蠕动减慢,势必导致胎便排出迟缓。胎便长时间滞留在肠道内,就会增加胆红素的肝肠循环,胎便中的胆红素就会重新吸收入血,使血中胆红素水平增高,导致黄疸。因此,加强母乳喂养,保证乳量充足,在无指征的情况下,尽量少给孩子添加母乳以外的食品,是减少黄疸的最好办法。 母乳性黄疸综合征:病因不十分明确,母乳中所含某些激素抑制了参与胆红素代谢的酶的活性,导致血中胆红素代谢障碍,使血中胆红酶增高,导致黄疸。这类黄疸的特点是出现较晚,消退缓慢。停用母乳3~5天,可见黄疸减退。而再重新喂哺后,黄疸会再度出现。 处理此类黄疸应有医生指导,因为,需要先排除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病理性黄疸。暂停母乳也是一种办法,但一定要在停哺期间定时将乳汁排出,以保持泌乳,利于母乳喂养的成功,还可适量地口服葡萄糖水。重者需要医生指导治疗。2009-07-27 08:50

廖小荣  主治医师    全科 向医生提问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以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到原有程度。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增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2015-08-05 20:45

柴静琴  主治医师    全科 向医生提问


宝宝出现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 2015-05-17 我要评论 我要提问 进入育儿论坛
有的宝宝刚出生时,皮肤的颜色红润,但喂母乳后不久,就发现皮肤变黄,而且久久不退。但宝宝能吃能睡,精神很好。经化验,胆红素多在每100毫升血20毫克以下。宝宝的肝脏和脾脏也不大,无贫血,白细胞数不高,肝功能正常。这就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1-2%,甚至更高。为什么有些宝宝用母乳喂养后会出现黄疸呢?医生研究发现,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的吸收有关。专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亲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于是,宝宝便出现了黄疸并持续不退。

母乳性黄疸,按需喂哺,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然而,从临床实践来看,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出现的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7-14天出现。2015-08-12 20:46

贾宝云  主治医师    全科 向医生提问

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是因为婴儿喂养母乳而出现的黄疸过去认为母乳喂养的婴儿大约只有1%~2%可出现母乳性黄疸但近年来由于此病逐渐被重视其实际发病率可能远高于此值文献报道母乳性黄疸在病因学上可占新生儿黄疸的82.7%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发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婴儿胆红素在肠道中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当新生儿开奶迟摄入量不足肠蠕动减少时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肠道中分解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后者易被小肠重吸收进入血循环加重黄疸 早发型黄疸的特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易被忽视因黄疸出现时间及高峰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似即在出生后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但胆红素的最高值超过生理性黄疸晚发型黄疸的特点:通常所称母乳性黄疸一般均指此型出现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亦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即常在出生后7~14天出现2~3周达到高峰胆红素可达342μmol/L(20mg/dl)4~12周后下降早发型黄疸与迟发型黄疸的比较   2015-08-18 23:11

廖海林  主治医师    全科 向医生提问

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是因为婴儿喂养母乳而出现的黄疸过去认为母乳喂养的婴儿大约只有1%~2%可出现母乳性黄疸但近年来由于此病逐渐被重视其实际发病率可能远高于此值文献报道母乳性黄疸在病因学上可占新生儿黄疸的82.7%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发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婴儿胆红素在肠道中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当新生儿开奶迟摄入量不足肠蠕动减少时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肠道中分解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后者易被小肠重吸收进入血循环加重黄疸 早发型黄疸的特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易被忽视因黄疸出现时间及高峰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似即在出生后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但胆红素的最高值超过生理性黄疸晚发型黄疸的特点:通常所称母乳性黄疸一般均指此型出现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亦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即常在出生后7~14天出现2~3周达到高峰胆红素可达342μmol/L(20mg/dl)4~12周后下降早发型黄疸与迟发型黄疸的比较         2015-08-24 22:46

廖林海  主治医师    全科 向医生提问

建议你停母乳五天左右,待宝宝黄疸退后再喂,或者可以吃退黄疸的药。母乳性黄疸并不是一点危险都没有的。如果黄疸数太高一样会对脑有伤害。我宝宝也是母乳性黄疸,有二个月才退,而且当时胆红数相当高,三个月时经检查有轻度外部脑积水,医生当时就怀疑是黄疸引起的。虽然现在痊愈了,但中间的治疗过程还是蛮辛苦的2015-08-27 21:55

王银宝  主治医师    全科 向医生提问

肝功能基本项目与参考值 肝功能检查 项目 参考范围 GPT或ALT(谷丙转氨酶) 0~40 AST或GOT(谷草转氨酶) 0~40 AST/ALT(谷草/谷丙) 0.80~1.50 GGT(谷氨酰转移酶) 7~32 ALP或AKP(碱性磷酸酶) 53~128 TBILI(总胆红素) 5.1~19.0 DBILI(直接胆红素) 0.0~5.1 IBILI(间接胆红素) 5.0~12.0 TP(总蛋白) 60~80 ALB(白蛋白) 40~55 GLB(球蛋白) 20~30.0 A/G(白球比) (1.5~2.5):1 LDH-L(乳酸脱氢酶) 109~245
意见建议:1、肝功能不正常不能饮酒; 2、肝功能不正常不能吃辛辣食物; 3、肝功能不正常不能吃罐装或瓶装的饮料,含有防腐剂,对肝脏有毒; 4、肝功能不正常不能吃蜇,乌贼,虾,螺类等含铜多的食品.肝脏内存铜过多,可导致肝细胞坏死;而肝功能不全时不能很好地调节体内铜的平衡。 保肝护肝要从生活小细节做起,不仅要接受治疗,还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并且要把这种习惯坚持下去。2016-02-26 21:3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