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经验集赵金铎14

 韦Bb 2016-05-10
  (四)重预防须和寒温对于痹证,治疗虽属重要,然预防亦不可忽视。预防,《内经》名曰“治未病”,其含义有二:一则未病先防,二为已病防变。痹证,内因为正虚,外因为风寒湿热,病机转化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肌肤到筋骨,则实转虚。其病变特点是风、寒、湿、痰、瘀滞留肢体关节,痹着筋骨肌肉,壅于经络脉道,气血不畅达。《灵枢·本脏篇》云:“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故痹证患者,宜顺应四时阴阳消长,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阳旺于外而伏于内,勿寒凉太过;秋冬阴盛于外而阳伏于内,勿温热太甚;寒暑交易,气候变迁,宜适当增减衣物,勿过温,勿过寒,寒温适宜。运动或劳累过度,腠理开豁,涔涔汗出之时勿挥扇取凉或当风而立,防风邪凑之。勿久涉冷水或久居湿地,防湿邪侵入。勿盛夏露宿户外,防寒凉外犯。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预防得法,未病者,邪不中人;已病者,病不再增;疾瘳者,不再复发。反之,不和寒温,不重预防,“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第三卷544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十、中风证治分缓急有关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唐宋以往,皆从“内虚邪中”立论,用药偏于辛散燥烈。金元以降,始有“主火”、“主气”、“主痰”、“主虚”之论,以及“真中”、“类中”之分,使祖国医学在中风一病的理论现实践上渐臻完善。赵氏推崇明代张景岳“非风”之论,清代叶天士“肝阳化风”之说,并渊于《内经》“煎厥”、“薄厥”、“大厥”的有关论述,认为中风之成,本在“积损颓败”、“本少滋荣”。其致病原因,无外年老体衰、精血亏耗;起居不节、劳倦过度;膏粱厚味、酒色斫伤;忧思喜怒、劳心伤志等因素,戕害真元之气,而致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偏倾,气血逆乱,复被外因引动,卒然痉厥,如暴风骤起,知矢石之中的,发为中风。

  然精血亏损,水不涵木,肝阳化风,掀忧横逆,侮肺金、动心阳,逆行脾胃之分,出入升降之机被窒,气化因之失常,故有气滞、血瘀、生痰、蕴湿、化火诸变,形成中风病机中标实的一面。

  “本虚标实”的发病机理,决定了中风之治,亟当审明标本缓急、虚实闭脱。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赵氏认为:中风闭证,治标实为先;中风脱证,固本虚为急。尤其强调,除非纯虚无邪、真气欲脱之证,不宜过早滋腻呆补,若逆而用之,必致痰火、湿浊、菀陈、败血胶痼不化,不仅贻误病机,其则招致神志昏蒙不苏、肢体沮废难复的不良后果。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肝风又根萌于机体阳气之变动,故用药大忌辛燥升散,非柔润不足以调和。

  鉴于肝脏“体阴用阳”的生理特性,及中风“本虚标实”的病机规律,赵氏临床治疗本病,总以柔肝熄风、清利肝胆、解郁化痰、凉血泻热、益气活血、清心开窍、回阳固脱诸法则为主,结合现代医学的有关病理机制的论述,病证合参,归纳出:缺血性脑病,治以活血通络为要;出血性脑病,以凉血散血为先;脑血管痉挛以滋肾柔肝、益气活血为主的治疗纲领。并选用补肝肾、益精血、清营凉血而无滞腻助邪之弊;熄肝风、止痉厥、益气活血而无辛散燥烈之虞的药物,拟成柔肝熄风汤、活血通脉汤,以及凉血清脑汤等方剂(见本文经验方),通过临床验证,发现确能提高施治的针对性。

  十一、肾炎治重湿热赵氏认为,肾炎的治疗应以清利湿热为主,他从以下三方面论述了清热利湿法在肾炎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1.关于肾炎的病因特点:肾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然由于近十多年来,肾活检、免疫、荧光及电镜技术的应用,对其认识确有了很大的进展,认识到本病是一种与感染有关的非特异性炎症。临床实际表明,此病多发于青少年阳旺之体,且上呼吸道及其它部位感染病灶与其发病、复发、迁延、恶化等,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故在治疗本病时,应用银花、连翘、赤小豆、蒲公英、败酱草、车前草、金钱草、石韦、白茅根、黄柏、茵陈、生苡仁、龙胆草、大青叶、玉米须等清热、解毒、利湿之品,疗效较好,也足为清利湿热法在肾炎治疗中重要地位的实践佐证。

  2.肾的生理、病理特点:肾主水,居至阴之地,为胃之关,功主藏精排浊,为阴中之阴,故肾第三卷545有阴阳,以阴为主。青少年阳旺之体,阴本不足,故多发是病。且此病罹患之后,多有久延难愈、病程绵长的临床特点。病久传化,必伤其主,故损肾害阴,阴虚火旺多属肾炎病机的主导,还有不应忽视的是,70年代以来,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大量应用于治疗肾炎,这对控制病情减少尿蛋白,无疑是有一定疗效的。但据临床实地观察,激素的应用,也相应地产生了不少副作用,如感染、高血压、胃痛、消化道出血等。其产生的原因,就中医理论去探讨,初步认为,激素似属纯阳之性,长期大量应用,每致抑真阳,损真阴之变,从而出现阴虚火旺,气阴两虚等一系列类似柯兴氏症候群的临床证候。如头晕而痛、面圆红赤、五心烦热、精神抑郁、夜寐不安、口干而渴、便干溲赤、血压上升、舌质红降、脉来弦数躁动等。别有食欲奇亢,多饮多食,胃能纳而脾不化,水纳潴留,湿浊停滞,奇形肥胖,肢倦无力等表现。此皆因阴阳失调,阴虚火旺,水火失济,气化之机怫郁,水湿无以宣行所致。气不流精,滞而为湿,湿热相合,致成肾炎病机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湿热之邪蕴结体内,阻滞三焦气化之机,或因脾害胃,使中焦不得正常运化;或阻于肝胆,或下注膀胱,熏灼津液,又致成一系列虚实夹杂的病理变化。故临证运用温补、滋腻之法,收效不佳,尤其桂附之类,投之多生燥热之弊。故即是有脾胃阳虚见证者,也应选用仙灵脾、仙茅、益智仁、枸杞子、桑寄生等性味中平和缓之品,从阴中补阳,并注意寒湿久郁化热的倾向,根据病情佐以精利湿热或清热解毒之品。

  3.临床资料统计:据本院内科肾病组1979年底对5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统计分析表明:百分之百的病例,在其整个病程中,或病程中的某个特定阶段,都曾出现过湿热见证。如口干、口渴、或渴不多饮,小便黄赤、或浑浊、舌红苔腻,脉象弦数、滑数、濡数等。综合运用八纲、脏腑、病因相结合的分证方法,以治疗过程中实际应用的理、法、方、药为依据,归纳升华出肝肾阴虚,湿热停滞;气阴两虚,湿热稽留;肝胆湿热,气血瘀滞;脾肾阳虚,湿郁化热;肝脾不和,湿阻气滞;阴虚火旺,湿热蕴毒等六个常风证候类型。其中以肝肾阴虚、湿热停滞;气阴两虚、湿热稽留;肝脾不和、湿郁气滞三型病例最常见,约占50例的76%。实践证明,以清利湿热为主,分别合滋补肝肾、益气养阴、调和肝脾等方法,对控制或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或消除尿蛋白,效果也比较理想,据初步统计,有效率为83%。

  虽然这一初步统计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片面性,但对今后进一步运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基本原理,探讨慢性肾炎的病理机制和治疗原则,展示了新的途径和思路。

  名案评析

  一、血管神经性头痛案翁某某,男,63岁,已婚,干部。病历号085735,罹患偏头痛20余年,呈间断发作,每发于左侧眉棱骨、太阳穴处痛不可忍。伴恶心、头昏,常持续数日不休,致失眠、烦恼,长期靠服用止痛片、头痛粉等镇痛剂诼安宁、眠尔通等镇静药缓解。经某医院神经科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服用麦角胺、咖啡因等药无显效。此次因多发性肛门瘘管术后,偏头痛发作,左侧太阳穴处及眉棱骨痛不可忍,并有恶心、烦躁、不思饮食、夜不能寐,于1981年3月6日请赵氏会诊。

  第三卷546阅其舌,质红苔黄而腻,诊其脉,弦而数。辨为少阳胆郁、痰湿化热之证,拟和解少阳,清化痰热之法。处方:陈皮9克、云苓9克、半夏9克、枳壳9克、竹茹3克、钩藤9克、桑寄生9克、葛根9克、白芷3克、甘草6克。6剂,日服1剂,水煎服。1981年3月25日二诊,服上药4剂后头痛即减轻,恶心悉除,食欲增加,6剂后头痛消失,精神转佳,惟心烦失眠。药见效机,大法不变,药味略为增损。处方:茯苓12克、陈皮9克、半夏6克,竹茹12克、枳壳9克、黄芩6克、寄生15克、钩藤9克、丹皮9克、川芎6克、夜交藤20克、甘草6克,7剂,日1剂,2次服。1981年4月2日三诊,服上药7剂后,头痛未再发作,食欲明显好转,夜能入睡,苔由黄腻转为薄白,脉弦。原方加党参9克。再服7剂后,至今头痛未再发作。 著名老中医李可经验语录

  名老中医经验集-李辅仁

  名老中医经验集-高尔鑫

  名老中医经验集-江育仁

  名老中医经验集-李明富(4)

  名老中医经验集-陆德铭

  名老中医经验集-王永炎(10)

  名老中医经验集-罗元恺

  名老中医经验集-周信有

  名老中医经验集-裘沛然

  名老中医经验集-董廷瑶

  名老中医经验集-任继学(4)

  无觅关联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