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用 识阴阳8终

 文侠书馆 2016-05-10
善诊者,查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知部分(病在上中下…)。视喘吸、听音声,以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之所主。按尺寸、观脉浮沉滑涩,而知病之所生。以(这样)诊则不失(误)!

     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炙砭石,毒药所主(治),从容人(情)事故,以明(内)经“道”(治病原则):贵贱贫富(有别),问年少年长,勇怯之理,审于部分,知病夲(根源)始。八正九候。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气虚宜擎引之。(肥人血实气虚,瘦人气实血虚)各异品理(不可执一方一药以为祖传就可:以医百人、千人)皆当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医者,易也。易者,变也)。诊必副!(如此治之,其方法才对、才谓全)。
  病之始起,可刺(针刺)而已。。其盛,可待衰(病势气衰)而已。因其轻而之扬,因其重而之轻。因其衰而彰之。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见微得过,用之不殆。(五脏己伤针不可治)。

     形不足,温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味。因高(病在头胸高处)者,因而越之(汗吐)。其下者,引而竭之(别让病气再下行)。

     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渍形以为汗(发汗以去邪气)。其在皮,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阻抑)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故经言:邪风之至,疾如风雨!善治者,先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五脏己伤针不可治)。治五脏者半死半生!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阴阳者,血气之男女。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水火者,阴阳之征兆。

     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夲始,神明之府。

     阴在内,阳为之守(护)。阳在外,阴之使。故阳(太)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阳旺杀阴藏)。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故经言:治不法天之纪,地之理,则灾害至!惟圣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凡阴阳之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阴阳),是谓圣度(中医最高境界)!!!

     故又言:治病必求其本!本于阴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