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洋铅匠与洋镬子

 苏迷 2016-05-10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老苏州人,是将铝锅称作“洋镬子”的,后又称之为“钢种镬子”“钢精锅子”。“镬”字乃古语(大锅之意),现仍在苏州话中流传。由于受舶来品影响,以前生活中带洋字的词不少:洋袜、洋火、洋油、洋灰、洋蜡烛等等,故舶来的白铁皮,苏州人称为“洋铅皮”,洋铅皮加工的桶,则叫“洋铅桶”。
  新中国成立之前,苏州街巷里就常有挑着担的洋铅匠(我们小时候叫“白铁匠”)走过,一路上吆喝:“洋铅桶、洋镬子修作……”因为苏州井多,家家都有吊桶及拎水的铅桶,这些桶大都是洋铅皮打成。虽然早先时都使用笨重的木桶,但从我有记忆起,家中吊桶就是白铁皮的了。只是那铁皮吊桶,用了一段时间就磕得坑洼不平、生锈漏水,底圈更是摇摇欲坠。外婆就找到皋桥头的一家白铁匠铺,修补一下。我跟在外婆身后,只见白铁铺里外,挂满了长短方圆各种亮晶晶的白铁制品,坐着的白铁匠却是黑瘦黑瘦,我们进去他只当没看见,低头敲了一会才抬起头,伸出满是污垢的手接过我们的吊桶:“换个底加只圈,两角半,等一歇来拿。”外婆“噢”了一声放下吊桶,带我去吃生煎馒头了。
  与木匠、泥水匠、箍桶匠等传统手艺匠人相比,白铁匠属于后起职业,百余年历史吧。民国及以前,苏州人家烧饭烧水,大都在灶头上用铁镬子、汤罐,或在行灶、黄泥炉上用陶壶、沙锅来烧。上世纪50年代前后因煤炉的推广,不少人家拆掉了灶头,甚至将铁镬子都拿去支持了炼钢,洋镬子(铝锅)大受青睐。铝锅确实比铁锅或陶罐沙锅来得轻巧方便,导热性又好,且不易碎裂,但铝锅耐热耐腐性较差,锅底更是容易烧焦烧穿。苏州人都蛮“做人家”的,不管经济条件好坏,锅底坏了都不舍得扔,让白铁匠换个锅底继续使用。
  故那时到人家屋里去看看,几乎都有换过底的铝锅斜挂在墙壁上,且不止一两只,怪不得白铁匠的生意特别好。
  有白铁匠的地方总是很热闹,因为大部分时间在敲敲打打。就算挑担行走,也是一路“罄呤哐啷”:担上挂有旧锅破吊子,插着亮晃晃的白铁皮以及大大小小铝皮锅底,随担带着大剪刀、木榔头、槽钢条、焊锡炉等工具。一有生意,白铁匠就歇下担来,冬天找太阳,夏天选阴头。根据客户拿来锅的大小,选出合适的铝料锅底,单料双料价不同。报出的价客户认同了,白铁匠就开始换底。大剪刀剪去旧锅底,又将选定的铝皮剪去多余部分,然后搁在斜插的槽钢上,用木榔头沿着边敲打。铝皮可塑,经过不断敲击,慢慢形成带檐口的浅盆;剪去旧底的锅下沿,也敲打出檐口来,然后将新锅底檐口与旧锅体檐口相扣对插,木榔头敲平,最后嵌上一点油灰,就大功告成。这换锅底或水壶底,对于白铁匠来讲是小事一桩,他们还能将白铁皮裁剪成各种形状后,不用焊接工艺,仅凭敲敲打打,就能做出各种滴水不漏的盆桶箱壶,以及水勺、畚箕、漏斗等物件。技术好的,还能给人家修洋风炉(煤油炉)呢。
  上世纪80年代,塑料制品的大量出现,取代了部分白铁制品,铝锅价格也便宜了,白铁店开始关闭。随着不锈钢锅、电饭煲、压力锅、玻璃锅、陶瓷锅的不断涌现,“洋镬子”慢慢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锅底破损后也不易找到白铁匠了。

  □王梦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