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UA2016 研究]卢慕峻教授:青春期后尿道下裂诊治策略

 super073 2016-05-1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在下尿路修复重建领域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该研究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Surgical treatment of hypospadias after puberty: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日前被2016年第111届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年会接受,该团队代表卢慕峻教授将在此次AUA年会的《创伤/重建/分流:尿道重建2》分会场作口头汇报交流。现将该研究结果简单总结如下。


  尿道下裂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男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国内外研究通常建议在患儿两周岁前进行手术治疗,国外小儿泌尿外科也有推荐患儿在6-12个月接受手术治疗,认为此时是尿道下裂初次治疗的最佳手术时间。本研究根据国内儿童青春期发育年龄的研究,把尿道下裂中患儿年龄超过十周岁者称为青春期后尿道下裂(post-puberty hypospadias)或者成年型尿道下裂。国外鲜见青春期后尿道下裂的报道,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诊断和治疗规范。


  在中国,许多尿道下裂患儿因经济条件限制、疾病认知不足等因素错过了最佳手术时间,客观上造成了大量青春期后尿道下裂的病例。对于这些病例,非常值得对其治疗结果进行评价和深入研究。该团队汇总了本科室青春期后尿道下裂病例的治疗结果,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拟推出一套针对青春期后尿道下裂的治疗规范,以期提高该类尿道下裂的总体治疗效果。


  该团队汇总了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601例在其科室治疗的尿道下裂患者,包括382例(63.6%)青春期前尿道下裂及219例(36.4%)青春期后尿道下裂患者。其中青春期后尿道下裂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0岁到38岁(平均年龄:22.39±7.00岁)。尿道下裂的严重程度由阴茎腹侧弯曲经过校正后的尿道口开口位置决定,分为远端型、中段型与近端型。阴茎腹侧弯曲矫正的手术步骤包括:阴茎皮肤脱套、尿道板游离、切断腹侧尿道板邻近纤维、背侧阴茎白膜折叠、尿道板横断切开和腹侧阴茎白膜补片修复。成年型尿道下裂中包括36例(16.44%)远端型尿道下裂、56例(25.57%)中段型尿道下裂和127例(57.99%)近端型尿道下裂,其中68例为原发型,151例为二次手术患者。手术方式包括:尿道板纵切卷管(TIP),各种皮瓣移植术式以及分期手术。随访时间为6个月到34个月。术后并发症包括尿瘘、尿道口狭窄、憩室、感染、伤口裂开、坏死等。


  青春期后尿道下裂的术后疗效根据严重程度分别统计。其中远端型尿道下裂共有16例接受TIP及20例皮瓣手术,术后并发症率为16.67%(6/36)。中段型中共有19例接受TIP、29例接受皮瓣手术以及8例接受分期手术,术后并发症率为21.43%(12/56)。近端型中共有19例接受TIP、71例接受皮瓣手术以及37例接受分期手术,术后并发症率为33.07%(42/127)。


  由此可见,与青春期前尿道下裂相比,本组中的青春期后尿道下裂中再次手术和近端型尿道下裂比较更高,总体治疗难度更大。其中近端型尿道下裂具有更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青春期后尿道下裂的诊断和治疗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阴茎腹侧弯曲矫正不仅尿道下裂严重程度的诊断基础,也是后续进行尿道重建的基础。该团队推荐根据阴茎的程度,采用逐步阴茎伸直技术(step-wise ventral curvature correction),包括依次进行阴茎皮肤脱套、尿道板旁侧的瘢痕和纤维组织切除、尿道板游离、阴茎背侧白膜折叠、尿道板横断和腹侧阴茎白膜补片修复。根据该团队单中心的临床经验,针对青春期后尿道下裂的尿道成型术,TIP对远端型更为适用,皮瓣较适合于中段型,近端型推荐采用分期手术。






卢慕峻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国际会员,性医学会全国委员,修复重建外科全国青年委员,上海泌尿外科学会青年委员,上海市泌尿外科临床质控中心黄浦区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从事泌尿外科和男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泌尿、男生殖系统整形修复手术、泌尿系统肿瘤的腹腔镜微创手术等。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