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nesthesia Headline】Review: 血流动力学管理,哪种策略更优?

 为了乐乐的春天 2016-05-11
研究背景

近期研究
在近来的3项研究中都共同显示了一项惊人的发现:不论是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还是围术期的高危病人,不同研究中对照组病人的结局与以往比有了显著提高。虽然这是一个意外的发现,但却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这说明随着各项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患者管理整体的效果都在显著改善。以往大多数人所倡导的GDT策略,是通过制定目标,控制病人的CVP、心率、血氧浓度等指标不低于一个固定值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血流量为导向的临床策略
文章作者提出的一个改良的临床策略,是基于一些临床指标(包括CI、CVP、血压和尿量)对病人进行评估,制定初步的液体治疗计划。而这一策略的亮点,在于给液之后对病人的CI、CVP等指标进行再次评估,从而再次判断是否需要液体加量或现有剂量已经足够。基于这种方案,临床医师可以对病人最新的指标进行评判,从而时刻修正治疗方案。这相比GDT方案而言是一大进步。具体这一方案如何实行呢?请参见下图或参阅原文!
初步结论
通过对近期研究成果的汇总,我们得出如下结论:为了维持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临床医师通过一些临床指标(如CO)来评估病人对治疗的可能反应,进而制定或修改治疗方案,是一种相比GDT方案更好的临床策略。
本期头条贡献者
协和医大八年制2008级  谭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