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承句的写法及其它】(一)

 江山携手 2016-05-11
    起句一般兴起的比较美。上一节课玫瑰说过兴的作用就是渲染氛围、营造气氛。接下来我们来看承句如何着笔,只是玫瑰学习诗词的一点浅见,不当之处大家指正。

一、承句的写法:
    承--就是承接哈。承句不单要承接,还要扩展。承接和扩展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诗的承接之法:要点是紧接起联(在绝为句,下同),写景色,写情绪,都要不松不紧,若即若离。与起句的气脉要连贯而不可断了。接续起联,但不要和起联一样的平行描写,要有所递进,或者舒展。承联适宜匀称舒缓一些,尽量不要用很突兀很激昂的情绪表达。基本原则是跟着起句走,注意这个“跟”字,要跟的住,说白了就是一个连贯性。

先看个例子:
落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来看这颔联“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就是承接首联“花乱飞”的“意”,而更为补足,且亦关合题旨,一脉相承.

再看这首诗:
《蜀相》作者: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起句是赋起的哈,直接说“丞相祠堂何处寻”接着营造一种肃穆的氛围,然后让作者的怀古之情来的自然而然产生了。只有在那样一种肃穆静谧的氛围下,你才能想你所想,不是么?如果不是森森,而是游人如织,你会有“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呢?

   我们继续说承句的写法,承句在诗中所承担的使命是承接、扩展。不单要承接,还要扩展。具体到诗中,就是承接起句的景,后分句不但要承接起句的景,还要在前分句的基础上有所扩展,递进,目的是为了更自然的转向转句。再强调一次,承句的功能:不只是承接,还有扩展。承接和扩展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再看这一首诗: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前后分句都是承接起句中的“高”,但是大家看下前后分句描写的景色是同一类物事么。落木,长江,是同一物事么?后分句在落木这个景的基础上递进了一层,这样往转句转的时候就会不那么吃力了。不尽长江——万里,这样会比较好转一些。

    所谓的扩展是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的描写,由远到近到由近到远。读起来让人感觉到视角有的转变效果。
再看一首: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陆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承句前分句写角声,后分句写月色。是不是同一物事?(不是)递进扩张了没有?(扩张了)谁看——音书绝,转的自然不,吃力不?(不)

    我们说后分句的功能是扩张,扩展,但是不能扩展的漫无边际,一下子把感情扩展完了,那么转句合句就没的写了。那就不是律诗,成了绝句了。自己要把握着,扩展到一个什么度。不能不扩,也不能无边无际的扩,扩的自己都收不住了,扩展的时候要考虑着这个扩是为了和转之间有个过渡的,让转不要来的那么突然,那么出人意料,那么突兀。

    当然,我们目前是要求的上景下情的章法,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情景是不可能完全分割开的。之所以要求上景下情,是为了让不懂起承转合的朋友可以尽快的入门。如果在座的朋友中有觉得自己已经全然能够把握起承转合呢,那就没必要也被这个上景下情给限制死的。

    刚才我们说的承句要紧密承接起句的景,这个是限制在上景下情这个框架里的。如果你不是按照上景下情来写的话,承句就不一定要写景,但是承接的功能一样是不变的。在气脉上,在意气上要在承接起句的基础上做到层层递进。构思布局时,要从逻辑的角度,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其实,为什么把起承转合分为四个课时来讲,是为了大家能够清楚明白的弄懂什么是起承转合,怎么来写起承转合,理论知识我们交流的少,更倾向于交流写诗的技巧。

    但是大家别忘了,写诗是个整体的过程,整体美才是最重要的。一个美女,只有鼻子美,只有眼睛美,其他却很平庸,甚至丑陋,那么我们就不能说她是美女,不是么?所以呢,这里有必要说下,写诗的步骤。

    我们以命题诗为例,比如我们命题为《春》,第一步要做的不是想怎么起,怎么承啊,这一点切切记得,如果拿起笔来就写,起了起了,承也承了,但是转却不知道往哪儿转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立意,没有想好通过写春这个题目,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感情,只是为写而写,这是写诗,甚至是写任何文章的大忌。写一步想一步,写一步凑一步,最后的结果就是你的文字没有灵魂。没有灵魂的文字,就如同没有个性的人,让人觉得索然无味,甚至连读都懒得。我们涂抹文字,是为了表达一些我们心中所想表达的东西,或为感情,或为道理,或为疑惑,或为无奈,或为抨击。

    诗言志,词言情,其他文体亦然。如果你只是想堆砌出一堆华丽的辞藻,然后到各个群去轰炸一下,顺便赚得一串仰慕的目光,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那样的你只会让人在心底里嘲笑,甚至无视。

    一般的来讲,起联点出个意象,或是景,或是情,承联呢,就是铺展这个意象,把这个意象铺的充分一些,铺足它。目的,就是为后面的“转”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你要是铺的过分夸张了,突兀了,整大了,后面的“转”就不好处理了。如果后面再重新来描述景色,或铺垫情绪背景,则使诗意为之一顿,失之流畅,这就难看了。

    说到这里,我们再强调一个观点,就是诗的每联每句甚至每个字,都要是要为主题服务的。不论是正写反写,不论是用赋、用比、用兴,你都要时刻想着“扣题”。起和承是这样,转和结也一样。“承”的概念就说到这吧,不难理解的。

   “承句的写法”就说到这里。今晚再附带说说立意的重要性。
    我们说了立意有多重要。那么什么是立意呢?百度的解释是:
立意 lìyì
(1) ∶拿定主意:他立意学法律
(2) ∶确定主题:这画立意新颖
拿定主意、确定主题,很明显这里的立意是第二个意思:确定主题

    大家都知道“诗言志”这句话,这里的“志”是指什么呢?
    “志”就是“意”,就是指你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你写诗的目的,也是要表达的这个“意”。

    写诗不是写小说,更不是记流水帐,写诗的主要功能目的就是“言志”。
 
    比如,我们的命题是《春》,不同的人看到春这个题目,就会有不同的立意。有喜春的,有伤春的,也有其他的。不管什么,有一个自己想表达的意就好。有了意,那么接下来的就是谋篇了。第一要做的就是选取意象,选取那些有助于你表达意的东西。如果是伤春呢,最常用的便是萋萋芳草了。如果你伤春,那你选取的景物必然要是沾染上你的愁情才行。不能你在那伤,景物在那兀自好。这就是你处理意象的能力有问题了。如果是喜春,那全诗的基调就该是明快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境,这样子一考虑,起句先写什么,承句怎么承,那么上章的问题解决了。

注意:
    起句不能一下子把意象写尽了,这样承句就没有写的了。最常用的处理技巧是起句总写,承句分写,这样子就不用担心起不好,承不好了。你的立意是之前弄好的,放在合句就行。那么剩下的工作就是考虑怎么转,才能在承句和合句之间起到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具体的怎么转,怎么合我们会继续交流。 

刚才主要说的诗立意的重要性和写承句的注意点,接下来,我们说说律句的音节划分:
律句有七言和五言的:
七言的音节一般这样来划分:12/34/5/6/7,
五言的音节划分为:12/3/4/5。

在读七言诗的时候:12字34字各位一拍,5  6  7三个字各位一拍,换言之就是读到12 、34位置处的时候,12两个字占用的时间=5 或者6、7一个字占用的时间。
也可以这样说12、34字每个字读半拍,5、6、7每个字读一拍,
所以呢,在读12、34的时候会比较快一点,读到5、6、7的时候会相对慢一点,2、4、6、7一般就是诗句的音节处,以后我们会讲到主音问题的时候就会用到这个了哈。

    词句、联句的音节划分有些和诗句相同,有些是不一样的。这个划分法只是诗句的音节划分,不要拿这个划分法去读一切文体,会贻笑大方的。

这个没什么难度,下面介绍一下只是为了将来区分于词句的停顿。
律诗首字平仄的分配:
例: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陆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首字分别为:清,独,永,中,风,关,已,强,四个平声,四个仄声,平仄分配为4/4。这个首字的平仄分配最佳为4/4 ,其次为3/5 再不济为2/6  如果到了1/7 、0/8 ,那就只有用无语来形容了。

这一节课,我们就探讨这些问题吧,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应该要掌握的知识:
1.承句的写法。
2.立意的重要性。
3.律句的音节划分。
4.律诗首字的平仄分配
今天就说到这里,下节课说转句的写法。

作业;
今天的课都说了些什么?你如何理解的?

风雅颂课件/铃歌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