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抚顺高尔山高句丽时期的新城,

 waiwlu 2016-05-12

新年重游高尔山

   

    高尔山山城位于抚顺市区北部的高尔山上,山城最高处约海拔150米。山城由东城、西城、南卫城、北卫城和东南角的三个环状小城构成一个有机的联合体。城垣周长约4公里,东西长1217米,南北宽912米,辟有北、东、南三门,山城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扼守着浑河北岸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这里也就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高尔山山城始建时间已无可考,从三十年代开始史学界就认定这座山城为高句丽时期的著名的新城,史籍中关于新城最早的的记载,始见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书中记载了辽西慕容氏政权攻击高句丽的一场战争,曾提到“慕容皝huàng击高句丽兵,至新城”。这是发生在公元339年的事情。显然该城的始建时间应早于这场战争的发生时间,所以该城从建成到现在已有一千六百七十多年以上的历史了。

    从史籍记载来看,新城一带战事频繁,从慕容皝公元339年进攻新城起算,到李勣ji于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攻破新城为止,这三百二十多年间,这里共发生过十余次激战,可见新城作为高句丽的西陲要塞,对当时战局所起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唐高宗命李勣为辽东道行大总管兼安抚使,统帅重兵再征高句丽,渡过辽水之后,在新城西南山区凭山筑栅,以此为营,对新城展开了围攻,这次苦战历时半年,最后是城中人师夫仇缚城主开城投降,唐军才拿下这座坚城要塞。新城一下,唐军乘势东进连下南苏、木底、苍岩诸城,从而导致高句丽政权的最终结束。

    辽代在高尔山下设立了贵德州,并在州城北面高尔山上建辽塔两座,分立于东西两座山峰之上,目前仅见西侧的辽塔,该塔建于辽道宗大安四年(1088年),多种型制的青砖砌筑而成,塔身八角形,九级密檐,塔身腑部直径6.8米,向上逐级缩小,通高14.1米。塔身高自下而上,用密檐、斗拱分出比例匀称的层次,每层又用磨砌立柱,构成8个对称的圆弧犄角。在八面塔身上各有深约15公分的长方形佛龛,上有砖雕宝盖,龛下有飞天拱托,各自组成一幅完整的浮雕图案。

 

 

    1905年3月,日俄战争期间,俄军据守在高尔山上,日军从浑河南向这里进攻,双方进行了激战,高尔山西山上的辽塔被日军的炮火炸坏(现已修复)。
新年重游高尔山

日俄战争后的高尔山,图中可见山城走势、辽代古塔、清代乾隆时期建的抚顺城、远处的浑河。


        现在高尔山山城的南部和西部城墙都被建成了道路和广场,成了人们徒步健身的场所,偶尔还能看到俄军修建的战壕,山城的北面和东面城墙轮廓还比较清晰,山城内的田间地头还能看见高句丽时期的红色瓦片,判断那一带应该是高句丽时期的官署所在地,山城东门和南门两侧的夯土堆也保留了下来,北门因为开山修路已不见踪影,但还能知道大概的位置。

 
慕容皝(公元297年―公元348年),字元真,小字万年,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西晋辽东公慕容廆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燕的建立者。333年慕容皝以平东将军继其父慕容廆之位,统领辽东。337年,自称燕王,建立前燕,定都大棘城。342年,迁都龙城(今辽宁朝阳)。348年去世,时年五十二岁。其子慕容俊称帝后,追谥为文明皇帝,庙号太祖。慕容皝"雄毅多权略",崇尚汉族文化。其在位期间平定内部叛乱,击败宇文部和段部,击退后赵进攻,破高句丽,威震北方,为日后前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勣  
 原名徐世绩,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绩,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东突厥高句丽,功勋卓著。

李绩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显庆二年(657年)奉旨与许敬宗、苏敬、孔志约于志宁等编《新修本草》二十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

总章二年(669年)十二月初三戊申日,李绩卒,享年七十六岁,唐高宗辍朝七日,赠李绩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