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生物可降解支架VS药物涂层金属支架

 博览众长123 2016-05-12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生物可降解支架(BV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究竟如何,特别是与目前临床效果最好的药物涂层金属支架(EES)相比,其是否存在优势?


作者:千寻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药物涂层金属支架(DES)的引入,是冠脉介入心脏病学的第三个里程碑事件。然而,植入DES之后,由于金属支架的永久存在,血管内膜的愈合不全可导致远期支架内血栓的发生。


因此,人们设计了生物可降解支架(仅提供临时的血管支撑,之后逐步降解),以期降低甚至消除远期支架内血栓事件,这被认为是冠脉介入的第四个里程碑事件。


目前已有两种生物可降解支架(BVS)在欧盟获得批准用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过去的2年里,大量的临床试验研究了BVS的生物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初步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数据。然而,BV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究竟如何,特别是与目前临床效果最好的药物涂层金属支架(EES)相比,其是否存在优势?


南京鼓楼医院心内科研究者对2016年1月20日前的临床研究进行荟萃,共包括6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38项观察性研究。每项研究均至少包括40例BVS植入的患者,总共有13 416例接受BVS植入的患者入选,共计随访10 372人年。该研究从两方面进行荟萃:一是直接荟萃BVS植入之后,支架内血栓等心血管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与已发表的EES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间接比较;二是直接荟萃头对头比较BVS和EES的临床试验,分析其相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


该研究发现,BVS植入之后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为1.5/100人年,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3.2/100人年,全因死亡率为1.3/100人年,心源性死亡率为0.8/100人年。而多项关于EES的大型荟萃分析发现,EES植入后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不超过0.8/100人年,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不超过2.0/100人年。间接比较发现,BVS植入后支架内血栓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金属EES支架。直接荟萃头对头比较BVS和EES的临床试验的结果与此类似:BVS增加中期(1年内)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达117%,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达56%,均达到统计学意义。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在BVS与EES之间无显著差异。


因此,BVS不能降低,反而增加中期支架内血栓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然而在解读这些结果时,必须要注意到头对头比较的研究仍然偏少,并且目前尚没有长期随访的结果。我们仍需要大规模临床试验的长期随访结果来确定BVS的远期安全性,毕竟BVS设计的潜在益处为降低远期,而不是中期支架内血栓事件。我们只有得出BVS不劣于EES的结论,才能在临床上广泛推广BV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