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大东村人 2016-05-12

如影随形雷官人如影随形雷官人人物故事 工匠精神 文化大家




           
            2016-05-12 10:04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艺术家简介

王静 江苏无锡人

现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教师

江苏省美协会员

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常务理事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任何一门艺术风格的形成,都是通过作者对前人经验的借鉴,经过长期艰苦的技法训练,同时在各种学养上培养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方法,扩而大之,形成具有个人特质的图式,即艺术风格,其中涉及到作者多方面的因素,如个人气质、技巧把握程度、审美取向等。一般说来,越是有才华者其图式越突出,但图式本身并非非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历史过程,有连续也有断裂。这种变化就是形上学意义上的否定,但它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作者主体自身的一种不断自我否定、自我扬弃的过程。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王静山水画,初学明清,转益多师,用功良苦,但其中以二人处为最多,其一是龚贤,于龚贤,她对其早期白、清、净以及晚期黑、厚、重心领神会,取其静谧的气息,并敷六色;其二是黄宾虹,于宾老处,她着意于其山水画的书法笔墨,心有灵犀,得宾老“黑、密、厚、重”之要旨。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经过多年的努力,王静的山水画已具个人面目。与时下大部分中国画摒弃笔墨技巧不同,意向外露不同,她的作品着意于“写”,以线为骨,以墨为形,以水为气,化晕机趣,从而营造出云蒸霞蔚、气象玄化的境象。观其画,或疏淡、秀逸,清新典雅;或粗笔综放,烟云明灭、层恋叠嶂、山光水色,有尺幅千里之势。她的作品有物象,但并不局限于具体物象,物象虽因笔墨而得以显现,而是假“物象”以达“心象”。她的作品畅性而为,一任情怀情绪导引,得意而忘形。这种天地万物与我齐一的山水审美氛围,非常符合中国艺术境界出于纯粹的主体精神以及中国艺术的本质是作者主体意识的显现的中国文化精神。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中国传统山水画多以大河山川为题材,这已经是一千多年沿袭的传统。但作为现代人,王静的有着现代人的绘画理念;作为现代人的山水画作品,王静更在形式上打破传统山水画的固定程式格局,她作品的题材如遥远的森林、草原、戈壁,近在身边的一草一木乃至都市景观都能入画,而且丝丝入扣,这是近年来她绘画题材的一种新的尝试。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王静的画具有内美,其人则可归入清虚一路。清则静,虚室则生白,她也因画“坐忘”,以画而完成她的“心斋”。作为一位知识女性,她不喜张扬:拙于言,画则是她的心声;不擅文,画则表达了她的一切;绘画于她,是技艺,更是寄托。就其实质,这是艺术风格与人格的双重磨练。中国艺术美并不追求外向、表面、易逝、纯粹感官愉悦,而是深入内在、本质、常驻、精神的美,是对人的自由生命的肯定,是对现实反省性的反映,对自身内省式的超脱。王静工作于南京大学,置身于严谨、求实、创新的学术氛围,这使得他面对浮躁的社会现实,面对拜物教的艺术市场氛围,但“心转境而不为境所转”,不为功名利益所累,这对于生活在都市生活的人来说并非轻松之事。我想,以她的性格,以她的聪明智慧,未来之路总是吸引着她,她必能再看一看,想一想,走的更远。(文|方德生)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不疑”不易 王静自述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曾经读到《书道》中的一段话:“心不疑乎手,手不疑乎笔,忘手笔,然后知书之道。和畅,非巧也;淳古,非朴也;柔弱,非美也;强梁,非勇也。神之所浴,气之所沐。是故点策续血气,顾盼含情性。无笔墨之迹,无机智之状;无刚柔之容,无驰骋之象。若皇帝之道熙熙然,君子之风穆穆然。是故观之者,其心乐,其神和,其气融,其政太平,其道无联。夫何故?见山思静,见水思动,见云思变,见石思贞,人之常也。”不禁联想自己感叹“不疑”的不易来。“不疑”二字看似简单,实则不易。首先是对自己所走的艺术道路不疑,坚信自己是有能力走这条艰辛之路的。从艺之路有清晰的规划,做每个阶段该做的事;不被喧嚣的外界所影响而怀疑自己,更不可受利益诱惑偏离自己的轨道。这样,每一步会走得踏实而从容。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其次不疑自己要表达的东西,“心不疑”。只有所设想的意境感觉强烈、清晰、思考成熟才不至于在绘画的过程中左右摇摆。最后把最初的想法改地面目全非,不知所云,往往改了初衷的画最后都没成。其实还是自己最初的想法不够肯定、强烈,于是在完成的过程中就不能坚定。这种预想的画面效果是最重要的,气氛是要响亮或阴郁的;要分明或模糊的;还是要高古或现代的?色调如何,笔墨感觉如何,构图如何?一但有了,整个绘画过程都要紧紧抓住。当然“不疑”的表达不一定就意味着成功,但艺术还是需要那么点偏执的,坚持也许就能杀出一条血路来,即使不成也是可借鉴的经验。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绘画最后关键还是要落实到“手不疑乎笔”。如同上台演讲之时吞吞吐吐,抓耳挠腮,效果自然不好。同样,用笔表达之时如能做到“动之以旋,润之以转,居之以旷。出如截,入如揭,能圆能方,能直能曲,能上能下,左右均齐,凸凹突兀,断截横斜,如水之就深,如火之炎上,自然而不容毫发强也。”如此自然通畅,从容不迫。有朝一日登峰造极,娓娓道来或许能有“若皇帝之道熙熙然,君子之风穆穆然”的风范来。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很少自发地写东西,我想写东西无非是为了抒情或论道,我这大概是缺什么想什么吧。年华虚度,不惑之年将近,而为艺之路上时有理不清思路的时候,时常有惑。从艺之路上我们寻寻觅觅,也许根本无“不疑”之境,理一理思绪,与自己做个交流,自励一下继续找寻。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安然坐在春风里写下一段这样的文字,很是惬意,为自己记下。 2013年4月21日写在春风里——王静艺


参展经历

2016年 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师生作品展 江苏省美术馆

2015年 “悲鸿精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江苏省美术馆

2015年 “全国高校名家作品邀请展暨第六届苏州高校教师美术作品三年展” 苏州美术馆 江苏现代美术馆

2014年 诸子2014芳意千重山山水画展 诸子艺术馆

2014年 青奥艺境——南京优秀青年画家提名展 江苏省美术馆

2013年 “徐悲鸿奖”中国画获奖作者精品展 江苏省美术馆

2013年 江苏当代山水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江苏省美术馆

2013年 江苏当代山水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江苏省美术馆

2012年 辛卯印象中国江苏6070国画实力派联展 诸子艺术馆

2006年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首次新人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 江苏省美术馆

2006年 第三届江苏省山水画展览 南京

◎内容来源:艺视界

人物 | 她画静,人更美。她是王静。

潘雷

南京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