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非我、安知我?

 汉青的马甲 2016-05-13



编辑:诗词天地(shicitiandi)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对于这句话我想大家伙儿都不会陌生,但是呢,你还记得这个故事吗?




故事是这样的:那是战国中期,有一位名叫惠施的人(当然了,他还有个名字大家可能熟悉点,就是惠子。)与其好友好生无聊,于是呢便去散步。当时,他们就到了濠水的桥上。那时候的水呀,清澈见底,碧波荡漾,水里还有一群游来游去的小鱼儿。惠子的好友呢,就突然说道: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意思呢就是:你看这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一听啊,不干了: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又不是鱼,怎么能知道鱼的快乐呢?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瞅瞅这话:你又不是我,怎么就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于是乎啊,两人就这话题争论了好久,惠子呢就说道: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但是同时呢,你也不是鱼呀,肯定也不会知道鱼。且看原话: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但是呢,他的好友却说道: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在怎么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在这场诡辩之后两人友谊的小船儿并没有说翻就翻。最后呢,诗词君告诉大家的是,惠子的朋友叫庄子。



当然了,这场诡辩已经距离我们上千年,但是毫不影响我们发现:用感性去感知世界,眉眼盈盈处皆是一个诗话的世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而用理性去分析世界,远的不说,就说识人知人就可谓千古一叹了。


心门不开,旁人焉能“知”其乐哉?心门洞开,旁人也未必“懂”其乐哉?心灵互相感应渗透时,彼此不劳唇舌,就可以默然共鸣。只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谈何容易?



庄子就说过:“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我们身旁都围着许多“相识”的人,其实我们何尝“看见”他们,他们又何尝“看见”我们呢?


不如意事常八九,能与人言无二三。日子总在细细碎碎的快乐和烦恼迂回起伏中流淌,每个人都在快乐与不快乐间游移不定,每一种流动都会冲走一些,同时带来一些,说再多总是枉然。


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在文章最后,为大家分享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的一句话:

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


回复'早安'每天早晨送你一份优雅心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