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咬文嚼字的“语文味”

 教育繁星 2016-05-13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咬文嚼字,非锱铢必较不可”“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抓住文字、沉入文字、揣摩文字,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鉴赏方法、表达能力。

咬文嚼字的“语文味”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会读——“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语文阅读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写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写”,在字里行间多逗留、多把玩。学生在阅读时要做到“三要”:一是要读通、读懂,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抓好三类词句——优美精致的典雅句、言简意赅的警策句、行文布局的关键句;二是要读出感情、读出兴味,通过朗读、默读、朗诵等形式,将文章蕴含的感情读出来,达到“文如口出”“文我交融”的境界;三是要读出问题、读出思考,对文章的题目拟定、词语使用、句式安排、结构设置、标点使用等环节进行设疑质疑,同时通过反复阅读进行自我解疑。

会析——“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语言文字做好以下三方面分析:一是在遣词造句上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句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品味文字里的“筋道”,从而在写文章时注意语言的锤炼和选择;二是在思想情感上分析,文字是作者情感的密码,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时观文入情、读文读人,感悟作者文字里的情感“投影”;三是在谋篇布局上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与结构有关的总领句、悬念句、点题句、过渡句、主旨句、呼应句、总结句等语句进行分析,让学生学会写文章时艺术地安排结构,巧妙运用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妙设悬念、卒章显志等结构安排方法。

会写——“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学语文重在学习表达方法,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一是加强炼词能力训练,加强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关联词的使用训练,引导学生清楚地辨识语言的意义、色彩,力争在语言使用上达到准确、妥帖的程度;二是加强概括能力训练,引导学生阅读时运用文中或自己的语言概括段意和文意,开展缩句、语段主旨概括等练习,使学生注意用语的精练、简洁;三是加强描写能力训练,要求学生练习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肖像、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以及开展景物描写等训练,让学生在刻画人物、景物时,能够注重细节描摹,力争将文章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四是加强想象能力训练,通过扩句、续写训练和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使用的训练,让学生把文章写新颖、写生动、写形象、写传神。

朱光潜先生说:“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抓住语言文字进行揣摩品味,让学生在课堂上“咬文嚼字”,这样,语文课就能上出“语文味”。

(来源:中国教师报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