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心灵的呵护、唤醒和滋养

 江山携手 2016-05-13

   [ ] 学校教育常常面临戕害学生心灵、伤害学生尊严的指责,如何走出这个困境?陶行知先生开出了药方:“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因此教育要直抵学生心灵深处,这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呵护孩子敏感和内隐的心灵;二是唤醒孩子沉睡和茫然的心灵;三是滋养学生稚嫩和干涸的心灵,从而实施“心心相印”的“真的教育”活动,培养“真人”、“活人”。

[关键词] 心灵 呵护 唤醒 滋养 真的教育

 

学校教育常常面临戕害学生心灵、伤害学生尊严的指责,而教师也常常感觉到自己说了很多,教了很多,但教育效果却差强人意,如何走出这个困境?陶行知先生开出了药方:“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所以,教育要直抵学生心灵深处,这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呵护孩子敏感和内隐的心灵

陶行知在《教师歌》中提醒道“你不能教导孩子”,“除非是发现了你的小孩”“除非是了解了你的小孩”“除非是解放了你的小孩”“除非是信仰了你的小孩”“除非是变成了一个小孩”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这说明,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教育的前提,然而孩子的心灵是敏感而内隐的,它需要教育者去深度解读和准确。

首先,教育者要站在儿童的视角去解读儿童

以成人的视角和标准去看待孩子,误读就难以避免。孩子们提醒老师:别站在你的角度看我,我怕你看不懂。对此,陶行知先生要求“必得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只有站在儿童的立场和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儿童,而只有真正理解了儿童才能握住打开儿童心灵的钥匙。所以李吉林说:“如今我已不是儿童,但喜似儿童,我只不过是个长大的儿童。”一方面体现她“爱儿童,一辈子爱”,另一方面体现她时时刻刻以儿童的视角去进行解读学生和教育学生。只有站在儿童的立场和角度,教师才能对孩子的需求和个性多一份理解,对孩子的潜质和兴趣多一份尊重,对孩子的不足和困惑多一份包容,从而避免成人的武断和偏见。

其次,要内外结合敏锐地捕捉和解读准儿童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朱小蔓也提醒我们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它是主体以自身精神需求和人生价值体现为主要对象的一种自我感受、内心体验、情感评价、移情共鸣和反应选择。这说明,很多时候人的心灵的流动和状态是不外显的,我们可以直接从人的五官相貌进行美丑判断,但无法从外部表情直接准确判断其内心活动。我们可以通过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去间接认识和推测,但要注意,由于个性原因,或因自我保护,还有部分学生“喜怒不形于色”,学生在老师们前展示的并不是一个真实的自我,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外观去推演孩子的心灵。这就需要我们找到更多的渠道,从时间上看要追溯他过去的经历,特别是重大心理事件;从范围上看要和他的父母、同伴、同学、任课教师等等进行充分而及时的交流;从渠道上看,不仅仅是察言观色,还有谈话交流(不限于当面口头交流,还包括书面交流、电子交流等等)、笔迹分析、姿体语言等间接方式。要做到这几点,教师必须和学生“共同生活,共甘苦”,就如陶行知所言“甘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师生共同生活到什么程度,学校生气也发扬到什么地步。”

 

二、唤醒孩子沉睡和茫然的心灵:

儿童是一座宝矿,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质和自我教育的力量,然而由于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还处于“待开发”的沉睡和茫然状态,我们在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基础上,还亟需要成年人激发、唤醒和引导。

首先,要充分相信孩子的发展潜质

“小孩子懂得什么?”是成年人惯有的思维,这就常常压抑了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所以陶行知学生说:“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因此,他特别提醒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所以,我们要拜孩子为师,要让孩子成为“小先生”,要对学生进行“六大解放”,从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其次,激发和唤醒孩子的自我教育

马里坦说:“任何把教师视为主要动因的教育都曲解了教育任务的真正本质。……教育的主要动因和动力因素并不是教师的艺术,而是能动性的内在原则,即天性和心灵的内部力量。”因此,教育的任务和艺术在于唤醒和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陶行知所言的“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自立立人、自助助人”“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儿童的世界要由儿童自己动手去创造”。然而,很多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需要,不知道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不知道自己值得去追求的东西是什么,很多时候是出于一种本能的冲动,出于一种人性的率性。也就是说,错了不知道错的原因,对了也不知道对的原因,在懵懂和自发状态下发展,这就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和点拨。古语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就是要“顺性而为”,但这种天性是双刃剑,如果我们不加以引导和规范,促进其走入理性和科学的轨道,那么学生就会走入自我中心主义,为所欲为而不守规则,或者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等等。教育者要在孩子心灵深处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在“求真”、“向善”、“崇美”中明确行为和言语的是非,筑牢理性和自控的阀门,安装上进和自励的发动机。这就需要教育者思考和研究点拨的艺术、介入的时机和引导的方法。

 

三、滋养学生稚嫩和干涸的心灵

陶行知先生说,“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要“知情意合一的教育,智仁勇合一的教育”。现代教育最大弊端之一就是知识凌驾于生命至上,把生命视为一个白板而可以任意书写,把生命视为一个容器只需灌注,而对生命的需求和兴趣视之不见,出现“生活的横的割裂”。怀特海说:“我始终信奉这样一条原则:在教学中,一旦你忘记了你的学生是有血有肉的,那么你就会遭遇悲惨的失败。”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是心灵灵动而飞扬的人,然而学生的心灵是逐渐走向成熟,逐渐学会自由的,教育就是要想法满足学生心灵成长的需求,遵循学生心灵成长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和教学中要把“激发心灵”、“滋养心灵”作为重要教育目的。 然而,目前中学生心灵受到两大冲击,一是对感官愉悦的满足,一是被电子产品束缚。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力大大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极大改善,但为什么很多人并未觉得比以前更幸福呢?这是因为,很多人把先进的西方国家当作生活范本,一味地追求物质的繁荣、居所的舒适、美味的享受、衣着的华丽等等,以为这就是幸福,甚至出现“宁在宝马车上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的扭曲价值观,反而失去了在贫穷时代所拥有的纯粹、安宁、美丽的心灵,结果丢掉了真正的幸福。在如今享受着经济发达和文明繁荣之时,许多国人不知满足地向着欲望前进,忘记了感恩,丢掉了自足,心灵上得不到满足,灵魂上得不到安顿,于是不得不在愤懑和抱怨中度过一生,幸福成了他一直在追求,但越来越遥远的目标。所以,吉格梅.廷莱提醒我们:对于我们大多数而言,五种感官的快乐感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视觉)是幸福和满足的来源。不过,幸福如果靠外在刺激而来的,就不只是短暂的,多数甚至是危险的,除非它跟内省或是沉思取得平衡,通过对我们心灵真实本质的了解,产生满足与幸福的内在来源。另外,高科技能给现代人带来更有效率、更便捷的生活,但同时也在限制人,剥夺人,带来许多无法回归的、意想不到的、让人后悔不迭的变化。手机让人与人沟通更方便了,信息获取更快捷了,娱乐休闲更自在了,但手机与互联网的融合让人陷入迷茫、无聊和冷漠。手机定位使人行踪无可遁之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坐在你对面,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而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大了。智能手机的娱乐性让人疯狂到卖肾卖子只求一机在手。每当“iPhone”推出新机型就会出现连夜疯狂排队的长龙,就会看到黄牛党盛行的非理性现象,于是著名禅师洪启嵩就把iPhone戏称为爱疯,把被人类频繁更换的手机称为手机卫生纸。所以,要引导学生超越物欲的诱惑,抵御沉溺的束缚,学会自我管理,在实现精神超越性的过程中,过一种更加健康积极的幸福生活,让生命“诗意的栖居”。

 

总之,教育要按照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培养合理的人生”的教育宗旨,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走进学生心灵世界,实施“心心相印”的“真的教育”活动,培养“真人”、“活人”。

 

 

 

参考文献:

1陶行知.这一年,陶行知全集.2[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

2、张彦春朱寅年.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朱小蔓.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道德与情感的哲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雅克.马里坦著.高旭平译著.教育在十字路口[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怀特海著.庄莲平、王立中译著.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2.

6[不丹]吉格梅.廷莱著.陈俊铭译.幸福是什么[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注:本文发表于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刊《生活教育.综合版》2015年第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