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若不死,诸葛亮根本无法上位!刘备心目中第一谋士

 等待MYLOVE 2016-05-14

长期以来,只要大家一说到蜀汉谋士,大家都会想到卧龙诸葛亮,或者再进一步,想到在攻打四川战死的庞统,然而大家可能没有想到,真正在刘备心目中排名第一的谋士,根本不是卧龙凤雏,而是一个加入较晚,效力时间也不长,但作用巨大的谋士,这就是法正法孝直!无论是在正史还是在小说中,他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角色——是他出谋划策,刘备才能最终进入西川,拥有了一块自己梦寐以求的根据地;而又是他的参谋辅佐之下,刘备最终夺取了汉中,为蜀汉建国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1 最晚投靠,却是刘备最重视

图1/4

如果说出谋划策其实诸葛亮等人也会的话,不足以证明刘备会特别重视法正的话,那么有几件事情可以证明,刘备的确对法正的感情不一般。

首先一件事情是刘备经过一年多的战争,终于攻占成都。要论功行赏,给自己手下安排职务,除了派老兄弟关羽镇守荆州,张飞镇守巴郡(差不多是今天重庆达州一带),剩下最重要的地区,就是蜀郡太守,也就是相当于自己首都直辖市的成都的最高负责人。谁来出任这个核心地区要职?不是从荆州一起跟过来的诸葛亮,而是直到一年前才投靠过来的法正,除了担任蜀郡太守之外,还带扬武将军衔,握有兵权。简单比较来说的话,就是首都市长兼卫戍司令!这种破格任命,当然可以看出法正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另外,进入成都,创业成功后的刘备给自己手下颁发了“优秀员工奖”,最高一档共四个人,每人五百斤黄金、一千斤白银、五千万钱和一千匹蜀锦。你猜哪四个人得到了这档?没错,关羽、张飞、诸葛亮和法正!

另一个事例是对法正担任蜀郡太守后的主政问题上。史书上说是“睚眦必报”,很过分吧?许多人看不下去,跑去给诸葛亮投诉说法正太过分啦!但是诸葛亮怎么说呢?哎呀,你不知道啊,当年老板惨兮兮的时候,北面有宿敌曹操,东面有咄咄逼人的小舅子,而就是回房间睡觉,都怕枕边的老婆突然发难,这种悲惨忍辱负重多么憋屈,谁能体会?好不容易靠着法正一下发达了,他感谢法正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去阻挡他呢?说不定就是咱们老板在借法正发泄当年的憋屈呢!总之,这件事儿是连诸葛亮都不敢管,只能劝人息事宁人了事,可想当年刘备和法正到底铁到了什么地步!

还有一个事例,就是当年攻打汉中,刘备在一次战斗中形势处于劣势,应该退却,但刘备不知哪根筋部队,突然犟上来,冒着曹军密集箭雨,留在前线指挥,不肯退却。此时法正一声不发,突然冲上前去,不顾箭矢的危险,挡在刘备身前。吓得刘备连忙提醒法正避箭,这时法正才说:“主公你都亲自冒着箭矢和飞石的危险,何况我们这些人呢?”刘备这才软了下来,对法正说:“我与你一起走。”(吾与汝俱去)。自己命算不上什么,可是就见不得好基友冒险,两个人感情简直已经惊天地泣鬼神!难怪后来夷陵战败的时候,诸葛亮非常感叹,如果法正还在,就一定能阻止刘备伐吴。所以说法正是刘备心目中排名第一的谋士,绝对没错!

2 出身名家世家,少年郁郁不得志

图2/4

法正出身于名门世家,其曾祖父法雄是东汉时代的名臣,善于处理政务,查察奸人坏事,其在任期间,盗贼甚少为患,属下吏民都对法雄既敬又畏。法雄的儿子,也就是法正的祖父法真,也是不同凡响的人物。法真年少时就很善于相人,在他还没有满二十岁的时候,有次去南郡探望他父亲,刚好赶上他父亲召集所有的属员官吏一起开会,他就在窗户里看这些人和他父亲报告。等会完了之后,法雄就问他:“你觉得哪个人不错?”他回答说:“那个叫胡广的下属,气度不凡,前途无量。”后来胡广果然就当上了大官,可见他有着识人的火眼金睛。

到了法正的父亲法衍,虽然没有太大名气,但是还是当上了官(司徒掾、廷尉左监)。本来按正常的发展路线,就这样下去,法正也可以凭借自己的门第,慢慢地培养人望,然后在中央政府谋个一官半职。谁知道天不遂人愿,就在法正十来岁时,便遇上了董卓乱京,后来李傕、郭汜在长安互斗,整个关中混乱不已,遍地饥荒。在这种局面之下,法正只能和同郡的孟达一起深入蜀地,依附刘璋,这一年他才二十岁。

法正到了蜀地后,刘璋过了很久才让他当了一个县官(新都令),后来又加了一个校尉官衔(署军议校尉)。但他在刘璋那里过得非常不开心。史书上对他这段经历说得很简单:“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就是说,刘璋不重用他,他又和本州的一些同来逃难的人处不好关系,被他们说成是“无行”——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作风不正——让他过得非常郁闷。不过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就很容易明白法正为什么会混到这么悲惨的地步。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一点,法正有才华有志气,和他淡泊宁远的祖父相比,法正心有抱负,更欲在乱世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是俗话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法正比一般人都要有才,加上家里又是名门,年轻气盛的时候就很容易张扬,对一些看不惯的蠢人蠢事很可能就不留情面地讽刺指责,引起了周围人的不满(关于这点,大家可以参考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天才物理学家谢尔顿)。

“无行”也就是作风不正——这个评语,其实相当恶毒,因为这种评价虽然很虚无缥缈,但却具有巨大的杀伤力,而且还死无对证。比如某单位或集体里面有一个人很牛,遭到许多庸才的嫉妒,但是这人又没有什么说得出口的缺点和不足,而且工作也很出色,那么这些庸才会怎么办呢?他们往往会凑在一起,私下说这个人作风不正——我上周看见他去寡妇家啦,哎呀哎呀真不得了啊!作风不正啊!但是如果有人认真去追究,就会发现这事儿追究不了,你要说他污蔑,可是他会说看见你去了寡妇家,又没有说你去干什么;你要和他解释,其实这是领导派我去送温暖,他就会说:哎呀我们都知道你干什么去了!要不为什么不派别人就派你?就这样,虽然他们在工作上无法挑战牛人,但是他们能用谣言和风评把所有的事情都给搅黄了。

如果这时候法正的领导是曹操、刘备这种识人善用,能不拘小节的大人物,自然不会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早早地就能发挥法正的才能。但是遇上了被人称谓“愚暗”的刘璋,法正就只能悲剧了。不过,即使是在郁闷的时候,法正还是很走运地遇上了一位知己张松。但值得注意的是,张松并非像法正一样不受刘璋重用,刚好相反,张松官居益州别驾,别驾可是仅次于牧守和刺史的官职,就是整个益州的领导核心成员之一,这绝对不能说是不重用了。张松想投靠刘备的原因,估计是看出刘璋太过软弱,出于自己利益考虑,更倾向刘备这种枭雄——因为刘备肯定能守住益州对抗北方的曹操,或者是东边的孙权。

赤壁之战后,张松推荐密友法正去见刘备,法正一开始还不愿意去,但是去了之后就发现来得不冤枉。法正和刘备这两个雄心勃勃,同样都是长期因为客观外部条件而不得志的人一见如故,相互有极大的共鸣,这一下法正就认定了刘备才是自己心仪的主公,于是回见张松,献益州的计划应该就在此时定下。法正在蜀地住了约十五年之久,对益州地形、兵力分布等无不了如指掌,在刘备正式与刘璋决裂后,便开始担任向导兼谋臣的角色,引导刘备南下成都,法正的见识也开始小试牛刀。当时,刘璋的谋士郑度提出了非常有效的计策——坚壁清野,烧掉成都外围物资。这点刘备都感到头痛,法正却看准了刘璋的性格,知道此计不会被刘璋采纳,安定了刘备的作战决心。法正又亲自写信给刘璋,恩威并济,施以攻心之策,信中更夸张地提到孙权派甘宁和李异前来协助刘备。吴将很多,为什么单独提到甘宁和李异?因为这两人正是十多年前在益州作乱而反了出去的,刘璋对甘宁和李异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听到他们俩要杀回来,心里别提有多大压力。足见法正对刘璋及益州的情况十分了解,能够将刘璋君臣玩弄于股掌之间。

3 谋定汉中

图3/4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吞并汉中后,益州显得十分紧张,甚至到风声鹤唳“一日数十惊”,刘备“斩之而不能止”的地步,就在这紧张的局势下,曹操却另有考虑,派夏侯渊总督西线,自己却回师赶着筹备他的魏王登基大典去了。这时刘备手下很多大臣松了一口气,正准备休养生息,然而法正却一眼看出,曹操这么好的机会都回军,必然内部发生问题了,他们放弃了机会不打我们,我们却不能错过良机,应该反过来打他们,并列举出攻打汉中的三个好处。法正对于战略把握得非常到位。

图4/4

刘备能被称为一代枭雄,就在于他虽然屡败于曹操,但是还能毅然鼓起勇气去战斗。他果断地采纳了法正的意见,调动整个益州的力量,再次亲自向曹操发动进攻。法正作为谋主,不但善于规划战略,对战术也同样精通。汉中之战,他首先把握住了要点,夺取了战略要点定军山,将战略主动权牢牢把握在手中。在此战中,刘备夜间兵分十路进攻张郃,夏侯渊为支援张郃,轻兵前来,法正看准夏侯渊军的破绽,抓准时机,果断让刘备命令黄忠出击,结果成功斩杀夏侯渊,曹军主帅阵亡,全军震动。自此之后,汉中争夺战以刘备一方采取主动,逐渐压制曹军。后来曹操虽然亲自前来,但是战略态势已经不是他所能扭转的了。汉中争夺战是刘备第一次真正打败曹操,从虎口中成功夺下地盘,并成功斩杀曹军大将。而法正在这次战役的功劳居功至伟,既规划战略,又亲临前线指挥,不愧为自庞统死后,刘备阵营的第一谋主。事后,曹操终于得知刘备身边原来有智者相助,不禁感叹自己虽已收罗了天下的奸诈诡道之士,却独独错过了法正。只是非常可惜,法正就在公元220年便逝世了。他过早逝世,是刘备事业的巨大损失,刘备为之痛哭终日,追谥法正为翼侯。如果他还在的话,夷陵之战到底谁胜谁败,还真不好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