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睡晚起或是抑郁帮凶

 liujia1107 2016-05-15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近 1/3 的人有睡眠障碍,中国有各类睡眠障碍者高达 38.2%,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由睡眠障碍引发的心理问题更是屡见不鲜。

今年 67 岁的李大妈,退休以后慢慢养成了 10 点之后才起床的习惯。她最近要与大学同学聚会、一起旅游,可担心“ 晚起” 会使自己无法参加正常活动。但如果早上强迫自己起床,那么她一整天都会感到没精神、心情烦闷。为此,她决定求助睡眠障碍门诊。通过与李大妈的进一步交流,医生了解到她 30 多岁就开始出现失眠问题,主要是入睡困难,为此吃过多种催眠和安神类药物。这些药物往往在刚开始用时有些效果,但很快便“ 失效”。退休前,为了尽量保证第二天能按时上班,晚上她会强迫自己早休息。但退休后,她不用再担心早上起不来的问题了,晚上睡觉的时间自由掌握,一般是感觉有困意时才休息。这样慢慢养成了凌晨三四点入睡,第二天上午 10 点后起床的作息习惯。如果稍有改变,第二天一整天她都觉得烦躁,提不起精神,心情变差。

常见但易忽视的睡眠障碍

经心理医生诊断,李大妈患的是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这在睡眠障碍分类中属于睡眠——清醒昼夜节律障碍,可简称为睡眠节律障碍,是一类并不少见但还未被充分认识的睡眠障碍。睡眠对人的情绪影响很大,夜晚睡不好会直接导致白天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抑郁。

人体在白天进行的各种活动,耗去体内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而夜间睡眠时,人体需要的能量,特别是神经系统需要的物质均在睡眠中合成,并在睡眠中排毒,这样才能以饱满的精神及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新的一天。睡眠不良不仅使人无法解除疲劳,产生躯体不适,甚至会生病,同时可伴有情绪低落、力不从心、焦躁不安,久之即可产生心理问题。

现代医学证明,许多疾病与人的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例如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长期的抑郁、焦虑、过分的悲伤等,都可使胃液分泌减少,影响消化,导致胃部疾患。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更易受情绪的影响,轻者加重病情,重者后果不堪设想。而且病情的加重又影响到睡眠,不良的睡眠又会波及情绪,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睡眠不好,机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使人情绪低落,缺乏自信,产生自卑、胆怯的心理,出现多愁善感、易怒的情绪,导致身心疲惫,对工作和生活缺乏热情。

不让睡眠障碍乘虚而入

睡眠节律障碍如何预防呢?其原则是,体会并评估自己的睡眠需要,保证每天的基本睡眠时间不受“ 侵犯”。当遇到比较大的变动或者不如意时,要尽量舒缓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保证睡眠质量。如出现睡眠问题时,可尝试睡前泡脚、喝牛奶、自我按摩等多种方法。同时,电子产品要远离卧室。不仅电视会“ 偷走” 你的睡眠时间,笔记本电脑、平板、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也会影响睡眠,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对褪黑激素形成的干扰甚于白光。此外,睡前工作、查收邮件都会带来无形的压力;睡前上网,大脑会长时间保持兴奋;睡前看社交网站会带来负面情绪??因此,睡前一小时应禁用电子产品,平和心情,不让睡眠障碍乘虚而入,成为抑郁的帮凶。

睡眠质量是心理疾病缓解的一个特别重要且敏感的指标,既是心理疾病好转的一个象征,也是治疗的一个目标。睡眠——清醒昼夜节律障碍一旦形成,治疗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由有睡眠障碍诊治经验的精神科医师来进行。基本的治疗方法有心理和物理治疗等,结合病人的具体症状还可以采用褪黑素制剂、催眠药等辅助治疗,同时对符合诊断标准的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

侧卧有利于大脑自我清理

你更喜欢仰卧、俯卧,还是侧卧呢?美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睡眠的姿势可能会影响人类大脑的运转。研究人员利用荧光显微法和发射性追踪法,测量和分析了不同的睡姿对脑内“ 废物蛋白” 清理的影响,结果发现,侧卧对人的大脑更有帮助,有利于大脑进行自我清理,还可以减少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疾病的发病率。

研究人员称,经过一天的辛苦工作,人的大脑会产生各种淀粉类蛋白质,比如β蛋白等。这些蛋白质是大脑工作了一段时间后留下的“ 废物”,除了严重影响大脑的正常运转,还可能诱发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重大神经疾病。此时,为了清扫“ 废物”,大脑内的类淋巴系统就“ 登场”了。这种复杂的系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清理和溶解过程,辨认并处理掉大脑里的“ 废物蛋白质”,还大脑一个干净的“ 工作环境”,从而提升睡眠质量。

关注心灵彩虹,关注家人心理健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号:xinlingcaihong36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