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初学格律诗词的朋友谈谈“写作”问题】

 江山携手 2016-05-15

     关于旧体诗词的写作问题,我曾写过这方面的文章。现在,根据朋友们向我提出的问题,再简单地谈谈。
  许多喜欢旧体诗词朋友,想写格律,或想填词,在遵循格律或在用韵方面,感到困难。也有的朋友感觉格律限制了思想的发挥。我想对初学的朋友来说,大概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不熟悉平仄;不懂音韵;不熟悉格律;不会运用格律而使格律成了枷锁。

 

下面我就谈谈这几方面的问题:

1、旧体诗词的音韵:
   旧体诗词,首先要押韵。因此写首先要熟悉音韵。因为旧体诗词的格律,是由字的平仄组成的,弄不清字的平仄,就无法谈格律。在清代以前的人写诗,填词都要依照“诗韵”和“词韵”,并有书作为依据。但对现代人来说,这些书,可以说已经过时了。我说的“过时”,是说已经偏离了现代的语言。这些书里的字的读音,已经和现在的读音完全不同了。而过去这样的书,是由官方主持修订的。现在,没有了科举,没有必要修订了。

 

  对现代人来说,最主要的音韵和平仄的依据,就是以普通话为标准的汉语拼音。而所谓的韵书,就是以汉语拼音为准的字典,这就是所谓的“新韵”。这样问题就简单化了。

 

  当然,有许多朋友已经熟悉和喜欢用平水韵,当然他们就依然用平水韵。新学的朋友喜欢用平水韵的,当然也会由他们自便。我只是认为,提倡使用新韵,更容易为大家所掌握。因此,我提倡使用“新韵”。

 

  格律诗,一般押平声韵,而在旧体诗里的古体诗,有押仄韵的。而词则不同,在词牌里,有押平韵的、押仄韵的,还有平、仄韵转换押韵的,依不同的词牌而定。

 

  关于填词,我主张除入声字仍依照词韵外,其他字都使用新韵。因为按照今天普通话的发音来看,词韵已经有明显的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词韵的第十三部没有单列的必要,如按今音,针、砧、今、金等都和第六部的字韵母完全相同。侵部单列是古时人的发音和现在不同而形成的。在现在词韵的第十三部完全应该并如第六部。这两部合并之后,基本上就和“今韵”相同了。

 

  但入声在词里面,有特殊的意义,有些词牌,不使用入声字押韵,就失去原来的韵味。如“忆秦娥”就用入声为宜。因此,我建议填词时,对有特殊要求的词牌,仍用原“词韵”里的第十五部至第十九部的入声韵。

 

  格律诗,一般押平韵,而在旧体诗里的古体诗,有押仄韵的。而词则不同,在词牌里,有押平韵的、押仄韵的,还有平、仄韵转换的,依不同的词牌而定。

 

2、关于平仄的问题:
  如果读音时,四声读准了,分清平仄就很容易。而分不清平仄,主要就是四声读不准。

  在读准四声的前提下,第一、二声为平声,第三声就是上声,第四声就是去声。按照现在的普通话,入声已并如其他的声部。如白是平声,国是平声,而在诗词韵书中,都为入声。

 

  四声分清了,读一、二声的字都是平声,第三声(上声)和第四声(去声)的字都是仄。如果说方言的朋友,可以借助于“现代汉语小词典”来分清四声,也就分清了平仄。

 

  我认为写格律诗词,就是要讲求平仄。但在格律中也是有可以通融的地方,如写格律诗,一般情况下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七言诗的第二、四、六字,要求严格,第一、三、五字可灵活。但在要求严格的时候,还要求不可犯“孤平”和“三平”“三仄”。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在王力先生写的“诗词格律”的书中,写的很简明,一读就明白了。我在此无须赘述了。

  填词时,在词的格律中,也有可平可仄的字,一般用+号表示,其他标明平仄的字不可改变。

 

3、旧体诗词的写作:
  诗词优劣在于意境,没有意境就算不得什么诗词。格律诗词,当然有它的韵律美,但那只是为诗词作者提供的一个特有舞台。诗词作者写出的诗词,格律再严谨,没有意境就没人喜欢,甚至可以说算不得什么诗词。但写格律诗词,就要讲求格律,随意写而不遵循格律就不叫格律诗词,或者不是好的格律诗词。写格律诗词的人,他们不觉得格律是一种束缚,反而他们善于运用格律,来增强诗词的特殊的美。关键在于掌握格律和善于运用格律。

 

  无论是自由体的现代新诗,还是格律诗词,都要有意境。没有意境,就算不得诗。

 

  什么是意境?这就有见仁见智的不同说法了。我认为描写风景也好,抒发感情也好,表达意见也好,都可以写出好的意境。意境是比字的表面更深层次的思想感情。诗言志,看如何理解。如果把“志”一定要和政治思想联系的话,我不赞成。如果说诗要立意,是必要的。但所立的意是什么,只要感人就可以了。这是诗人的自由。

 

  我认为写诗填词,和书法绘画是相通的。在写之前必须有个腹稿,就是“意在笔先”。也就是说先想好要写什么,总体的立意是什么,如何去表现。比如在确立主题后,要决定写长的,还是短的;再考虑选什么调式。这都在于诗人自己的考虑,我就无法细说了。

 

  但我想说的是,写诗填词,总得让读者知道写的是什么。就要有个总体的思路。然后,诗词也要有起、承、转、合。对这方面的问题是诗人自己的发挥,无法细说。但我可以举几个例子,我们来共同学习古人如何写诗填词。

 

首先我们看唐朝的(高适)的【送别】绝句:
十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诗写得太精彩了。诗的主题十分清楚,是送行。前两句是写送行是的景色:漫天的黄云,纷纷的大雪,飒飒的北风,在严寒中的飞雁。在这样凄凉的景色下,作者在送朋友离去。仅有这两句并非惊人之笔。但第三句一转,就开始打动读者,结句使读者为之一惊。这两句,将这首诗,上升为惊人的杰作!这诗,绝非一般的诗人能写得出来的。此诗的精彩,全在一转、一合。我们从此诗可以学到如何铺垫,而有如何转和合。在写绝句时,关键几乎都是一转一合。这是写好诗的“难点”。

 

我们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如: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诗的前两句似乎平常,而巧妙地一转,又巧妙地一合,就成了千古绝唱。如果没有这一转一合的巧妙,前两句一般人也不难写出;而有了这一转一合,就非一般人能写得出来的了。

 

填词也是如此,我们也举个例子,如苏轼的【南乡子】:
回首乱山横,
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
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
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
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这词的主题也是送行。前半阕写送行的情景,用塔来影射送行,但如果没有下半阕的转和收,就仅仅描写了风景。这没有什么情趣了。下半阕写的是送行归后的挂念和悲伤,是抒情。“秋雨晴时泪不晴”的点睛之笔,把感情发泄出来,使读者感动。

 

  当然,才华是学不到的,这只能靠诗人自己去发挥了。

 

大翔/铃歌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