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氏源流序(暇邨胡氏族谱) 2.总纪胡氏源流世系
(暇邨胡氏族谱) 3.暇邨胡氏源流序 4.暇邨胡氏世系总图 5.暇邨胡氏坦祖派下世系图 6.暇邨胡氏迁徙分居图 7.暇邨胡氏迁徙录 8.暇邨胡氏聚居村概况表
1.胡氏源流序(暇邨胡氏族谱)
胡氏之本,肇自皇帝轩辕,出于有熊氏,炎帝而王天下,埀衣裳而法乾坤,厥后,少昊继立,颛顼嗣位,六世云礽,帝舜有虞,派分妫汭,枝蔓敷荣,绵延不替。夏商之世,纪载莫详,难可备述。迨至武王克商,奄有四海,大封帝王之后,帝舜派孙虞阏父为周陶正。武王赖其利用,与其神明之裔,乃以元女大姬,妻其子满,封爵于陈,赐姓曰胡。申公以贤德相继,与诸国并峙,历二十五世,八百馀年。闵公为楚惠王所灭。厥后支裔绵延,散处郡邑,遂以国为姓焉。始自玙公子澄,澄公子贵,贵公子麟,麟公子弘,仕秦,为秘书监。弘公子武,为陈胜司马。武公子怀。怀公子安,安公子鑑,汉文帝后元间,为主爵都尉。以治绩著闻召赐缣帛。鑑子源,为密县令,刑政清明,民安其业。源子景,汉武帝元狩中,为河南尹。景子昭,昭子建,昭帝元凤中,为渭城令。民怀其德,立祠以祀之。建子涵,为右补阙,多所补益,帝甚嘉之。涵子文,文子敏,敏子崇,崇子惠,哀平之世,为治粟内史,遇新莽僭乱,致其仕而去。惠子玄成,后汉建武中为右扶风,民甚德之。玄子聪,永平中为副尉,从耿恭屯西域。聪子崇禧,元和中班超荐为校尉,讨平西域,封武成侯。崇子贤,贤子辉,永初中为交趾都尉,招降抚判,邉境以宁。辉子广,字伯始,为大尉。大尉者,汉之三公也。为人练达事体,历事六朝,五迁尚书仆射,三十馀年。当时称之曰: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广子平,为沛邑令。平子班,献帝兴平中为执金吾大将军。班子辛,辛子贞,辅魏武开基,文帝黄初间,为淮西都督,封永宁侯。贞子质,字文德,正元中历事四朝,帝嘉之,赐榖二千石,帛三百疋,封爵关内侯。质子威,字伯虎,仕晋武帝,咸宁中为徐州刺史。父子清贞,朝野称羡。威子宪,宪子彪,彪子奋,永嘉中为左仆射,卒赠镇军大将军,世为邳州宿迁人也。奋子华,华子哲,哲子明之,参刘宋之军事,加左仆射。明之子德基,为江州刺史。德基子怀宁,为标骑都尉。怀宁子隋,隋子仲任,仲任子藩,刘宋元嘉中,为太子左卫将军,卒谥壮侯,锡士豫章之西,爱其陵郡山水之美,始就其地而居焉。藩子镇,为太始中员外郎。镇子谐之,仕齐,为都官郎中。丰采温润,识见明达,士多钦服之。谐之子时显,时显子真,仕梁,为宁远节度、容州刺史。真子顺,为怀州判官。顺子颕,颕子湛,仕隋,仁寿中为永宁主薄。湛子兴,兴子宣,宣子秉,贞观中为弦文馆讲书,与李孝恭、高士廉修天下氏族(修天下《氏族志》),胡氏一百八姓也。秉子机,永徽中登进士第。机子晟,晟子元,元子曦,开元中为鸿胪寺正卿。曦子杰,唐元帝仕秘书郎。杰子珣,唐贞元进士,为少府监。珣子钲儒,生唐永泰时,永贞时为金吾大将军,宪宗元和中拜振武节度使。钲儒子钊,迁建安刺史。钊子泓,贞元时为礼部尚书。泓子明德,明德子应民,为广陵尉,廉谨有威,百姓颂德。应民子舜臣。舜臣子清献,为饶州州判。闻望昭隆,基趾克拓,显诗书之门户,振仕宦之宗风。清献子:成(高早成)字汤老,小字??,生唐僖宗乾符二年,天佑四年(907年)丁卯进士,受
2.总纪胡氏源流世系(暇邨胡氏族谱)
3.暇邨胡氏源流序
北宋乾德年(963-968年)间,令濬公以内阁中书自金陵(今江苏南京)笪桥宦遊吉郡,经渝川罗溪驿。览龙塘山水至美,锺地脉之灵长,心焉。遂择罗坊下半里赉湖龙塘搆造而居,是为暇邨始祖。〔注:光绪十三年(1887年)华林堂《安定胡氏大成谱》,义宁州雍睦祠重修本记载“令濬,任衡州刺史”〕。令濬子二,长子笃初;次子羽仪,徙居福建建宁府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笃初子思伦。思伦子二,长子福桢,次子福祥。福桢子二,长子瑞庆,次子瑞源;瑞庆子二,长子体用,宋建炎四年(1130年)封晋阳援护侯,次子体泰;瑞源子二,长子体和,次子体恭。体用子二,长曰蕴,字韬身,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袭封援护侯,次曰藏;体泰子三,长曰荘,次曰敬,三曰重居;蕴子二,长曰锐,字邦颖,名孟英,宋绍兴壬戌年(1142年)解试举人,经魁;次曰镧;锐子二,长子主器,次子国器;镧子二,长子大器,次子郊器;国器子二,长子梦发,次子梦炎;大器子二,长子梦旦,官拜繡衣监察;次子梦白,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甲辰科进士,诰封资政殿学士。梦炎生祐祖;祐祖生子二,长子云兴,次子云昇;云昇子三,长子孟和,次子伯崇,三子伯泰(十三世),讳坦,号暇邨,明洪武(1368-1398年)宣德郎;繁衍子孙分居“十三门”。 体泰子三,长曰荘,次曰敬,三曰重居;重居子上舍;上舍子橘隐,橘隐子龙溪,龙溪子十一世师復,讳昭,字復先,生于宋咸淳壬申年(1272年),卒于元至正丁亥年(1347年),由赉湖龙塘(今暇邨),析居滄湖(今湖头),是为滄湖始居之祖。师復长子山晖,名瑀,夔州(今重庆市奉节)教授,元至顺(1300-1333年)擢绍武参军。山晖子十三世幼定,号滄湖,繁衍子孙“四大湖”。
伯泰祖派下“十三门”
“十三门”(暇邨、上坑口、下坑口、黄花堎〔含三层岭、浒岭〕、山头、小坑、八元、乙元、新乙元、陂上、田埠、柘里、新溪胡家等):伯泰祖生子三,长曰钧,字子浩,号清白,明永乐(1403-1424年)宣议郎;次曰鎔,字子范,号西园,明永乐徽仕郎;三曰铭,字子固,号竹轩,明永乐修職郎。
伯泰长子钧,生子三,长曰治,次曰澄,三曰法,字方纪明以人材举任淇水县丞,兄端纪犯法,充遼阳三卫军,方纪弃官代兄领充,遇赦还乡。治子三,长曰东,次曰刚,三曰进。东子仁量,讳宽,号龙岗,封刑部郎中。仁量子五:琏、理、珊、佩、琳。长子琏,字重美,明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进士,刑部郎中,大理寺卿。三子珊,字重珍,繁衍上坑口。珊生子三,长曰汝淙,次曰汝澄,字匪之;三曰汝济(十八世),字周之,由上坑口分居下坑口。汝淙子桥,桥子文炜,文炜子三:长曰均、次曰坤、三曰壢,繁衍坑口均房、坤房、壢房。刚子三,长曰广,次曰鲠(十七世),繁衍黄花堎鲠房。三曰求。进子整(十七世),字仁肃,成化年间(1465--1487年)由赉湖徙居黄花堎(中房),田野丛生黄花,故名黄花堎。整子三,长曰璞,次曰瑄,三曰玠。玠子三,长子汝滔,次子汝溟,三子汝溱。汝溱子四,长子一楠,次子一标,三子一檀(二十世),分居下坑口,四子一槐。求之子瓒(十八世),分屋栢树下,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迁居黄花堎。瓒子四,长子汝仪,繁衍仪房;次子汝俨,繁衍俨房;三子汝儞;四子汝侃。二十五世可澣,生于清乾隆戊戌年(1778年)十月初十,殁于清道光庚戌年(1850年)八月初九。携三子其檉、其椐、其洪由黄花堎迁居山头庄园种田,建村山坡头上的田垅中,故名山头。二十七世成大,字彩和,生于清咸丰辛亥年(1851年),由黄花堎迁居小坑,位于黄花堎北面1.2公里的小山坑里,故名小坑。二十八世能练,字光春,能学,字大春,生于清光绪戊戌年(1898年)十月,由黄花堎迁居乌龟山,一九五七年修袁惠渠,并入小坑。能注,字元泰,民国末年迁居峡江县戈坪乡浒岭。二十九世师惠,字柳清,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由黄花堎迁居马洪三层岭,师惠长子守响,一九五七年迁回黄花堎。师苕,字重珍,一九五二年从山头迁居新花,一九五七年并入小坑。 澄子三,长曰象颐,次曰象鼎,三曰象坤。象鼎长子言学(十七世),繁衍八元。二十三世文述,由八元出居均下李家。二十三世礼一,由八元出居脑上张家(今渝水区水北排江胡家对面)。 法子六,长曰象谦,次曰象豫,三曰象艮,四曰象济,五曰象巽,讳顺,诰封刑部员外郎奉政大夫;六曰象观。象巽子四:长子远,字渊鑑,一字子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进士,刑部主事,员外郎;次子渊汇;三子渊濬;四子渊充。象观长子渊清。繁衍暇邨远房、汇房(振房)、充房、清房(接升房)。充房又繁衍四房。1.蘭房:二十世一蘭;2.麟房:二十二世兆麟;3.庆房:二十三世长庆;4.秀美房:二十三世长秀、长美。以及信房(分房世系待考)。 伯泰次子鎔,生子四,长曰济,次曰浚,三曰万纪,四曰潜。浚子三,长曰杲,次曰彚,三曰象日。杲生子守富,繁衍乙元守富祖派下子孙。彚子二,长曰资富,次曰安富。资富子二,长子舜美,次子韻美。舜美子二,长子汝祚,次子汝祜。汝祜子谔,谔子日彦,日彦子国英(二十二世),字壮采。于清康熙庚戌年(1670年)由龙塘(暇邨)移居乙元。韻美子汝祄,汝祄子讬(二十世),字全忠,吏员,出居界首舖墙围里郎白田舖。讬之子尚爵,尚爵长子悦二(二十二世),徙居袁州分宜县善和乡潘家坊。汝祚子讠斤,讠斤子日华,日华子国泰,国泰子仕廷(二十三世),于清康熙庚子五十九年(1720年)偕弟仕君、仕朝,同堂兄仕爵、仕荣及仕玉侄德溥始建枫湖(新乙元)新居。国英子仕麒,仕麒子德源、德溢(二十四世)于清雍正壬子年(1732年)由乙元徙居邦埠陂上。四周大片农田,小溪拦水筑陂,故名陂上。 伯泰三子铭,生子五,长曰源远,次曰源充,三曰源清,四曰源深,五曰源广。源远子湻啟,初封户科给事徵仕郎,卒追封广西布政使司奉政中憲大夫资治卿。源充子翼啟。源清子英啟(十六世),讳桂,生于明永乐丙戌年(1406年),卒于成化戊子年(1468年)由暇邨析居柘里,为柘里始居之祖。以村旁柘树得名柘里。源广子三,长曰光啟,次曰昭啟,三曰用啟。湻啟子二,长子荣,字希仁,号东洲,明正统丁卯年(1447年)举人,明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孙贤榜进士,初授黄门给事,奉旨使占城,復奉旨河南选妃,俱称旨,历任两广闽浙学政,改升广西布政使司奉政中憲大夫资治卿,著有《道器圖》、《东洲诗集》。次子焘,字希宗,明宏治丁酉年(1477年)举人,授湖广荆州同知,卒于官。翼啟子希徹,希徹子载用(十八世),由暇邨析居田埠,为始居田埠之祖。村庄座落于大块农田的山坡上得名田埠。囗囗(佚名),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由罗坊暇邨迁居新溪胡家。二十四世国清、国标兄弟二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出居本邑虹桥。二十四世朝伸、朝仲兄弟二人,出居清邑张家桥。
幼定祖派下“四大湖”
“四大湖”(湖头老屋、新湖、熊家、园里、雷山、花斜(斜土):幼定生子三,长曰时昇,次曰时冲,三曰时吉,住暇邨祖居。时昇子三,长曰庸懋,讳洪;次曰庸广,三曰庸善(繁衍湖头懋房、广房)。庸懋子五:长曰达孚,次曰德孚,三曰恒孚,四曰烈孚,五曰端孚(由懋房繁衍分为德房、恒房、端房)。庸广子三,长曰明孚,次曰廷孚,三曰巽孚。恒孚子二,长子清宵;次子清汉(十七世),由沧湖析居新湖,是为新湖基祖。从沧湖老屋分居之新屋故取名新湖。明孚次子立学(十七世),创居罗家园。清汉长子十八世师诲(名从心),字渊泉.明正德(1506-1521年)初年,携妻儿由新湖迁居龙王寨,独居深山密林,过着隐居的生活。后搬迁到三华里外较为平坦宽阔的鸟语花香之地定居,故名花斜。明孚子三,长曰笃学,次曰立学,创居罗家园,三曰文学。随后又有从湖头繁衍分居熊家(以始居熊氏命名)、园里(村建田园之中,故名)、雷山(方言“小山”称雷山)。二十一世囗囗(佚名),生子拱九,拱九子凤生、蝦蟆苟,凤生生子二,长曰元芳、次曰贵芳,俱由沧湖出居湖广蓝田。 旹 公元二零一二年鸿岁壬辰六月吉旦 令濬公三十一世裔孙 正洎 字满善 名凌瑾 顿首拜撰
4.暇邨胡氏世系总图 ![]()
5.暇邨胡氏坦祖派下世系图
6.暇邨胡氏迁徙分居图 ![]()
7.暇邨胡氏迁徙录
赉湖龙塘 一世祖令濬公北宋乾德年间(963-968年),由金陵笪桥徙居赉湖龙塘(今渝水区罗坊镇暇邨)。 福建崇安 二世羽仪徙居崇安(今武夷山市)。 滄 湖 十一世师復,讳昭,字復先,生于宋咸淳壬申年(1272年),卒于元至正丁亥年(1347年),元朝由赉湖龙塘,析居滄湖(今渝水区罗坊镇湖头)。 柘 里 十六世英啟,讳桂,生于明永乐丙戌年(1406年),卒于成化戊子年(1468年)由暇邨析居柘里。 八 元 十七世言学繁衍八元。 新 湖 十七世清汉由沧湖析居新湖。 罗 家 园 十七世立学由沧湖创居罗家园。 黄 花 堎 十七世鲠,字躬恕,繁衍黄花堎鲠房。 十七世整,字仁肃,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由赉湖徙居黄花堎。 栢 树 下 十八世瓒,分屋栢树下,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再迁居黄花堎。新溪胡家 囗囗(佚名),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由暇邨迁居新溪胡家。花 ?十八世师诲(从心),字渊泉,明正德(1506-1521年)初年,由新湖迁居龙王寨(今狮子口水库上游)东南面的山脚下,再迁花?。(今高新区马洪花?)。上 坑 口 十八世珊,字重珍,繁衍上坑口。 田 埠 十八世载用, 由暇邨析居田埠。 湖广襄阳 十八世道鉴、远鉴、通鉴、达鉴四兄弟,由沧湖俱迁湖广襄阳府清水巷。 下 坑 口 十九世汝济,字周之,由上坑口分居下坑口。 二十世一檀由黄花堎分居下坑口。 郎白田舖 二十世讬,字全忠,吏员,徙居本邑上乐区界首舖墙围里郎白田舖(今渝水区界水乡)。 蓝 田 二十二世拱九,由沧湖徙居湖广蓝田。 潘 家 坊 二十二世悦二, 徙居分宜县善和乡潘家坊。 乙 元 二十二世国英,字壮采,清康熙庚戌年(1670年)由暇邨龙塘移居乙元。 枫 湖 二十三世仕廷,清康熙庚子五十九年(1720年),偕弟仕君、仕朝、堂兄仕爵、仕荣及仕玉侄德溥,始建枫湖(新乙元)新居。 均 下 二十三世文述, 由八元徙居均下李家。 脑 上 二十三世礼一,由八元徙居脑上(今渝水区鹄山乡脑上,水北镇小江胡家对面)。 四 川 二十三世来福,由柘里徙居四川。 陂 上 二十四世德源、德溢,清雍正壬子年(1732年),由乙元徙居邦埠陂上。虹 桥 二十四世国清、国标兄弟二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出居本邑虹桥。 张 家 桥 二十四世朝伸、朝仲兄弟二人,出居清邑张家桥(今樟树市中洲乡)。柘 湖 二十四世秉福,由下坑口徙居柘湖。(今樟树市黄土岗镇) 山 头 二十五世可澣,生于清乾隆戊戌年(1778年)十月初十,殁于清道光庚戌年(1850年)八月初九。携其檉、其椐、其洪三子,由黄花堎迁居山头。 四 川 二十五世滄,由柘里徙居四川。 黄 毛 岭 二十六世中明,携子啟才由柘里徙居贵州黄毛岭。 顺 天 府 二十六世近远,字元茂, 由柘里徙居北京顺天府。 初 海 二十六世近抨, 由柘里徙居分宜,地名初海。 桑 林 二十七世光章, 由田埠徙居桑林。 宜 春 二十七世成昌,由下坑口徙居袁郡宜春。 小 坑 二十七世成大,字彩和,生于清咸丰辛亥年(1851年),由黄花堎迁居小坑。
二十八世能练,字光春、能学,字大春,由黄花堎迁居乌龟山,一九五七年修袁惠渠,并入小坑。 二十九世师苕,字重珍,一九五二年从山头迁居新花,一九五七年并入小坑。浒 岭 二十八世能注,字元泰,民国末年由黄花堎迁居峡江县戈坪乡浒岭村。宝 山 二十八世能连,由下坑口徙居宝山。 三 层 岭 二十九世师惠,字柳清,清光绪年间由黄花堎迁居马洪三层岭。 熊 家 由湖头繁衍迁居熊家。 园 里 由湖头繁衍迁居园里。 雷 山 由湖头繁衍迁居雷山。 台 东 三十世爱谏,字兄萃,名国坚。1948 年由沧湖徙居台湾台东。 美 国 三十世守缢,字宗新,名元直。生于1954年2月28日,由暇邨徙居美国。 高 雄 三十一世正澥,字引善,名人卓。1951年由暇邨经澳门转香港,10月抵台湾。先居彰化县,后迁居高雄。 邹 家 三十一世政令,字福林,携嗣子功银,字道照,名思礼,于民国年间,由花?迁居珠珊邹家。 悉 尼 三十一世正沂,字时善,名育民,1950年由暇邨移居缅甸行医,其三子安熤(名文友),安熛(名文琳),安熀(名文深),先后俱移居澳大利亚悉尼。 华 盛 顿 三十一世正洛, 字延善,名双保。1989年由北京徙居英国伦敦,1993年迁居美国密苏里州,1995年迁居波士顿,1997年迁居华盛顿。 纽 约 三十一世正滺,字芳善,名爱中。1989年由北京徙居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1995年迁居美国纽约。 石 井 三十二世功利(字禄照)、功贞(字善照)兄弟,土改后,由花?迁夏家,修狮子口水库再迁下村石井。
8.暇邨胡氏聚居村概况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