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那是月亮的错 八十狼 一首歌曲《明明都是月亮的错》使我们想起现在社会上的事很奇怪,一遇事就说别人的错,政府说百姓错,百姓说政府错,医院说患者错,患者说医院错,学校说学生错,学生说学校错,连谈个恋爱受挫折了都说月亮的错。原来是中国的文化使然,不是吗?看看令我们引以为傲的唐诗宋词有少思念、情恋、孤独、凄凉之时拿月亮说事! 是啊中国人凡是与“情”有关的内容都把月亮扯上,但大多是赞美月色,望月生情,情深生怨,怨谁呢?怨月亮吧。如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古》: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讲的是茫茫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远方的亲朋好友和我都在天涯共相望。多好啊,多么美的情景,但口气一转: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即: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开始怨月,怨月亮把黑夜照亮睡不着觉,把夜变长。这哪是月亮的错,明明你心里思念远方的情人睡不着,错也是你或情人的错,这哪是月亮的错。不过张九龄还算客观有了下面几句: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讲的是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又把美丽的月光写回来了。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是纳兰性德《虞美人》中的一句词,可理解为:分别后的凄凉我们俩人是相同的,最受不了的是在明月当空的时候那份萦绕在心中的凄怨情感。看看把我们的当空明月埋怨成啥样了。难道月亮错了吗?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梦幻般的一问,给人一种凄述寂寞之美,喝醉了,待酒醒时,在晓风、弯弯的月亮之下的杨柳岸边多么美的景色!可惜诗人心中有寂寞之谜,竟把美丽的弯月儿说成“残月”,着实令人可恼哇,也许这“凄述寂寞”就是来自这个“残”字。这次是月亮“弯”了错了。这让我们想起苏轼的“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次是月亮“圆”了有错了,如果此时是弯月,苏轼是否会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缺”呢?呵呵呵,笑话了!是啊,人的“贪婪”往往是其痛苦的原因,不是吗?但许多美就是在这“贪婪”而产生的痛苦中挣扎出来的。不过一味的贪婪名利而产生的痛苦是挣扎不出美的,而是越挣扎越丑陋。人啊都是贪婪圆满,说是美好愿望,其实人生不应一味追求“月圆”,我们的祖先有语“月,阙也”, 阙,就是“缺”的意思。因为人生花好月圆非常态,而“阙”才是常态。 再看看韩愈是怎样说月亮的吧,《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首句“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讲的是:薄云四处飘散还不见银河,清风吹开云雾月光放清波。云雾拨开,月光如清澈的水波,清风朗月,大赞月光。最后又说:“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讲的是:一年的明月今夜月色最好,人生由命又何必归怨其他,有酒不饮怎对得天上明月?对人生虽有无奈感叹,但还是潇洒应对,一是一年中今晚的月色最好,别辜负好好欣赏。二是人生有命注定,不能怨其他,尤其不能怨月亮,你的看得开。三是人生要珍惜眼前,面对这美好的月色我们怎能不饮酒呢?人生如旅行,一路上有旖旎的风光,也有泥泞的小道,遇上旖旎的风光,我们慢慢欣赏,碰上泥泞小道我们也要想法过去,用不着怨天怨地的恨。正如海涅的几句诗:而我,一个凡人,生在尘世,得享死的幸福,用不着没完没了地怨恨。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讲的是: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多么豪迈、洒脱的一问,明月一直都在哪里,苏轼不是不知道,这么一问诗人是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但又比直接感叹少了消极的滋味。所以有了后几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诗人既讲了人生哲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又表达了诗人善良的胸怀,即: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由望月一问(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到思念幽幽一怨“月”(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到洒脱一喻“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到善良一祝愿赏“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出诗人何等情怀,不值得我们一赏吗?一个人过着丰衣足食而平淡的日子,老是感觉不到幸福的,若马上让其痛苦一阵子,并迅速解除其痛苦,让其再回复到原来的状态,他马上感觉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了。原来痛苦是使人达到幸福的途径。真奇怪! 和苏轼关于月亮有相同一问还有唐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整个《春江花月夜》写的怎么的美,怎么的好,赏析这无数,在这里不赘言,只是说在这里也是感叹了和月亮相比人生如白驹过隙太短暂了,正如诗人所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所以人生在世快乐幸福还来不及,哪有空隙去哀怨思愁!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也是与之相同一问,面对明月诗仙要求不高“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好对饮成三人嘛。人生有两个悲剧,第一是想得到的得不到,第二是想得到的得到了。第一好理解,第二有点纳闷,原来是历经千辛万苦得到了,竟然不是那么想想的好,有点失望,不满意,悲剧!亦或是得到了也埋下了不幸和危险,悲剧!其实贪婪就是悲剧,没有想法就好。 看薛涛的诗《月》: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讲的是:细月如钩,一天天变圆,仿佛织成的团扇。不管是微微细影,还是满月团栾,人世界又有哪儿的人在凝望呢?借月亮为人抱不平,算是古诗词中月亮的另一个作用了。
拿王维的诗结尾吧,王维的《竹里馆》“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就是把月亮当伴儿了,也是隐者闲适的生活情趣和幽居之乐,此时的情景无论月牙儿、弯月、半月、缺月、圆月、上玄月、下玄月都不重要了,也许隐者把月当作不同的伴儿了,因为此时诗人、明月、竹林清幽澄清的属性悠然相会!月本就是那么美,月华就是那么澄净,“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呵呵呵,又多了一句孟浩然的诗!啊!亲爱的朋友我愿和你坐在那弯弯的月亮里,多么浪漫,多么美好!2016、5、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