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匠精神”里 的文明思量 韩冰

 昵称1288665 2016-05-16

    当“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既表明“工匠精神”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同时也不难判断,“工匠精神”也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发展的一种稀缺资源。

    “工匠精神”强调的是劳动者对自己劳动和劳动产品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在旧工业革命时代,因为资本的异化而一度迷失。劳动者变成机器的附庸,成为可以任意替换的零件。因此,复兴“工匠精神”有着回归工业革命的浪漫色彩,但更为重要的是,让劳动者在后工业时代中,能够自主地决定劳动和劳动产品,让产品成为既实用又兼具艺术性的物品,而非压榨剩余价值的商品。国家层面的“工匠精神”复兴,实则是国家工业体系的思维再造,是国家工业梦想的主动觉醒。

    “工匠精神”,曾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扎根生长,原创品质,原是古代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文明标志。步入各大博物馆工艺品展区,亲眼目睹那些载入史册的“良心之作”,就会自然联想到“依天工而开物,法自然以为师”的马均、鲁班、毕昇、蒯义……相比而言,崇“巧”者众,愿“愚”者寡的现象在当今的中国普遍存在。不少国人“巧思”有余,“拙力”不足,干事创业净想着“一招制胜”。一旦受到挫折,不是畏葸不前,就是抱怨时运不济。这样的心理长期牵绊着“中国制造”的进步,也让“中国制造”在国际上声誉受损、吃了不少苦头。

    “工匠精神”,应当是一种内生于人心的审美精神,我们从上古文明的器皿、岩画中就能感知它的光泽和异彩。文艺越是迫近理想就越美,而工艺则越是贴近现实便越美。须知工艺之美是实用之美、健康之美、传统之美,也是社会之美、和谐之美。由反复实验锤炼出精品,由单调打磨练就个性,或许这就是“工匠精神”的秘密所在。“工匠精神”的根本是自发的创造,棍棒打不出来,金钱买不出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持之以恒,终能成事。

    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这是器物塑成的必修功课,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基。倘无“工匠精神”,“中国制造”即便有了传统制造业的庞大身姿,也只能徒谓长者;具备了“工匠精神”,才能撑起“中国制造”的伟岸身躯,使之再进一步,铸就“中国智造”的辉煌。今天的中国社会,为每一个梦想着陆提供了充足的可能性,只要足够勤勉、敬业,只要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路径,社会就能够给予实现梦想的广阔平台。

    “工匠精神”,魂在匠心。虽然并不是人人都要做工匠,但工匠精神却是每一个劳动者做好本职工作必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工匠精神,不仅是为了把工作做精做优,还要在这个过程中捕获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树立起真正的职业尊严。诚如《大国工匠》里介绍的每一位行家里手,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挑战职业技能的极值,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的“工匠精神”真实而具体。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敬畏态度和负责精神。让人心怀敬意、守护传统,这关系到社会共识,是一项系统工程。敬能慑心,勤无废事。“敬业”是值得肯定的,但也有上智下愚之分。我们在倡导“敬业”的价值,也可以想想,什么样的“敬业”才是这个社会需要的,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不因材贵有寸伪,不为工繁省一刀”。发挥“工匠精神”,就是要像种粮一样种“质量”,精耕细作、经年不息,丢掉祖宗的章法来种粮,可能富裕,但不可能持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