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电图课堂|第21期:短QT综合征

 板桥胡同37号 2016-05-17

本内容属于连载,共30期,今天是第21期—《心电图快速入门—短QT综合征》。


来源:医学之声微信公众号


短QT综合征(SQTS)是近十年来提出的一种心电现象,是一种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的心电失调临床综合征,是指特发性的心电图上QT间期持续性或慢频率依赖性(矛盾性)短于正常范围(一般≤300 ms),患者可发生心房颤动(房颤)或心室颤动(室颤),临床常伴有头晕、心悸、晕厥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猝死,家族史尤其是猝死的家族史常为阳性。


一、临床表现


1、临床症状多为心悸、头晕甚至晕厥或猝死。


2、家族史常为阳性,但也有散发病例。


3、物理检查及血液生化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


二、遗传学与分型




三、心律失常形成机制





四、心电图特点


1、常规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明显缩短;


2、胸前导联出现高尖的T波;


3、常伴有VT /VF或Af的心电图表现,且心房颤动发生率高是SQTS的特点之一。


五、根据心电图特点分型


A型:ST段与T波均缩短,同时有T波高尖,易发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B型:以T波高尖和缩短为主, ST段改变不明显,以伴发房性心律失常为主;



C型:以ST段缩短为主, T波缩短不明显,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



六、诊断


1、QT间期缩短,但目前尚无公认的短QT间期标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QTc≤300ms可判定QT间期缩短;


2、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症状或心电图,如室速、室颤或房颤等;


3、应排除导致QT间期缩短的继发性因素,如高热、高血钾、高血钙、交感神经兴奋、洋地黄类药物作用等因素。


七、处理


(1)现症者的治疗


1、ICD:迄今为止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2、射频消融术:报道有效,但病例少

3、药物:奎尼丁  氟卡尼   普罗帕酮


(2)后代的治疗


基因治疗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任重而道远。


上期回顾:

心电图课堂|第20期:长QT综合征


明日预告:

心电图课堂|第22期:室扑和室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