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二十

 老刘tdrhg 2016-05-17

【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二十                        古今巧联妙对赏析

                                 之二十

                                       逸梅轩主

                                      

 楹联是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学形式,而绝非仅仅是文字游戏,没有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才思,深厚的文学功底,是绝对对不工稳的。某些自称为文学大家者对此不屑一顾,其实,这除了他们自命清高之外,也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和对民族文化的轻视。同时,某些网友也喜欢撰联以讽刺时弊,集市上也有大量的对联出售。但上述两种情况中绝大多数对联除了上下联的字数一样之外,其它地方均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而且有些过于俗气,格调低下,其水平与古人所撰楹联相去甚远。为此,普及楹联知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应该成为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源于此,本博主根据余德泉、孟成英夫妇编纂的《古今绝妙对联汇赏》,选择其中确属上乘之作进行连载。因原著中差错不少(主要是有悖于楹联创作规律及与一些史实不符),加之排版之中谬误频出,故本博主参考其他一些史籍及楹联知识,予以订正。其中一些注释乃本博主根据平日所学予以重新注释,不当之处,欢迎原作者及有识之士指教。

愿与同好者共勉之。【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二十

   【接上期】

   181、                   少是夫妻老是伴;

             新来媳妇乍来婆。

《对联话》云,有为父者与自己续弦之同时为子娶妻,同乡某赠此联以贺之。吴恭亨评曰:“(此联)集俚语描摹如生。”乍,刚。即父亲之续弦。新来媳妇有二意,既指新续弦之妻,同时也指儿媳妇。联语特点是集俚语,同时又以不等字自对,上下联也相对,技高一筹。

182、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

        虔心时用何物供养?

        年年坐空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

        陀,得意处是什么由来?

 此联为乾隆间王廷静按察福建,为福州涌泉寺弥勒佛殿所题。弥勒,本为西方之佛,相传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人,但在中国,却与后梁之布袋和尚混为一谈,说布袋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携空布袋”即由此而来。檀越,施主或信徒的别称。头陀,行脚僧。

联语以调侃口吻,两度设问,一问檀越,一问头陀,却并不辱佛,使人在谐趣中得到启迪。

183、         日出东,月出西,天上生成明字;

                       女居左,子居右,世间配定好人。    

    此联出自《对类》。联语没有什么深意,但对仗奇巧、工稳,自然、似乎信手拈来。子,古时代指男子。下联属于泛指,仅可从字面上去理解。事实上,男人与女人配合在一起,不一定就是好人。如秦桧夫妇。【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二十

184、            日出雪消,檐滴无云之雨;

                    风吹尘起,地生不火之烟。

相传,明代王汝玉七岁时随父赏雪,其父见日照雪消,出了上联,要求汝玉对下联,汝玉随即对出了下联。联语不仅有骈句的韵味,而且比喻新奇贴切,颇有诗情画意。

185、          日照纱窗,莺蝶来开出牡丹月季;

                  雪铺桥面,鸡犬过印成竹叶梅花。

相传,古时有姐弟俩经常在一起读书、玩耍、吟诗、联对。某年春日,姐姐见园中莺歌蝶舞,遂得上联,要求弟弟对下联。弟一时无对。直到当年冬天,天下小雪,弟见小桥上有鸡犬足印,于是灵机一动,对出下联。联语虽然写实,却自然贴切,富有诗情画意。

186、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旧时某地有位老秀才,中年丧偶,儿子成年亦未成婚。某年中秋,儿子从外地归来,父子一同饮酒赏月,老秀才出上联让儿子对。其中的“地月缺”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间正逢月半;二是自己中年丧妻,儿子也是单身,因此,天上月圆了,但是地上的“月”却未圆,颇有几分酸楚的意思。儿子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对出下联,但意思比较单纯。看来,“姜还是老的辣”。【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二十

187、       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下帛相将;

                    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乾坤度量。

清《眉庐丛话》载,甲午海战,清军失败,李鸿章奉命签订《马关条约》。一日,宴席间,日首相伊藤博文谓李曰:“吾有一联能对否?”于是,出一上联。李一时无对,只羞愤而已。次日晨,李派人送信给伊藤,中属浙江籍随员张某之下联。

上联伊藤博文嘲笑清廷朝中无人,只好割地赔款。“下帛”只签订不平等条约;“相将”,“将”只将领土、银子送给日本。下联不过是以中国地大物博自我解嘲。可见当时的日本何等狂妄,而清朝末期腐败无能到了何种地步。“落后”——不光是经济、军事落后,亦指政治腐败,思想保守——就要挨打,这是不争的事实。

188、内无德,外无才,并无好无恶,无是无非,更无点些些产

     业,直等到无米无柴,五十载光阴荏苒;

     老有母,长有兄,尚有妻有女,有子有孙,还有个小小功

     名,也算得有福有寿,两三代骨肉团圆。

 联语为旧时某秀才五十大寿时自撰寿联,上联充满酸楚、自嘲(无德无才),下联则是自慰。【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二十

  189、内界木兰,外界罗兰,壮气压千军,谁言生作裙钗,不能与

      有志男儿同心报国?

        吴宫西子,卫宫南子,芳名传万古,即便薄施脂粉,亦足令

     多情仙侣注目销魂。

      一九O八年,上海成立丽则吟社,并创办社刊《国魂报》,宣传革命。俞少康任主笔时,曾以《国魂》二字征嵌字长联。时值秋瑾在绍兴英勇就义,有位红纫兰女士以上副楹联夺魁。

    木兰,指代父从军的花木兰;罗兰,即罗兰夫人,法国大革命时曾高呼“不自由,毋宁死”,国人目为英雄。西子,即西施;南子,即春秋时卫灵公夫人。此联夺冠后,时人多有微词。或谓上联写英雄爱国,下联写美女娱人,不可为对;或谓南子曾令孔子拜倒,写入联中,亦有侮圣贤。俞少康认为,联语对仗工整,文采超群,尤其上联,气壮山河,故力排众议,最终维持冠军地位。此联非常恰当地运用了嵌名、用典、重言、和自对等手法,艺术技巧确实很高。

190、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此联见于成都文殊院。了了,佛教指坦然自在。慧,佛教指通达事物。觉,佛教指明白理念。自在,佛教指心离烦恼,进退无碍。生生,佛家指流转轮回,没有极限。无生,佛家指不生不灭的境界。

    联语运用连珠、重言及叠词等手法,宣扬佛家心内坦然而脱离烦恼的哲理。按世俗来讲,即拿得起,放得下,心里才坦然,心境坦然自然不会有什么烦恼。 

                                                                       【待  续】【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二十

【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二十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鸣谢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