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家文化】四千年前甘肃存在过的王国

 天宇楼33 2016-05-17



甘肃省博物馆藏齐家文化玉琮

甘肃省静宁县治平乡出土


近年来,齐家文化玉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尤其是外省藏家。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对齐家文化的考古发掘不够重视,导致相关资料公布甚少,收藏界也缺乏对齐家文化和齐家文化玉器的系统传播,使得许多刚开始接触齐家文化玉器的收藏爱好者感觉很迷茫,无从下手。加之奸诈造假文物商贩炒作,甚至编造假书,蒙骗大众,许多齐家文化中根本不存在的臆造品充斥市场,令许多藏家深受其害,也严重干扰和扭曲了齐家文化玉器的价值,以及人们对齐家文化的认知。这里我就对齐家文化和齐家文化玉器做一个尽量全面系统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收藏爱好者了解齐家文化,感受四千年前存在的那一段古老灿烂的文化!


齐家文化玉琮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夏王朝西北方国的传说

四千多年前,人类经过了漫长的石器时代的发展,在华夏各地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拥有高度文明的方国。为了夺取适宜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要地,各方国之间进行过多次激烈的战争,逐渐吞并融合,最终经过“尧舜禹伐三苗”的战争,以黄河流域部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推动了夏王朝的诞生。比如夏朝创立者之一的大禹,文献上就多次出现“大禹出西羌”的说法,且多次提到大禹早期的活动地在甘肃一带。


齐家文化玉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夏朝是由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组成的国家,早有学者推测,在甘肃省中东部和青海省东部区域的夏朝,曾存在过一个势力强大的酋邦古国,但迟迟没有发现相关的重要信息。的确,将近4000年的漫长岁月过去了,随着自然的剥蚀,王朝的更替,战争的摧毁,斟洵故城早已坍塌倾覆,湮灭不彰。不过,那个曾经消隐在历史中的古国,注定在某个时候会重现在世人面前。


二、发现齐家文化

甘肃省的临夏盆地,北依黄河,支流大夏河和洮河流过这片土地,这片盆地就是传说中大禹早年活动的地方,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关于大禹的故事还是所谓的古国,都被认为是不可印证的传说。临夏一带早已丧失曾有的富庶,人们过着悠闲简朴的乡村生活,看起来并没有特别之处,除了农民在劳作时无意间挖出来的古玉器、青铜器和陶器。1924年,瑞典人安特生到临夏盆地进行考古调查,在广河县的齐家坪发现了这类遗存并公布于世,后被考古学家命名为“齐家文化”。碳十四测定其年代约为距今4100-3600年前,正是夏王朝所处的历史时期。


1924年安特生在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挖掘


其实早在安特生发现齐家文化以前,齐家文化玉器就已流传于世,清宫旧藏就有数件属于齐家文化的玉器。民国以来,也有少量的齐家玉器流转到上海及国外的收藏家手中,但受历史局限,当时人们对齐家玉器的认识尚不到位,只认为是商周时期及汉代的玉器;且由于出土数量很少,很零散,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清宫旧藏齐家文化玉璧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考古事业的发展,传说中的古国终于迎来了现代考古发掘,许多精美玉器被公诸于世。特别是1975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对位于武威市郊区的皇娘娘台齐家文化墓群进行发掘,出土了323件玉器,其中M48大墓出土玉璧达83件之多,当属该部落首领的墓葬,震惊了当时的考古学界。


皇娘娘台齐家文化M48大墓


这片土地逐渐热闹了起来,逐利的商人,梦想发财的农民和兴奋的收藏家纷纷来到这里,都想得到那些玉器。那些曾经被挖出来的廉价的玉器随之变得昂贵起来。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港台文物商人涌入甘肃收购齐家古玉,引发农民大规模挖掘,临夏、定西、民和一带盗挖成风。据临夏当地参与挖过古玉的人回忆,多的时候,一次就曾掘到数十件玉器,多者竟达百余件,有些墓中的玉璧从小到大叠压成宝塔状,一次挖下来就能装满一手推车。数量之大,可想齐家古国制作了多少玉器。


齐家文化六合玉璧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三、发现齐家文化大型古城和祭坛

1986年,考古学者为了调查文物遗址分布,组队来到位于临夏边缘的官亭盆地。当他们跨过黄河行进数公里后,到达了一个少有人问津的村庄——喇家村,在村民手中发现了许多玉器。经村民提供线索,得知在村北的一片黄土台地上散布着许多陶片,这些玉器就是在那个台地上发现的。考古学者们喜出望外,立即赶到,果然见到这里堆积着很厚的文化层,范围之大令人震惊。这就是后来学术界众所周知的、被誉为“东方庞贝”的“喇家古城遗址”。


喇家遗址发掘图集


经过数年的考古发掘,喇家古城遗址中不仅发现了大量玉器和制作玉器的作坊,还发现位于遗址中心区外围的一条古城壕沟,沟宽10米、深3-4米,环绕成长方形,长600米、宽200米;并于2002年发现了人工堆筑的土台,土台旁有干栏式礼制建筑;土台顶部发现一座墓葬,墓内出土了大量玉器。考古学者推测这座土台是齐家人进行某种精神活动的祭台,墓主人可能是氏族或部落中巫师之类的神职人员。该发现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喇家遗址可能是当时齐家古国众多大型城邦中的一个,目前的发掘面积仅是该遗址的冰山一角,有待进行更大规模的发掘。


喇家出土的齐家文化玉刀


四、齐家文化已步入古国文明

自从齐家文化被发现以来,就出现了以下问题:为什么齐家文化出现了大量玉器,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玉器和古国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联。


从这些玉器的样式可以看出,玉璧、玉琮、玉钺、玉牙璋并非实用器,而是祭祀用器。在文明起源时,必然社会已经分层,最高层也就是贵族阶层,他们的权利一是靠组织,二是靠军事,三就是靠神灵,所以往往与巫师阶层的人联系在一起,这是当时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王权必须做的,这也是为什么齐家人需要大量制作玉器的原因。玉器就是当时统治者维护权力的神器,齐家玉器的社会功能已经超越了装饰品的概念,并参与了早期社会秩序的制定,在当时有构建社会等级的功能。所以说,齐家玉礼器的出现,标志着该文化已经进入文明时代。


齐家文化祭坛想象复原图


齐家玉器的采料、运输、加工绝不是少数人可以完成的,能够调动如此众多劳动力,能够有这样大的权威或号召力,说明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十分紧密。另外,并非所有的齐家文化墓葬里都有玉器,大部分墓葬里并没有,只有少数高规格墓葬才陪葬有玉器,少则几件,多可达几十件甚至上百件,有些墓里还铺有一层显示权贵身份的朱砂层,说明当时阶级分化已经很严重。这表明了齐家文化已超越了茹毛饮血的时代,而进入了早期的古国的文明。


五、齐家文化开辟了中国最早的 “玉石之路”

近年来,中原许多夏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的用料,部分被证明来自新疆和田,这逐渐为人们勾勒出一条四千年前鲜为人知的“玉石之路”。从地理位置看,齐家文化的分布范围正好处于这条玉石之路的关键位置。齐家文化玉器用料的来源除了兰州附近的马寒山玉矿外,更有遥远的祁连玉、昆仑玉、和田玉等,齐家人除了自身用玉外,还将这些玉料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原,成为中原夏代玉器的主要用料来源之一。考古发掘证明,玉石之路的商贸活动早在4000年前就已经很发达了。

齐家文化处在史前玉石之路的关键部位


六、千古之谜 齐家文化去向何处

齐家文化在辉煌了五六百年后随着夏王朝的灭亡而消失,它究竟去向何处,至今仍是未解之谜,也许需要几代考古人的努力才能解开。但无论怎样,齐家文化都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只留下一件件精美的玉器,诉说着当年无与伦比的辉煌和荣耀!


来源:永和文化传媒(ID:ghyh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