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鉴别局灶房性心动过速的起源点

 烟火4920yh4f0t 2016-05-17

图一,局灶房速起源解剖分布的模式图

体表心电图V1导联P波形态对局灶房速、房早的起源解剖位置判断意义最重要,V1导联位于心房右侧靠前,可以认为是一种右前对左后的关系。因此,三尖瓣环起源的房速的V1导联P波形态均为负向 (心房激动背离V1导联)。同时肺静脉位于心房后面,所以肺静脉起源的房速V1导联P波形态普遍为正向(心房激动激动朝向V1导联)。

Kistler等认为V1导联P波形态为负向或正负双向诊断右房起源房速的特异性为100%,同时V1导联P波形态为正向或负正双向诊断左房起源房速的特异性为100%。但对于房间隔起源的局灶房速,根据P波形态判断起源意义不大,因为P波形态不固定变化较大,较难区分为左侧或右侧间隔,然而间隔起源的房速P波往往较左右房游离壁起源的房速P波窄。所以V1导联P波负向者房速多起源于右心房;P波正向者,房速除起源于左心房外,尚可能起源于右心房上部、后部;P波呈等电位线的房速者,多起源于Koch三角附近的相关解剖结构,如冠状静脉窦口、房间隔和希氏束附近甚至无冠窦。此外,对于部分解剖关系接近的结构(如高位界嵴和右上肺静脉,左右房间隔,左心耳和左上肺静脉),通过P波形态进行房速起源点定位存在误差。

P波形态与窦性P波相似多提示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或窦房结周围AT。胸导联P波负向提示AT起源于右房前壁或左房游离壁,下壁导联P波为负向多提示低位心房起源。

嵴起源的房速,由于心房激动(P波向量方向)从右至左,因此P波在导联 I 、 II直立而宽,在aVL导联呈正向,V1导联双向。aVR导联负向P波对诊断界嵴房速敏感度为100%、特异性为93%,而高、中、低界嵴根据下壁导联P波形态判断。

前间隔起源房速,V1导联P波形态为双向或负向,下壁导联为正向。P波时限较窦性P波往往窄20ms,因此容易与慢快型AVNRT或前向型AVRT(高位前间隔旁道)混淆。中间隔起源房速,V1导联P波形态多为双向或负向,下壁导联为负向,容易与快慢型AVNRT或前向型AVRT(中间隔旁道)混淆。后间隔起源房速(起源位置低于冠状窦口或位于其附近),V1导联P波形态多为负向,下壁导联为负向,导联aVL和aVR为负向,容易与快慢型AVNRT或前向型AVRT(后间隔旁道)混淆。

三尖瓣环起源房速,游离壁侧起源房速V1导联P波形态为负向,由于其位于胸前导联前下位置,因此胸导联P波多倒置,靠近高位间隔的房速,其V1导联P波形态为负向,然后V2-V6导联的P波形态从双向逐渐过渡为正向。此外,也是根据下壁导联P波形态判断三尖瓣环高、中、低位置。

肺静脉起源的房速,V1导联P波形态100%为正向,aVL导联的P波形态86%呈等电位线或负向,aVR导联的P波形态96%为负向,而右侧肺静脉起源房速aVL导联的P波形态为双向或负向。

相比于右侧肺静脉房速,左肺静脉起源的房速有几个明显特征:2个或以上体表导联的P波形态存在正向切迹,I导联的P波形态呈等电位线或负向,III/II 导联P波振幅比值大于0.8。上肺静脉起源的房速下壁导联P波振幅高于下肺静脉起源的房速。相比于根据P波形态鉴别上下肺静脉起源,左右肺静脉起源鉴别的准确性更高。不管是否曾经合并左房后壁消融,肺静脉开口起源房速的P波形态无明显差别。然而,若存在左房后壁消融,起源与右或左侧肺静脉底部的房速,下壁导联的P波负向成分更加明显,这可能与既往左房后上壁消融相关,或既往肺静脉开口消融后房速更多负向起源可能。

右上肺静脉起源的房速,P波相对窄,下壁导联为正向,II和III导联振幅一致,V1导联为双向或轻微正向,I导联呈等电位线。右上肺静脉是左房房速常见的起源部位,距离窦房结仅有几个厘米,心房激动通过Bachmann束迅速跨过间隔激动左右房,激动传导方式与窦性激动类似,所以P波形态也相似。然而,窦律下V1导联形态为双向,右上肺静脉起源房速P波为正向。

左心耳起源的房速,下壁导联P波呈正向(往往III导联振幅高于II导联),V1导联呈正向,I和aVL导联呈负向。

二尖瓣环起源的房速多集中在瓣环上部份且靠近主动脉瓣-二尖瓣连接处。该局限区域起源的房速特征:V1导联P波起始部分较窄负向曲折然后过渡为正向曲折,正向P波从导联V1至V6逐渐降低过渡至负向,导联I和aVl呈负向,下壁导联呈等电位线或者低振幅正向。

冠状窦肌袖起源的房速,V1、aVL和aVR导联呈正向,下壁导联呈负向。

图二、局灶房速起源分布点计算方法。

图三 右房起源AT

图四、左房起源AT

图五、右上肺静脉和高位界嵴起源房早P波形态的鉴别。RSPV起源的房速V1导联从窦律的双向改变为正向P波,而高位界嵴起源的房速导联V1的P波形态在窦律下和房早并无区别。

图六、根据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定位房速起源的方法。 +P = 正向 P波; ?P = 负向 P波; 0 =P波呈等电位线; ?/+ = 双向P波;

图七 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图表明局灶房速起源与二尖瓣环下部份,并呈2:1房室传导(V1导联P波呈正向,正向P波从导联V1至V6逐渐降低过渡至负向,导联I和aVl呈负向,下壁导联呈负向)。

图八、根据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和心内电激动顺序考虑 房速 起源于界嵴(上图),窦律下(下图),放置Halo导管于三尖瓣环进行标测。

图九 起源于RSPV的非持续性房速的体表心电图 。注意到心动过速的第一个P波形态与下一个相似,符合局灶房速异常自律性机制。此外,还需注意房速和窦律下P波的形态相似点和不同点,但房速的P波呈正向,而窦律下的P波呈双向。

图十、起源于低位右房房速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 (25 mm/s)。

图十一、 四根肺静脉起源房速的体表心电图

图十二、 无冠窦起源的房速体表心电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