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电课堂】刘世明教授: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定位局灶房性心动过速

 乐西西1 2017-02-19

专家简介

刘世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性诊治,特别是心脏起搏治疗及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科研项目10多项,发表SCI 21篇,通讯作者13篇,核心期刊论文30多篇。现为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心血管介入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2014年广州医师奖。

    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是指规律而快速的房性节律,可来自心房任一部位,约占室上性心动过速的10-15%,可分为局灶性房速和大折返性房速,心室率多在140-240 BPM;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部分患者可为持续性发作,最终可发展为心肌病。局灶性房速机制可能与由于自律、触发和微折返相关。由于局灶性房速是激动由单一兴奋灶呈放射状、圆形或向心性向外传播,因而在局部最早心房激动部位进行点射频消融可以成功消除房速。局灶性房速的起源点主要位于心房内一些特殊的解剖部位,如界嵴、三尖瓣环和二尖瓣环的部位、冠状窦口及体部、肺静脉口、房间隔和左右心耳等部位。由于局灶性房速的起源部位不同和整体除极向量不同,导致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各异(表1)。虽然三维标测能精确定位,房速P波形态的分析对于指导标测局灶性房速的起源仍然十分重要。多位研究者通过系统的分析了P波形态而判断房速局灶起源。P波从形态上通常被区分为等电位、正向、负向、正负双向(先正后负或先负后正)P波宽度、幅度或切迹等也在一些诊断流程中被考虑到。

一、区分左右心房起源

  第一步确立右房或者左房起源对于术前准备及选择电生理标测时入路具有较大意义。由于左房位于胸椎的正前方,而右房位于左房前方偏右,所以左房和右房起源的P波形态差异在V1aVL导联区别最明显。左房房速时,局灶激动产生的除极向量向前,即在V1导联上为正向P波,但在aVL导联可观察到负向P波。研究发现,V1导联负向或双向(先正后负)预测右房起源的特异性100%、敏感度69%;而V1导联P波正向或双向(先负后正)预测左房起源的特异性81%、敏感度100%。aVL导联P波正向或双向预测右房起源的特异性79%、敏感度88%。但房间隔附近(即左房或右房间隔、房室结区的左侧或右侧)的房速用V1aVL导联不能可靠地区分。

二、细分各房速起源部位

1. 界嵴(crista terminalisCT)起源

  约30%的局灶房速起源于界嵴,为右房房速的最多发部位,其中发生于高位界嵴的局灶房速最多,中位界嵴次之,低位界嵴最少。由于解剖位置邻近,大部分起源于高位界嵴或中位界嵴的局灶房速P波形态接近于窦性心律。aVR导联负向P波可除外三尖瓣环和间隔部房速,并可初步定位在界嵴,特异性为93%、敏感度100%。P波在V1导联为先正后负(或窦律及房速时均为正向)III导联为正向,预测房速起源于界嵴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高(93%,95%)。虽然高位界嵴和右上肺静脉彼此相邻导致P波形态很接近,仍可以通过比较窦律时和房速时P波形态的变化来区分:右上肺静脉起源局灶房速的V1导联P波在房速时为正向,而窦律时先正后负,而房速的V1导联P波在房速时表现为正向,则窦律时P波也是正向,则高位界嵴局灶可能性大。

2. 三尖瓣环(tricuspid annulusTA)起源

  三尖瓣环的任何部分均可能成为局灶房速的起源,一般aVL导联多为正向,而I导联为正向或等电位,P波形态取决于房速起源于三尖瓣环的哪个部分。游离壁侧起源房速V1导联P波形态为负向,由于其位于胸前导联前下位置,因此胸导联P波多倒置;靠近高位间隔的房速,其V1导联P波形态为负向,然后V2-V6导联的P波形态从双向逐渐过渡为正向。此外,也可根据下壁导联P波形态判断三尖瓣环高、中、低位置:只要其中有一个胸前导联表现为正向、双向或低振幅,即提示起源于三尖瓣环较高位置,而三个下壁导联的P波均为负向时提示房速起源于低位三尖瓣环。

3. 右心耳(right atrial appendageRAA)起源

  由于解剖位置毗邻,高位三尖瓣环起源局灶房速的P波形态与右心耳(尤其是右心耳侧基底部)起源局灶房速难以区分。通常情况下,右心耳局灶房速的VlV2导联P波为负向、V1常有切迹,胸前导联移行为正向的导联可早可晚,而下壁导联的P波均为低振幅的正向波形。

4. 冠状窦(coronary sinusCS)起源

  冠状静脉窦口肌袖起源的局灶房速P波在IIIIIaVF导联上为深倒(负向)V1导联一般是等电位转正向或先负后正,aVLaVR导联P波则必为正向。而冠状静脉窦体起源的局灶房速,因位置更加偏左偏后,房速PVl导联正向且形态较宽,下壁导联P波仍为深倒,而aVR导联P波为正向。

5. 房室结区域和房间隔左右侧起源

  房室结区域和间隔左右侧起源的P波形态上可以有很大的重叠。一般情况间隔起源局灶房速的P波比窦律时P波更窄。房间隔右侧起源V1导联P波还可以表现为负向低振幅、等电位、少数情况下为先负后正,左侧起源V1导联P波则表现为正向或先负后正双向,而肢导联的形态则没有相对固定的特点。

6. 肺静脉(pulmonary veinsPVs)起源

  约20%的局灶房速起源于肺静脉,为左房房速的最多发部位,因为肺静脉位于左房的后壁方向,所以所有肺静脉起源的局灶房速P波在所有胸前导联(V1-V6)均表现为全正向。aVL导联的P波正向,导联P波正向振幅≥0.05mV,窦性心律时V1导联的P波为双相,房速时变为正向均提示右肺静脉起源;导联P波负向或等电位线,导联P波切迹,V1导联P波正向时限≥80mSP波振幅在/0.8预测左肺静脉起源。但由于上下肺静脉之间本身靠得极近,而且肺静脉开口位置有较明显的解剖变异,通过心电图P波区分上下肺静脉起源的局灶房速极为困难。一般来说,下壁导联P波切迹提示下肺静脉起源,导联P波振幅≥0.1mV提示上肺静脉起源。

7. 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LAA)起源

  左心耳与左上肺静脉毗邻很近,房速P波也相似。下壁导联P波呈正向(往往III导联振幅高于II导联),V1导联呈正向;但因左心耳更为偏左,如IaVL导联呈深倒,更需考虑左心耳起源可能。

8. 主动脉二尖瓣环连接处(AMC)起源

  二尖瓣环的多个部位均可成为局灶房速病灶,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左侧纤维三角,即主动脉二尖瓣环连接处(AMC)。该局限区域起源的房速特征:V1导联P波起始部分较窄负向曲折然后过渡为正向曲折,正向P波从导联V1V6逐渐降低过渡至负向,导联IaVL呈负向,下壁导联呈等电位线或者低振幅正向。

9. 无冠窦(noncoronary cusp of aortic valve)起源

  无冠窦与AMC相距很近,因此房速P波形也近似。一般情况下无冠窦起源局灶房速的P波在I导联和aVL导联P波直立,V1V2导联是特征性的先负后正,下壁导联一般也是先负后正。

  总之,在没有结构性心脏病、既往外科手术或心房广泛消融病史的病人,根据局灶起源及其向心房其它部位离心性扩布的激动顺序,可形成有特征性的局灶房速P波形态,有助于迅速和简便地定位房速起源,充分预估风险及预后,更可以使射频消融术前准备更加充分,缩短标测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是电生理医师必须掌握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循环在线 专业心血管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