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十一)

 老刘tdrhg 2016-05-18

【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十一)                       古今巧联妙对赏析

                                十一

                                      逸梅轩主

                                        

 楹联是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学形式,而绝非仅仅是文字游戏,没有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才思,深厚的文学功底,是绝对对不工稳的。某些自称为文学大家者对此不屑一顾,其实,这除了他们自命清高之外,也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和对民族文化的轻视。同时,某些网友也喜欢撰联以讽刺时弊,集市上也有大量的对联出售。但上述两种情况中绝大多数对联除了上下联的字数一样之外,其它地方均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而且过于俗气,其水平与古人所撰楹联相去甚远。为此,普及楹联知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应该成为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愿与同好者共勉之。【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十一)

   接上期

      81、万事本无难,只赖吹牛拍马屁;

            百般都有假,谨防屠狗挂羊头。

这是流传于民国年间的一副楹联,用在现在也恰如其分。只要想当官儿,学会吹牛拍马(拍马包括请客送礼),就不愁没人提拔;现在岂止卖肉的挂羊头卖狗肉?哪个行业不弄虚作假?

82、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双木为林,林下示禁,禁云:“斧金以时入山林。”

    相传,宋朝时有一相国小姐,才貌双全,颇自负,立志要选一才子为婿,于是出上联征婚。时过三年,仍无人对得上,那小姐很是郁闷。后一姓林的书生进京赴考,得知此事,便以自己的姓对出下联。小姐看后很满意,于是嫁给了那书生。

此联为析字联。上联中的“寸”和“土”构成“寺”字,“寺”旁加“言”字为“诗”字,而“明月送僧归古寺”为唐人诗句;下联中的“双木”构成“林”字,“林”与“示”组成“禁”字,“斧斤以时入山林”,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属于用典。且“寸”与“双”都是数字。其技巧之高,非等闲之辈可以为之。

    83、与石订交奇不厌;

           有梅相对冷何妨?

     此联出自《楹联丛话》。联云某地昭忠寺有也园,园中多山石梅花,有名为月潭上人者题写了此联。对石不厌其奇,对梅不厌其冷,非雅士不能如此。一“奇”一“冷”,不仅恰切地道出了“石”与“梅”的特点,而且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十一)

84、才人登桂府;

      君子爱莲花。

 

此联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胶州窦旭白天睡觉,梦见一穿褐衣者将其引到一处,万户千门,与人世迥异。殿上一位大王,见旭至,降阶相迎,盛宴款待。旭仰视殿上,见有一匾,大书“桂府”。俄而,王忽对窦旭说:“吾有一上联,烦请足下属对。”遂道出上联。旭见门前池内有莲花盛开,于是应声对出下联。王说:“莲花乃本府公主闺名,足下何以对得这么巧?莫非足下与公主有缘?”于是将小姐嫁于窦旭。此为说者无意而听者有心,也算是一桩好姻缘,其实,这不过是窦旭白日做梦罢了。

  85、门子封门,门外有风封不得;

           狱囚越狱,狱中无月越将来。

联语出自《对类》。某州州官喜欢属对,常与属下们出联相戏。某日,一门子出了上联,州官一时对不上。恰好那天是农历月末,几个囚犯越狱而去,经过一番追捕,越狱囚犯被重新关入狱内。州官灵机一动,对出下联。联语采用了谐音、连珠、混异等多种手法,且形象地道出其中的因果关系,难度不小。

   86、门迎珠履三千客;

           户拥貔貅百万兵。

    此联出自《坚瓠集》,言某总兵在门上题写了此楹联。联语本意是说自己威望很高,既手握重兵,又喜欢招贤纳士。但有人云:“总兵危矣!”总兵问何故?那人说:“在内者人少,在外者兵多,处于被包围之势,岂不危险?”

     于是总兵又将楹联改动了一下:

           户拥貔貅兵百万;

           门迎珠履客三千。

      珠履客:语出《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足蹑珠履。”喻高贵的客人。【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十一)

  87、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要像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联语出自《笑笑录》。云,某日,唐伯虎应邀为一商人写对联,唐先写了副:“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该商人嫌其太文雅,表达的意思不明确,不大满意,于是唐伯虎又写了上一副。该商人大喜而去。联语俗不可耐,但商人却高兴,足见该商人之浅薄无知。

另一版本说,该商人认为自己掏了那么多的润笔费,却只写这么几个字,不够本,嫌字少,于是要求唐伯虎再重写一副。唐伯虎诚心捉弄这个商人,于是又添了几个字,辛辣地嘲讽了商人的贪婪、无知和庸俗。

        门前生意好好好,好比六月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多多多,多如冬日虱子,越捉越稠。

商人这才高兴而去。

  88、门前绿水流将去;

           屋里青山跳出来。

    明徐文长《谐史》载,河南一士大夫,请了位先生教愚笨的儿子读书。一日,先生出了上句,那儿子拍了大半天脑袋,见屋后有山,便对出了下联。其父一见,十分生气,责怪先生不尽职。

次日,士大夫要求先生陪他去一道观拜客。那道观的主持名叫彭青山,跛一足,听说士大夫来拜访,于是跳过门坎相迎。先生随即说道:“昨日令郎对句云‘屋里青山跳出来’,你看,青山不是从屋里跳出来了吗?”士大夫不禁哑然失笑。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士大夫之子的对句,本属无稽,然恰遇那个名叫青山的跛足道士从屋里跳了出来,实属巧合,妙趣油然而生。

   89、门面有税,膏捐有税,烟糖酒俱有税,画策无遗,求也可使致富;

           左右曰贤,国人曰贤,诸大夫皆曰贤,盖棺论定,今之所谓良臣。

     坊间相传,清末湖北有个朱慧之,任膏捐委员,本专司抽鸦片烟税,可他到任之后,巧立名目,增加了许多税项。此人既善于搜刮民财,又善于逢迎上级,溜须拍马。因此,尽管民愤很大,却颇受上司赏识。朱慧之死后,有人送了这副“挽联”。《论语.雍也》有“求也可使从政也与?”一语,问子路是否可以做治理国家的事务。挽联作者将其“篡改”成“可使致富”;《孟子.告子下》有“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一句,挽联作者采用了前半句。朱慧之上司使其“从政”,然而“从政者”可通过苛捐杂税而致富;而像朱慧之这样的贪官,竟然被上司视为“良臣”,受到赏识,岂不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而这幅挽联用在当今官场,相信也同样适用。【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十一)

90、上帝太爱财,傅员外无非多几个脏钱,临终,便命金童玉女,吹吹打打,迎归天府;

      阎王真小气,刘四娘不过吃两片肥肉,到死,忙差马面牛头,拉拉扯扯,押赴阴曹。

该联是清末有人借看《目莲戏》而写的一副楹联,意在批判佛教之轮回赏罚不公。《盂兰盆经》说,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目莲之母刘四娘(名清提)因私自开荤,犯了佛家戒律,被打入饿鬼道受苦。敦煌有《大目乾莲冥间救母变文》(简称目莲救母变文),讲的就是目莲到地狱中救母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来被编成大戏《目莲戏》在民间演出,极力宣扬因果报应,渲染地狱恐怖。而《目莲戏》中的人物傅员外,笃信佛教,生前常给死者焚烧纸锭(冥钱),以积阴功,故死后备受优待。牛头马面是阎王的两个狱卒,一个牛头人身,一个马面人身,专司捉拿阳世寿数已满之人。

此联还有另一个版本:

问刘清提因甚罪孽,被牛头马面扯扯拉拉,打入一十八层地狱?皆因吃了两块肥肉;

看傅员外有何功德,由金童玉女吹吹打打,迎上三十三界天堂:中不过有几个臭钱!

这两幅楹联如用在当今人世,岂不也是入木三分? 

                                                 【待  续】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十一)【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十一)【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十一)                以上醉蝶花图片来自 chairman博  鸣谢作者 【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十一)                                   博主   chairm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