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四| 心理障碍的干预

 伟大周 2016-05-18



专题09
心中的雾霾

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



【9-5】心理障碍的干预



从经验来看,在医院的精神心理科的门诊中,有8成左右是焦虑等神经(官能)症,住院病人中,则有4成多为抑郁症。因此,抑郁和焦虑堪称当前最为高发的精神疾病。这与现代生活的压力较大有直接关系:前文已述,超过4成城市居民精神压力过大,而有2成已经出现心理障碍。如果你觉得自己或家人有抑郁或者焦虑的问题,可以先按前文所述的办法,做一个自查,如果自查表明问题严重,可以考虑采取如下办法调整和干预:



1
 轻度问题要敢于面对。


对于轻度的抑郁和焦虑问题,应该寻找压力的来源。很多人陷入抑郁或焦虑以后,并不知道潜意识中压力的真正来源。我们在日常中经常会产生焦虑情绪,表面来看,可能是对工作的业绩、自己的身材长相、家人对自己的照顾等等不够满意。但若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而言,而更深层次的原因,这种潜意识中对自身的不满意,往往来自于家庭关系紧张或童年痛苦记忆的一种扭曲,由于受困者急于改善,因此将这种不满投射到周围的环境之中。然而,环境往往很难随自己的要求而改变,而受困者的要求常常也不是理性可行的。在本我与超我的冲突之中,就会导致自我的迷失。因此,如果心理障碍的问题还不严重,一般应从内心的性格缺陷中寻找问题,这就好像生理上容易患病就要考虑体格问题,那么心理上有障碍也要考虑性格问题。完善的人格,才是坦然面对各种压力的根本依靠。


2
 问题严重可暂时回避。


对于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症状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可以暂时回避压力源,即使这种压力源只是表象,并非真正的深层原因。例如,在工作中压力过大,出现严重焦虑,导致严重失眠、体重大幅下降(或上升)、幻听等,可以考虑先休假疗养,必要时甚至可以暂时不工作。趋避压力的来源以后,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以缓和,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配合其他治疗办法,慢慢使心理状态得以恢复。


3
  就医。


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患者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回避治疗。大家都不会否认,心灵和身体一样也会感冒生病,但社会往往却没有那么宽容。须知心理障碍的患者,正如同穿越雾霾的孤独旅行者,他们极想摆脱困境,但这雾霾正是由心境而起,越是想摆脱就越厚重。很多患者正是在社会(也包括TA自己)对“精神病”的歧视之中,越走越远,终于找不到回来的路。因此,对于心理障碍人士而言,敢于走进医院去寻求帮助,就是在归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也只有那些敢于承认无助的人,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帮助。精神病院并不是疯人院,而是和妇产、儿童、心血管等医院一样的专科医院,选择专业的医疗机构,及早就诊治疗,往往可以获得不错的康复效果。


4
 运动。


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是绝佳的镇静剂。特别推荐慢跑,这是一种简便易行又效果很好的有氧运动,慢跑30分钟以后大脑中内啡肽所产生的镇定效果,对抑郁和焦虑都有很好的缓和作用。有实验表明,慢跑可以代替绝大多数抗抑郁药物的疗效,而且没有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慢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是一天中难得的独处时间,跑者可以在这里和真实的自我对话,了解内心的真实需求,寻求与环境的妥协,最终克服心理障碍。



5
 交流倾诉。


倾诉是排毒,倾听是疗伤。适当的社交活动对于心理障碍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心理障碍人士要么是社交能力有限,要么是冷淡回避社交活动。因此,周围人的倾听与交流就显得更加重要。很多人能够摆脱精神病前驱期,就是有赖于一两个能够在关键时刻提供关键心理辅导的知音。这个帮助者不一定是家人,但一定是能对患者有足够影响力,且善于引导帮助患者解开心结。


6
 改变环境。


除此之外,改变心理障碍患者所处的环境也会有一些帮助。比如让患者暂时离开压力源,旅游散心,或者加强患者居所的光照,使用暖色调的装饰物。但必须说明,改变环境所能带来的疗效只是辅助性的。一些病例中,患者或亲友往往寄希望于环境的改变,而忽视了对心境本身的关注,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本专题的最后,还要对心理精神健康的社会支持发一个倡议:社会文明的演进,已使生理上有疾病和残疾人士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爱,而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人士所需的宽容和帮助却还远远不够。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些精神病患者有攻击性行为,因此精神疾病就被长期妖魔化了。但前文已述,真正具有攻击性的,仅占所有精神疾病患者的一小部分,而非常常见的抑郁、焦虑等患者,则更需要周围人的帮助,至少是没有歧视的对待。事实上,抑郁和焦虑如此广泛,你我每个人都很可能一度是这类不良心理的俘虏。


因此,了解一些精神和心理疾患的医学常识,帮助心理障碍人士和精神疾病患者及早得到有效的治疗,尊重每一位深受这类疾病困扰的个体,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可能受困的心灵。



后记


作为一个精神病学医生的儿子,我从小在精神病医院长大(呵呵,别误会)。我仍然能够清晰地想起,小时候去医院病房找父亲的时候,那些穿着病号服、表情落寞的病人,在我眼中和其他科室的病人并没有区别,同样的虚弱与无助。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天傍晚,一个瘦到只剩骨头的物质依赖患者,站在院子里,近乎绝望地询问我的父亲,他还有没有救?这是我对毒瘾之害的最初记忆。那个时代医院职工宿舍都离病房不远,有时护士们半夜会敲我家的门,来询问父亲,又有病人发作,值班大夫无法处置,应该怎么办,父亲就匆匆披上白大褂又赶去病房。


可是当晓健康终于涉及精神心理专题的时候,我还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度。部分是因为,精神医学比其他医学学科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也是因为我的“出身”,因而对这篇专题抱有更高的期待。在中学时代,受父亲的影响曾经看过一些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入门读物,现在又重温了一下。还找了比较公认的《普通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教材,认真地自学了一下,花的功夫应该说比前面几篇专题都要多。但即便如此,自觉这篇专题还是远远没有达到我的设想,只能算一个基础的科普。至于如何解开心结,和另一个自己和谐相处,本文写得还很不够。不过套句韩少的话,听得道理再多,也未必过得好人生,所以本文也就尝试跳出一般心理读物的窠臼,放弃那种说教式的心理科普:不去试图告诉读者应该如何处理与上司的关系、同事关系、婆媳关系、夫妻关系,等等等等。因为,理在事先、心生万物,你对世界抱有怎样的态度,你就看到怎样世界,如果向心自问去寻找平和的自我,定会发现解开乱麻的积极的办法。心灯一旦擦亮,雾霾也就自然驱散,与各位共勉吧!


本文得以成文,除了父亲的耳濡目染,还要特别感谢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李玉焕主任的指导。李主任长期从事精神心理的临床工作,同时在电台、电视台从事大量心理健康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科普的重量级专家。因此本文的写作过程,实质上是业余科普爱好者向专业科普工作者请益的过程。李主任对本文的修改使我受益匪浅,也只有经李主任这样的专业人士斧正,我才能够有勇气将这样一个专题呈献给大家,希望没有将你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搅得更糟。



参考文献


[1]郝伟等. 精神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0:149

[2]杨廷忠,黄汉腾. 社会转型中城市居民心理压力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09:11-15.

[3]石其昌,章健民,徐方忠,费立鹏,许毅,傅永利,顾卫,周夏江,王淑敏,张滢,俞敏. 浙江省15岁及以上人群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04:229-236.

[4]孟昭兰等.普通心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428:429.

[5]青岛市卫生局,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心理健康知识读本[M]. 2009


作者:晓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