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之谦:一刀一刀,刻的是丧妻丧女之痛!

 伯乐书香小屋 2016-05-18

赵之谦(1829年-1884年),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汉族,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清道光九年,赵之谦生于绍兴城内开元寺东首大坊口一家道中落的商人家庭。家中小本经营,其家原本薄有田产,能勉强维持生计。赵之谦天禀颖性,少而好学。14岁时母亲积劳成疾而殁。当赵之谦十五岁时,又因兄长为仇家所诬,一场官司,迫使赵家卖田鬻产,从此家道中落。


 

释文:不无危苦之辞


19岁时赵之谦与范敬玉成婚。范敬玉较赵之谦年长一岁,在家时随其父默庵先生读书,遍读五经四书,喜为诗,写字亦佳。赵之谦《亡妇范敬玉事略》说范敬玉六岁时求父授书,“七年,遍五经,喜为诗,书宗率更(欧阳询)。”范敬玉常鼓励丈夫“不在—科名上图幸进,要在学术上开先路”。在一个功名行的年代,这是一般妇女所不能企及的。婚后赵范俩人生活虽然艰苦,但彼此伉俪情深,相勉以义。一年生了一个女儿,也长得十分聪明可爱。


释文:我欲不伤悲不得已 


道光三十年,赵之谦受绍兴知府缪梓赏识,纳入幕中,负责文秘工作。此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江浙,赵之谦随缪梓辗转温州、福建一带。而范敬玉则留在绍兴主持家务。同治元年,太平军攻克绍兴,赵之谦家被战火所焚,亲友亦遭杀戮。范敬玉携女避难至母家,不久之后,而年仅一岁多的幼女惠榛夭折,范敬玉肝肠寸断,不久遂病殁于绍兴娘家,年仅三十五岁。因战事影响,赵之谦直到两月以后才在福建得知妻女过世的消息。当“家人死徙,屋室遭焚”的噩耗传来,赵之谦悲痛欲绝,改号“悲庵”并刻“悲庵”一印,刻款云“家破人亡,更号作此。同治壬戌四月六日也。”

释文:悲庵


当年夏天,赵之谦将他的斋号取名“二金蝶堂”,在“二金蝶堂”的边款中,赵之谦记述了十七世祖万里寻父金蝶扑怀的故事,感叹自己遭离乱、丧家室的遭遇,希望自己的妻子也能像金蝶扑怀一般回到他的身边。




 两年之后,赵之谦刻了一方在“餐经养年”的印文。印的边款一边为佛像,在另三面的边款中赵之谦记道:“同治三年上月甲子正月十有六日,佛弟子赵之谦,为亡妻范敬玉及亡女惠榛造像一区,愿苦厄奚除,往生净土者。”赵之谦内心的苦痛也可见一斑。即使是再多的时间也消磨不了他内心的忧戚。


释文:餐经养年


  与吴昌硕、黄牧甫相比,赵之谦的篆刻作品数量上要少很多,而在他为数不多的篆刻作品中对妻子的哀悼之作占了很大一部分。“悲庵”印之外赵之谦又连续刻了“如今是云散雪消花残月阙”、“我欲不悲伤不得已”、“苟全性命”、“俯仰未能弭,寻念非但一”、“安定”等印文寄托对妻女的思念。

     

 

释文:悲翁

释文:三十四岁家破人亡乃号悲庵 

释文:如今是云散雪消花残月阙 

释文:苟全性命

释文:俯仰未能弭寻念非但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