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意境的书法才是好书法

 率我真 2016-05-18

      各类书体,即篆隶楷行草,书法艺术门类都能表达艺术的面貌来,但也有终身苦苦追求、实践而达不到艺术成效的。书法属于艺术范畴的,可以供人欣赏、感染和激励人。如果不属于艺术范畴,则可以作为应用。

书法艺术与别的姊妹艺术不同的它具有两个方面都可算为艺术品:其一脱化生新是供人艺术欣赏的作品。它是从传统的书境中,脱化出来,以个人笔墨技巧,另立个人面目,在结体、行距、章法、气势上,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感染。这是能称得起书法家的起码条件。其二创作生新是书家深入诗词意境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具体遭遇,所流露的情怀,和由此而被激发的感情,以平时所练就的得心应手的技巧,提笔而书之所得的结果,是抒情达志、有灵魂、有神采、有生命力的高境界的书法艺术。

有意境的书法才是好书法

没有技巧,意境无处依附。但没有灵魂和意境,则技巧不过是点划的堆砌和一堆肉罢了。观古看今,优秀的作品都是书法家把技巧和意境的统一而获长存和受到高度赞誉的。《兰亭序》、《祭侄稿》、《寒食诗》、《张好好》墨迹概不能例外。

在我们看来不能称艺术品的认为是好的,而成为艺术品的则看不出来,反之认为是不可取的,就是我们还没达到有观察和审辨技巧和意境相统一的能力的表现的效果。我们要想在书法上有建树,那就必须逐步学会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我建议在自己一段时间内一直停滞不前,或者说审美认识上出现障碍,就有必要找一个明(不是名)师经常开导一下。我们一面作实践指导,一面作作品赏析。而作品分析后,增长了分辨好与不好的本领,实践的进步就更快了。

有意境的书法才是好书法

书法家的感情是产生优秀作品的水之源,木之本。书法家的感情丰富与否,是个人素养、学识、气质、胸怀和内心世界的综合默契所决定的。古今名家任何书法技巧,如笔划、结体、字距、行距、章法,我们都能模拟,都能学像。而感情所造就的意境,形成的格调,不是垂手可得的。可以这样说,技巧不能服务于意境,写字功夫越深,就越板越匠,技巧能与意境默契,功夫越深,意境就越高。

如果你问我,其他书体特别是楷书能否表达情怀,我告诉你能。那还是要有学问和感情。如孙过庭所说的:“王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拂郁,《画赞》则意生瑰奇,《黄庭经》则怡情虚无”等等。他们都是表达不同时期感情和意境所产生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