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妙用幽默艺术点燃学生兴趣与思维的火花--推荐人:胡阳新

 昵称15221501 2016-05-19
来源:中国知网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6.4.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妙用幽默艺术点燃学生兴趣与思维的火花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民族实验初级中学   张周迅   邮编:444324

历来的思想品德教学,泛泛而谈,理论性强,学生听的头晕目眩,教师上课吃力,学生学的毫无兴趣。但是思想品德教师是学校德育阵地的主要助手,育人的责任更为重要。如何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机勃勃,使学生愿学、乐学,这就需要我们思想品德教师要多一点课堂教学的艺术——幽默。

在新课程改革中,运用幽默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形式。把幽默带进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既适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又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学方法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要求相吻合。教师通过幽默的肢体动作和诙谐的语言,能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刺激青少年的求知欲望,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幽默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  

  1、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

  幽默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语、漫画、动作、表情等风趣的形式,诙谐、委婉、含蓄地批评生活中的不健康因素,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使人们在愉快的欢笑声中得到美的启迪、受到美的陶冶、获得美的享受。它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它能使平淡的教学内容富有情感化,大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动机。

  2、调节学生情绪,愉悦学生心情

  幽默是课堂教学活力的催化剂。由于学习的压力,理论思维的艰苦,学生不时会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许多学校往往将思想品德课排在上午最后一节或下午第一节,这段时间学生的大脑一般处于疲劳状态。教师此刻的幽默将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带来富有朝气的乐观情绪,使学生精神焕发,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3、健全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

  幽默是人们高尚情操和完善人格的外显,是优美的健康的品质。教师把幽默带进课堂,运用幽默教学艺术实施课堂教学,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优化。这也正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任务之一。

  4、优化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能力

  幽默是一个人具有乐观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开朗个性的反映,同时也是聪明才智的一种体现。如果老师经常在教学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幽默艺术,则会使学生受到影响,开启心智,激发灵气,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形成乐观向上的个性和幽默的品质,使他们不断进取,促进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教师必须磨砺思想、修养个性,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幽默品质和能力。

  5、改善师生关系,增强教师魅力

  一个缺乏幽默的教师往往习惯于板起面孔说教,学生一定会敬而远之,师生关系难以和谐融洽。而一个富有幽默感的教师,通常会以宽厚温和的态度来对待差生,体现他扬美抑丑的自信和魅力。对有骄傲情绪的学生,善意委婉的幽默可使他心有灵犀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对一些“调皮捣蛋”、不守纪律的学生,温和、满怀慈爱之心的幽默比别的批评更易感染学生,使他奋起直追。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注意教师的语言幽默

 教师的语言幽默就是课堂教学中通过一定的言语,在一定的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艺术。教师语言幽默可采用下列方式。

1.故事幽默

 在思想品德课上,老师正在讲《自尊自信,快乐生活》一课,一位不专心听讲的男生,教师示意了几次,都没有效果,他还洋洋自得。但是,教师并没有发火,而是把课停下来说:“现在给 你们讲个故事:听说欧阳修很有才华,一位年轻人就去拜访他,一路上边走边吟诗。当然,他的诗并不怎么样,但他觉得很了不起。在船上,一位奇貌不扬的先生打扮的人问他:你会吟诗?这个年轻人答到:当然了!那人又问:请问你到哪儿去?年轻人道:去找欧阳修,听说他的诗词歌赋很好,不过与我比起来,只不过如此罢了。那人说:比起你来,欧阳修的诗的确差多了,你根本没有必要去找他了!年轻人听了这话更得意,说:不行,我一定要与他一决高下!那人说:听我吟一首诗如何?年轻人不屑地看了他一眼,说:你也会吟诗?那人说,听我道来:两人同坐船,去访欧阳修,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羞(修)。年轻人听了以后,面红耳赤,垭口无言”。教师的故事讲完,同学们会心的笑了,那个男生终于集中精神上课了。通过这个故事,使同学们知道了,要尊重别人,不能自傲,知耻常耻,终身不耻的道理。教师使用了幽默的故事,使是、理、趣融于一体,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2.巧用对联幽默

在上《自理自立任我飞》时,教育学生不息、刻苦自励时,教师用了蒲松龄的一幅自勉联:有志者,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幅对联风趣、诙谐,能激励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还成了好多同学的座右铭。在教育学生《勤俭节约伴我行》时,教师用了这样一幅对联:老娘操劳累死累活省吃省穿责无旁贷;小子打扮风流风度大手大脚理所当然。尖酸的讽刺了当今的青少年好打扮、赶时髦,花钱大手大脚,不顾父母辛劳的公子哥们。妙趣横生,学生又便于接受,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讲封建社会的文化时,教师讲了如何破除迷信讲了一则对联故事:过去各地供财神,有些人想不劳而获,迷信财神爷,朝夕顶礼膜拜,以求发财。有人对此写了一联贴在财神庙上,其联曰: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做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教我为难!此联以神的口气谴责了某些人的贪婪和愚昧。对联是我国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的笔墨不多,却充满着深邃、含蓄的哲理,读了耐人寻味,余音缭绕,实为陶冶性情,赏心悦目之乐事,教学中恰当使用,可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运用歇后语幽默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常常只说出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就可以“歇”去,但能领会和猜想出他的原意。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在教学中使用歇后语,能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教学《学会与人交往》这一课中针对学生中以大欺小的现象,老师在班上说:这是跟着巫师学神汉——学坏了;吃柿子——专捡软的捏……学生在欢笑接受了教育,还起到了警醒的作用。教师在讲帝国主义始终想灭亡中国未能得逞的原因时,使用了这样的一句话: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帝国主义就像“当着阎王告判官——没有好下场!”虽幽默而又不失民族气节,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

当然幽默的方式方法还很多,这仅是我一点粗浅的体会。不论是思想品德教师还是其他教师,要不段的学习和积累语言,恰当的使用幽默才能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三、 思想品德课教学幽默运用中的三个“把握”  

  只有恰当运用幽默的教学艺术,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才能真正体现它的美。那么在运用幽默时,要注意质、量、度三个方面:

  1、教学幽默要把握“质”

  教学幽默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幽默,不是低级趣味的,而是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教学价值的。与知识点有关的幽默语言一般是教师备课时精心把握的质,但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发的灵感,教师应特别注意不可信口开河,应以良好的体态语言配合教学幽默,做到庄谐一致,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2、教学幽默要把握“量”

  如果一节课幽默泛滥、笑声不绝,那么不免有哗众取宠之嫌,其结果必然是失败的,因为过度的兴奋不仅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反而会降低学生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不仅会使学生产生生理和心理疲劳,而且会冲淡教学内容和目标,喧宾夺主,影响正常的教学。所以教学幽默应注意“量”的问题,在课堂上适当的时间引入适当的幽默,给学生一个适当的刺激,不致于造成课堂气氛过分的沉闷。

  3、教学幽默要把握“度”

  教学幽默的对象不是一般的人,而是生理、心理具有很大波动和有待完善的学生,应切记教学幽默的度。课堂上的幽默语言要以不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前提,以愉悦学生心理为保证,以启发学生心智为基础,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归宿。课堂需要笑声,但有无笑声不代表课堂的优劣,幽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学幽默应该是知识、趣味、思想、智慧的和谐统一,要掌握好分寸,使之锦上添花,真正实现寓教育于幽默之中,在笑声中达到教学目的。  

  四、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幽默艺术中教师的形体幽默

形体幽默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面部表情和体态的动作所表现出来的形体艺术。像幽默大师卓别林通过各体态、形象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富有体态之美。有位聪明绝顶——秃头的思想品德教师,在一个班上第一节课时,来到教室里就听到有学生小声议论:“快看哦!一千瓦的大灯泡”。正想上课时,有位男生突然唱了起来:“太阳出来咯喂,喜洋洋喂咯……”惹的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时,老师走上讲台,用严厉的目光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笑声嘎然而止,教师里的气氛一下凝固了,大家都怀着 惴惴不安的心情盯着老师,认为老师一定大发脾气。结果出人意料,老师缓步走到唱歌的那个学生前,和蔼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呢?”这位学生“刷”的一下子站起来,脸涨的通红,非常紧张,老师却说:“哎,上课唱歌可不对哦!”紧接着,摸摸自己的头,又拍了两下,呵呵地笑着说:“我这头,可是认真学习学出来的哦!没有本科文凭,可难找的哦!从现在开始,他就会照亮你们学习的前程!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同学们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幽默的动作辅之幽默的语言,使尴尬的局面在笑声中消失,充分体现了教师博大的胸怀。在尊重了学生的人格之时,也保护了教师的尊严,教师的教育机智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教师哪个不喜欢呢?

课上,有个学生开小差,教师面带微笑地走过去,用嘴一努,眼睛一眨,这位同学马上心领神会。又认真地听起课来。没有批评,没有讽刺挖苦,没有战场上的硝烟弥漫,只有一个小小的面部动作,就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一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上,老师讲,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国才有家,接着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时,顺手拿起一根教鞭,搁在肩上,做出像《举起手来》里的潘长江扮日本人走进了村庄的姿势,教鞭朝前一甩,做出个点火烧房的动作,又把教鞭往腰间一收,做出了残忍地用刺刀刺杀人的姿势,再把双手一抱,做出了凶狠抢东西的姿势,最后瞪着眼睛,挥者军刀,死了、死了地!这一系列的动作,通过教师精彩的表演,使学生认清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凶狠、残暴的丑态。在愉悦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了熏陶和深化。   

  五、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幽默艺术要注意的问题

   1、要做到幽默的趣味性与教育性的和谐统一

  运用幽默要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幽默的深度也应与学生对幽默的理解力和接受水平相一致。

  2、把握幽默的分寸

  一味迎合学生调笑逗乐,脱离教材内容,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教学作用,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弄巧成拙。同时我们更要避免庸俗的、低级趣味的幽默,以免造成负面的影响。

  教学幽默是教师教学艺术才能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个性和智慧的完美结合。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幽默教学艺术,成为教学的幽默大师。要坚持质、量、度的有效统一,努力提炼课堂语言,做到简洁、生动、形象、幽默,使学生活泼愉快地上好课,教师轻松自如地讲好课。  

    总之,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相对于其它学科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只是平铺直叙地按教材内容讲解,容易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在教学实践中,幽默性语言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可以创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诱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恰当地运用幽默艺术,持之以恒,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在笑声中获得真知和提高,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