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孔定教授治疗疑难病经验撷菁(转)

 思念彼岸 2016-05-19

李孔定教授治疗疑难病经验撷菁


                 沈其霖   谭亚萍   李正荣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绵阳医院(621000)

 

           原载于《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6年第2期

 

    1、疫毒痢
    患者,女,80岁。1997年5月11日初诊。下痢脓血3日,约20分钟1
次,曾口服、静脉滴注多种西药,未见好转,腹痛剧烈,里急后重,神志恍惚,烦躁不寐,形神羸悴。舌绛红,苔黄燥,脉弦细数。此乃疫毒之邪,壅遏肠道,上扰清窍,内扰心营,气阴两伤,成疫毒之痢。急当扶正养阴,解毒导滞,醒神开窍。处方:南沙参、麦冬、乌梅、银花、贯众、地锦、丹参、赤芍各50g,黄柏、山楂各30g,菖蒲10g、木香、甘草各l5g,冰片4g(分8次兑服)。l剂连煎3次,取汁分8次服,1日4次。禁食,仅以浓米汤加少许食盐、葡萄糖频饮。药后神识渐清,安静入寐,痢下次数减少,舌脉同前。病有转机,原方去冰片、菖蒲,遵前法服用。2日后复诊,腹仅隐痛,大便挟少量脓血,每日5一8次,知饥欲食,口渴喜饮,倦怠无力,舌暗红,苔白厚乏津,脉细缓。邪热已遏,气阴未复,仍宗原法,复诊方中加牡蛎5Og,并嘱略进稀粥。以此方出入加减治疗约2周,诸恙悉除,但觉乏力。正虚未复,以四君子汤加味调治而安。
    讨论  痢疾一证,疫毒痢伤人最速。本例发病急骤,痢下频频无度
,病方3日,已窜心营,病势危急,邪热鸱张。《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治有缓急,方有大小”,业师以大剂参麦,扶正养阴,抵御邪毒,以防高年发生变端,伍大队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之品,少佐冰片、菖蒲醒神开窍,木香调气以除后重,乌梅养阴解毒,敛其无度之痢。此乃“以大军应强敌”之法,虽已近神昏,由于治疗得宜,而转危为安。邪热渐退,故去开窍之品。加牡蛎一味,用意颇深,为取《温病条辨》一甲复脉之法,益阴涩肠。高年之人,正虚难复,故痢止后须扶助正气,健脾和胃。
    2、嗜睡多寐
    患者,女,2l岁,1999年3月30日初诊。出生时窒息,经抢救成活
,但智力发育低下,5岁前每年高烧、抽搐6~7次。上学后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伴,但发育正常,精神良好。l5月前无明显原因突然出现拒食、嗜睡,终日昏睡持续1周,汤水不进。家人送其到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诊为“抑郁症”,给予大剂抗抑郁、镇静药物注射,半月后饮食恢复正常,出院后每月肌肉注射长效镇静剂(不详)。但嗜睡仍存在,每天约睡20小时,仅3餐进食时清醒。患者对电视毫无兴趣;饭后倒床即寐。伴闭经1年。曾服中药治疗无效。观患者精神不振,目光呆滞,不欲言语,舌暗红,苔黄厚腻,脉沉涩。证属肝郁脾虚,内生痰湿,上蒙清窍,治以醒脾燥湿、涤痰开窍、疏肝调经为法。处方:制南星30g、陈皮10g、茯苓30g、远志l0g、石菖蒲l2g、柴胡15g、当归30g、苍术30g、黄芪50g、羊藿l2g、五味子l2g、川芎30g、甘草l0g。水煎服,2日1剂,嘱停止注射长效镇静剂。20日后复诊:服前方l0剂,睡眠时间每天l6~l8小时,对电视产生兴趣,有时与父母能交谈几句。诉口渴喜饮,夜尿2~3次,汗多,下肢无力,行经1次,量极少。舌黯红,苔白厚腻,脉沉细。以健脾除湿开窍为主,药用:党参30g、白术30g、茯苓15g、远志6g、石菖蒲l0g、陈皮l2g、五味子l2g、黄芪50g、淫羊藿l2g、丹参30g、白芷l2g、苡仁30g、蚕砂30g(包煎)。28日后复诊:上午精神尚可,午饭即感乏力、困倦,必须午睡4—5小时,夜眠约9小时,白天可随母亲外出散步、买菜等。仍感下肢乏力,舌脉同前。前法虽效,然嫌王道迂缓。诊断为舌黯,闭经为有瘀血之象,瘀阻清窍,故嗜睡。改健脾益气活血通窍之法,方用四君子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党参30g、白术30g、茯苓30g、黄芪100g、桃仁12g(打)、红花12g、川芎15g、石菖蒲5g、葱白1O茎、生姜10g、麝香1g,每服0.03g,3次/日。6日后复诊:精神明显好转,睡眠基本正常,每日约12小时,行经2天,经量较前增多。其母诉服前方后,出现手不自主摆动,摇头,持续约半分钟,约3—5次/日,并诉因治病心切,麝香一次服用约 0.1。此属服药过量所致,嘱停服麝香,黄芪半剂服。17日后复诊:手已不摆动,饮食、睡眠、行走如常,能外出买菜,做家务等。拟归脾汤加丹参、制首乌调理心脾,益气养血,以资巩固。现一切正常。
    讨论  嗜睡多寐之症,历代医家论述较多,《灵枢·寒热病篇》谓
:“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丹溪心法·中湿》说:“脾胃受湿,沉困乏力,怠惰嗜卧”。从脾虚痰湿闭窍诊治,效缓。且患者伴闭经、舌黯,因王清任有“夜睡梦多是血瘀”之说,故认为血瘀阻窍亦可致多寐,用活血通窍、健脾除湿益气之法,以四君子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而获显效。方中重用黄芪,因湿伤阳气,行走无力,黄芪有振奋阳气之功。麝香为必用之品,因其开窍之功甚著,《本草经疏》有云:“麝香,其香芳烈,为通关利窍之上药”。然麝香不可过服、久服。中病即止,以免辛香之剂,耗损真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