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岁孩子最困扰家长的四个坏习惯!不改掉,毁一生!| 家园共育

 cdf1959 2016-05-19






人们都说,3岁看大,7岁看老,说的就是孩子的性格习惯在7岁前就定型了。一些坏习惯如果不在这个年龄段改掉,很容易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不好的影响。


坏习惯一:过于害羞

 


案例:


妞妞今年四岁了,但是非常害羞。平时在家一切正常,能唱能跳,活泼开朗,可是一见到陌生人就跟换了一个人似得,不仅不说话,还拼命往大人后面躲。有时候妈妈想让她跟陌生长辈打招呼,她也死活也不愿意,弄得大家都很尴尬。

 

分析:


过于害羞的孩子容易对陌生环境感到紧张和恐惧,而且适应时间比较长,他们的退缩和不爱表现,会让自己失去很多机会,久而久之会产生自卑心理,这对孩子的性格塑造是比较致命的。但是过于害羞的孩子一旦和陌生人熟悉起来,就会恢复活泼本性,所以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和鼓励。

 


家长和老师这么做:

1、给孩子时间。见到陌生人,不要急于逼他打招呼,可以抱着孩子和陌生人聊一会,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熟悉对方。

2、鼓励孩子。害羞的孩子往往有些“自卑”,他们很可能缺乏安全感,所以需要更多的“正能量”。家长和老师应该多看到孩子的优点,给他们肯定和鼓励,会让他们自信心大增。

3、放手让孩子尝试。很多孩子害羞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限制过多,让孩子失去了自由发展的的空间。所以在保证孩子安全和不冒犯他人的原则下,多放手让孩子探索和尝试。

4、带孩子走出家门。多带孩子出门去和别人接触,比如外出买东西时,可以让孩子帮忙询问商品的位置和价格等等。

5、教给孩子社交技巧。孩子不喜欢和别人交往,很可能是不知道怎么去和别人打交道。家长和老师可以教给孩子该怎么和别人打交道,例如如何招待客人,还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来练习这些技巧。等孩子熟练了,让他作为小主人来招待一次客人,这会让他非常有成就感。


坏习惯二:任性,爱发脾气
 


案例:


轩轩从小是奶奶带大的,脾气很坏,经常大发脾气,当他遇到不乐意做的事时,就会大喊大叫,有时候还会躺地上撒泼打滚。在幼儿园也很任性,谁要是惹他不高兴,摔东西、大喊大叫都是家常便饭。

 

分析:


孩子之所以任性发脾气,往往是因为他每次这么做,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发现这是一个逼别人答应自己要求的好办法。但是这样的习惯,会让别人都不愿意和他打交道,从而使孩子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家长和老师这么做:

1、不妥协、不激烈对抗。让孩子明白企图通过发脾气来达到目的是无效的,但不等于要和孩子激烈对抗,有的家长面对发脾气的孩子会进行责骂甚至体罚,这是走向了另一个错误的极端。


2、教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正确方法。告诉孩子,消极的情绪可以有,但是要学会健康表达。比如可以把不开心的事情画下来,扔进情绪垃圾箱;还可以做气球呼吸操,让自己平静下来。



3、给孩子看情绪管理类绘本。《生气汤》《菲菲生气了》《我变成一只喷火龙》等等绘本,都是教孩子如何处理情绪,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读。



坏习惯三:不自信
 


案例:


悠悠的爸爸妈妈学历都很高,能力也强,对悠悠要求很高。但悠悠却很依赖别人,遇到困难经常说的是“我不行”“做不了”,自己完全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也总是喜欢爸爸妈妈来帮忙。还总羡慕别的小朋友,觉得别人就是比自己强。

 

分析:


孩子依赖别人、羡慕别人,都是不自信的表现。3-6岁是孩子自信心建立的关键时期,如果父母老师对孩子要求过于严苛,经常否定孩子,会让孩子逐渐失去自信。

 


家长和老师这么做:

1、对孩子不能要求太高。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孩子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育都有自己的规律,所以不小心摔跤、打翻东西都是很正常的,不能因此责罚孩子。


2、挫折教育不能太过分。让孩子经受一些挫折是好的,但是经常让孩子遭遇挫折,会让他们的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要明白:自信是从成功而来,挫折只是防止他骄傲。


3、夸孩子也要有技巧。很多家长老师夸孩子,喜欢把“你真棒!”“真能干!”“真聪明!”挂在嘴边,孩子有一点点好的表现都夸赞不已。可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却发现现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自己不仅不是最棒的,反而还差得很远,为了维持自己“聪明”“棒”的评价,就不敢轻易再去尝试。所以在夸奖孩子时,要尽量具体,比如说“你今天的画的叶子比昨天的颜色更饱满了呢!”或者“今天你在幼儿园主动帮助老师收拾东西,所以要表扬你。”


4、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信心从经历中来,让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当他能完成的事情越多,自信心就会越强。



坏习惯四:缺乏责任心
 


案例:


奇奇妈妈非常重视对奇奇的教育,有了错误从不袒护,还会进行很严厉的惩罚措施。可是最近奇奇妈妈却发现奇奇犯了错误之后开始推卸责任,衣服弄脏了说是因为别的小朋友把他推倒,打碎了家里的杯子说是隔壁猫咪进来弄碎的。奇奇妈妈很奇怪:不是说只有宠大的孩子才会推卸责任吗?为什么严格要求的孩子也开始推卸责任了?


分析:


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也是立足社会的根基。孩子不愿意承担责任,一种是因为认为所有的错都是别人犯的,跟自己没关系。另一种是因为想要逃避责罚。所以不管是太溺爱,还是太严厉,都会造成孩子缺乏责任心。




家长和老师这么做:

1、千万不要大包大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建立责任感的基础,大包大揽只能养出毫无责任感的孩子。


2、不要在孩子面前埋怨别人。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摔倒了或者没吃饱,家长说:“你老师怎么搞的,连个孩子都看不好。”那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摔倒不是因为自己走路不小心,吃不饱不是因为自己挑食,全都是老师的责任。那自然学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3、孩子犯错,不能粗暴对待。孩子都是在犯错中成长,如果每次犯错都会被家长和老师责骂,孩子为了逃避责罚,就学会了撒谎和推卸责任。


4、不要当众批评孩子。孩子也有自尊心,犯了错误最好能私下和他说,避免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也要告诉孩子如何改正错误,孩子一定会乐于接受的。


5、尊重孩子的发言权。没有发言权,自然不用提责任了。孩子虽小,也有自己的想法,在一些事情上,给孩子一些发言权和选择权,让孩子参与进来,对培养他们责任感非常有好处。



每周一回复“语音”,查收来自王红兵老师的一周问候。


...........................................................

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