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66——中东铁路&南满支线(二)

 仓汉码头 2016-05-20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66——中东铁路&南满支线(二)

  2010-05-01 11:38阅读:

  哈尔滨的中东铁路建筑群:

  1898年6月28日,中东铁路工程局从海参崴迁到哈尔滨,设在今香坊一带,很多学者都把这一天作为哈尔滨市的创建日期。最初在选择中东铁路与南满支线的交汇点时,今天的呼兰河扶余都是备选地,之所以选中哈尔滨也是看中了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因此,哈尔滨是一座因铁路而生的城市。今天哈尔滨的道里、道外这些行政区划的名称都是与铁路有关。

  香坊火车站:


  X

  香坊火车站位于今哈尔滨市香坊区香站街4号,建于1898年,1925年重建。站房建筑为单层,砖木结构,平面呈“山”字对称布局,立面分成五段式。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墙面黄白两色搭配,入口设在正中,屋面上有三个独立的孟莎式绿色屋顶,窗户两两一组,顶部有弧形装饰线,之间有壁柱装饰。车站现为哈尔滨铁路局下属客货一等车站。

  哈尔滨站:



  1899年10月,哈尔滨火车站站址的位置上建起了临时的小房子,作为站长室、电报室和行车人员休息室。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时,一座新的哈尔滨车站建成。1904年,旅客候车室也迁入这座新站房内。火车站位于车站街(今红军街)、铁路街(今曲线街)、松花江街及医院街(今颐园街)相交而成半圆形的广场,交通便捷。充分体现了俄国人城市规划的理念,广场周边的建筑视距合理,而且互不遮挡。

  作为这个广场中心位置的哈尔滨火车站是一座美丽的新艺术风格的建筑。这种风格起源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之间达到顶峰,这种风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活力、流畅、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从外观上看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力,表现形式象是从植物生长出来。哈尔滨正是成长于新艺术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加上这里国际化的特色,各国移民纷至沓来,因此城市的建筑融汇了俄国及其他国家在此时期的新艺术运动成果,成为中国新艺术风格建筑的代表城市。

  车站共有三个入口,以主入口构成平面构图的中心,入口处的柱式、山墙、窗户、线脚都呈柔美的曲线形,甚至连俄文版的车站名称也是曲线形的排列在扁圆形的窗户上。两个次要入口的设计相对简洁,但同样以曲线的门窗、装饰来诠释新艺术风格的内涵,与主入口一道渲染出适宜的空间氛围。入口门厅高9.07米,宽敞明亮,站内有三个不同等级的候车室,通过门厅相互连接,每个候车室均有独立的检票口。车站内部装饰豪华,售票室、行李房、站长室、员工室、小卖部等一应俱全,此外还有旅馆和餐厅,功能齐全。

  这座老站在1959年的广场扩建中被拆除。1909年10月26日,哈尔滨站的一声枪响震撼了世界。朝鲜青年安重根携带布朗宁手枪化妆进入火车站,刺杀了刚刚抵达哈尔滨的伊藤博文。伊藤博文是日本首届内阁总理大臣兼宫内大臣,被誉为“明治宪法之父”。1894年参与策划了中日战争,主导了《马关条约》的谈判。1905年,他被任命为第一任韩国统监,将朝鲜变成日本的保护国。伊藤博文是亚洲政坛的重量级人物,也是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憎恨的对象。他来到哈尔滨本来是与俄国官员解决日俄战争的善后问题,没想到却命丧中国。一个朝鲜人在中国刺杀了民族的敌人,这种民族气节和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气概让很多麻木的中国人无地自容。

  中东铁路管理局旧址:

  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建于1902年,是早期哈尔滨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的公共办公楼。建筑为新艺术运动风格,由于遍及哈尔滨俄新艺术运动之风几乎与西方同步发展,因而这座建筑堪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一座新艺术运动的建筑,也是20世纪初中国规模最大的行政办公楼。

  建筑19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中东铁路高等设计师德尼索夫设计作品在彼得堡举办的设计竞赛中胜出。大楼建成后遭遇大火,在1906年按照原样进行了修复。建筑共由六座独立的大楼组成了一个俄文“Ж”字型,主楼高三层,附楼高两层,采用对称式的立面布局,强调主从关系,突出轴线。临街立面的中段通过四个凸出体而划分为七个部分,使立面呈现出明显的竖向划分,墙面凹凸有致,营造出丰富的光影变幻,这种设计使建筑不因沿街一字排列而显得呆板。建筑通体由精致青石板饰面,外观十分坚固,像一座军事堡垒,被哈尔滨市民形象的称为“大石头房子”。不过建筑细部配以墨绿色的窗棂和点缀的挑檐,入口处大门的扁圆形门棂,阳台外侧模仿植物浇铸的铁质栏杆,都体现了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影响。


  这座办公大楼总建筑面积16580平米,一层设有管理部、修理部、机务处、资料室、商业部、运营统计部以及电报局七个部分,二层空间由办公区、管理部、机务处、修路处、调查部、会计室、商贸部门、资料科和统计部等九个部分,三层是会计处和气象局两个部分,地下一层由备品室、资料档案室、印刷厂以及一个石板印刷间组成。

  大楼在历史上数次修建,现为哈尔滨铁路局办公大楼,旧址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51号,是黑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哈尔滨市I类保护建筑。

  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官邸:


  这座官邸建于1920年,是时任局长沃斯特罗乌莫夫的官邸,砖木结构,新艺术风格建筑。小楼主体高二层,楼梯间位于主立面正中,顶部设阁楼,上方是绿色方锥屋顶。窗户的形态变化丰富,周边做圆滑曲线,二层设敞开式阳台,呈亭状,曲线顶,动感十足。建筑为哈尔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址位于今红军街38号。

  中东铁路管理局副局长官邸:

  位于今哈尔滨市南岗区联发街64号的建筑,是原中东铁路局副局长兼民政帮办阿法纳西耶夫中将的官邸。建筑为砖木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楼梯间局部三层。平面布置灵活,高低错落,主入口沿街而设,用雨棚、门斗加以充实,入口右侧是楼梯间,内有盘旋而上的木制楼梯,长条状的窗户间次排列在楼体上,顶端设塔楼。楼梯间右侧有一座阳台,阳台用外露的木架装饰,和塔楼顶部的木架装饰相映成趣,以木材取代铁质材料,更加增添了建筑的柔和。细部多用曲线装饰边角,为新艺术风格建筑。


  日占时期,建筑由日本特务机关使用。1950年后,苏联援建专家曾在此居住。现为黑龙江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所在地。

  滨洲段(中东铁路西段)车站:

  满洲里站:


  19世纪末,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西侧有一个水草丰沛的地方,这里有霍勒金山发源而来的地下泉水灌溉,蒙语中泉水称为布拉格,这个地方也得名霍勒金布拉。1900年,中东铁路打破了这个地方的宁静,也将这个地方从游牧时代带入了近代的工业文明。1901年,这里建成了一座火车站,因为这里是进入中国的首站,俄国筑路队故将其定名为满洲站。俄语中“满洲”发音为“满洲里亚”,再转译成汉语时,便成了“满洲里”,一座新兴的边境城市诞生了。

  满洲里站是一座漂亮的新艺术风格的建筑,外观与哈尔滨站相仿,拱形门窗均用弧形线条装饰,与站台垂直的一侧立面设巨大的山墙,墙边用曲线与底部相连,三开间的窗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拱形窗,墙体的一侧刻有俄中双语版的“满洲里”字样。站内仅设一座站台,有三条到发线路。满洲里站与俄罗斯铁路后贝加尔站接轨,中国的国际列车都是从这里走出国门。今天的满洲里火车站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它承担着中俄两国贸易60%以上货物运输量,不过列车在进出满洲里站的时候都要换轨,因为俄罗斯铁路采用的轨距比较宽,而我国采用的是标准轨距,这个过程也被人形象的称之为“换装”。

  齐齐哈尔昂昂溪站:




  昂昂溪火车站是老齐齐哈尔火车站,始建于1903年,主站房是二层钢混结构建筑,转角处及门窗的边缘有俄式风格的装饰,屋顶上的木质屋架装饰了小山墙。候车雨棚十分精致,为木质结构,周边围宝瓶型栏杆,斜坡屋顶,在正中处随着大门的三角形顶而隆起,坡顶上揩油折窗,本来就是通透的雨棚不担心采光,再加上一个折窗从顶部透射阳光,确实很有特色。这座雨棚不仅在滨洲线上,甚至是中国所有的铁路线上都是别具一格。站内还有一座木质天桥,长19米、宽6米、高5米,为滨洲线上仅存的木制天桥之一。昂昂溪站设一、二、三等旅客候车室、小卖店、行包房等。车站现隶属于哈尔滨铁路局,为三等小站,小站已经装修为国际候车室,承担着北京至莫斯科国际列车的旅客乘降任务。

  横道河子站:

  横道河子车站位于今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河子镇,建于1901年,现为哈尔滨铁路局牡丹江分局下属的三等车站。不过在中东铁路初建时,这里是东段的四个机务段之一,重要性可见一斑。车站现存站房、机车库及员工宿舍等建筑。站房为单层俄式风格建筑,门窗套由精致的装饰,屋顶上开老虎窗,还有两个风格独特的锥塔,不过屋顶以上的部分为后期按比例重建的。

  机车库建筑平面为扇形,面积2000平方米,离车库30米远的调转机车盘分头向扇形车库通去,共有十五个车库门并列蝉膜组成,每一个库门为一个单位,各个车库门为拱圆形,造型美观,砖墙铁瓦,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俄式近代工业建筑的风格特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和胶济铁路章节中的坊子车站机车库遗址做一下对比。上世纪90年代,蒸气机被内燃机取代,该车库也停止了使用。遗址现为海林市文物保护单位。

  工程技术人员的宿舍是一座二层砖木结构建筑,主体为黄色,细部的装饰为白色,是典型的俄式建筑色彩搭配,四坡屋顶上开老虎窗,耸立有多座大烟囱。楼造型新颖,风格独特,被人们形象的称为“大白楼”。


  (车站旧貌)


  (站房)


  (机车库)

  绥芬河站:


  绥芬河是中东铁路东段的终点,建于1899年旧称五站,即从俄罗斯海参崴排序第五站而得名。俄罗斯人一度称其为边境站,过境后与俄罗斯铁路相连。1900年1月14日开始向俄罗斯双城子站方向临时营业。开站时建有临时候车建筑,1902年修现址,中东铁路正式运营之际定名为绥芬河站。车站依山而建,细心的读者一定发现这座车站与数千公里外的西段终点站满洲里车站十分相似。站舍墙面强调垂直划分,窗间做壁柱装饰,山墙和窗顶端采用曲线装饰,为典型的新艺术风格建筑。建筑外墙以白色为主,细部用灰色点缀。候车室内采用大跨度钢梁屋架,宽敞明亮,围黄色木质墙裙,地板用黑白相间地砖铺就。老站历经百余年,如今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距离车站不远处还有一座中东铁路附属建筑,为当时筑路工程师居住的房屋。建筑高二层,拱形门窗,顶端做黄色装饰线,转角处做回廊,开拱券,券角落在敦实的矮柱上。回廊上设有阳台,栏杆装饰精美。入口处设门厅,高大厚重,两侧的矮柱和柱廊的形制一致。屋顶为俄式盔顶,上开老虎窗。1945年后这里成为苏联驻绥芬河专家宿舍及办公地,曾接待过中共六大代表。1984年、1999年建筑分别被绥芬河市人民政府和省政府批准为市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建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