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费开扬教授的粥养经

 思念彼岸 2016-05-20
    费开扬,男,(1925~),上海人(祖籍浙江慈溪)。教授、主任医师。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院长、《中医杂志》总编辑。诊疗特长:肺气肿、脂肪肝、高血脂症、早期肝硬化、胃肠病;痛经、无排卵不孕症、性冷淡、更年期综合征。
 
    每逢到了星期天,著名中医费开扬教授的儿女们都会回到父母的身边,请他们出去吃顿饭
,换一换口味,但费老却每次都会提出去同一个地方——粥店。即使是在大年三十晚上吃团圆饭,费老也坚持去喝粥。对费老来说,喝粥已经成了他养生的一个重要方法。
    由于年轻时精力充沛,加上工作繁忙,整日里专心给别人看病的费老很少考虑自己
的健康。就在他临近退休的时候,身体状况的滑坡让费老不得不开始注意自己的养生了
    费老说,快到60岁的时候,他觉得身体明显地跟以前不一样,稍微一动就会感冒,
玩一阵子就没有劲了。他曾和老伴讲,自己可能活到60岁就差不多了。
    身体的虚弱让从不注意养生的费老从60岁开始把健康放在了第一位。由于他喜静不
喜动,即使是为了身体也不愿意打破自己的生活规律,所以费老的养生也就从每天必须要吃的饮食开始,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为自己选择了粥养。
    一次,费老到外面参加宴会使他对喝粥有了特别的体会。宴会吃饭没有粥喝,又上
烤鸭、又上大肘子什么的,全是鸡鸭鱼肉。他虽然不能吃,但大家在一起也不能不吃,吃过以后到晚上睡觉,感觉胃里有个东西上不上下不下,拉也拉不出来,吐也吐不了,难受得很,等到喝了粥以后就没有这个事了。后来,费老更加体会到,老年人的饮食应该清淡,以喝粥为主。
    以粥养生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宋代诗人陆游就曾写到,“世上人人学长年,
不知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从小开始学习中医的费老深知粥养的好处。为了自己的身体,这位在中医界开方以务实著称的名医也为自己的养生选择了粥养这个务实的方法。但没想到的是,他的粥养计划刚开始施行,就遭到了自己夫人的反对。
    费老的妻子说,他一开始就是喝大米粥,每天喝这个,她很不习惯。
    在中医界,费老还是一位喜欢用对药的大师。他常常把两味药性不相和的药材配伍
在一起治疗疑难杂症。为了缓和与夫人喝粥的矛盾,费老把对药的方法也用在了煮粥上
    费老跟老伴说,不喝大米粥可以,还可以喝小米粥、小豆粥啊。其实中药里有好多
东西跟食物都是同源的,药食同源,又可以做药又可以做食物。《伤寒论》里大概有四十味,山药、百合、红枣,都是食品也是药。你可以做山药粥、百合粥;枸杞子补肝明目,也可以做枸杞子粥;龙眼肉就是桂圆,龙眼肉在《归脾汤》中就是安神调心的,龙眼肉粥都可以做。
    由于在粥里加入了不少花样,费老的夫人也喜欢上了喝粥,于是在费家的餐桌上总少
不了夫人精心准备的营养粥。但一段时间后,费老却提出粥养不仅要讲究营养,而且还要讲究季节。
    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万事万物都在生长,人也是一样,在休整了一个冬天之后,
身体正处于升发的时节。费老认为,这时人的身体上的沉疴旧疾非常容易发作,所以春季的养生应该以清理内热为主,因此他采用的养生方法主要是喝山药百合枸杞子粥。费老解释说,用山药百合枸杞子三种药有三种作用,百合是清心清肺凉肺,山药和脾胃的,枸杞子是补肝的,肝脾都给它补好,还清心火。
    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费老定粥谱,夫人具体做,但费老熬粥的本领也不可以小看。就
拿这道山药百合枸杞子粥来说,费老要求,白米放上水以后一定要把它煮开,水煮开了以后米在里面滚,火马上关小一点,小到什么程度呢,小到米老在水里转,二十分钟左右米已经半熟了,再关小一点,二十五分钟的时候,米已经有一点快要熟还没烂的时候呢,再开始把山药放下去。为什么先放山药呢,山药烂的慢,然后放枸杞子,这两样东西烂的比较慢一点,最后放百合,放百合差不多五分钟左右就得了。煮的过程正好是半个钟头,半个钟头多一点就熟了。米煮得烂了,像糊涂粥一样,发粘的,这个粥最营养,小孩吃,都能吃,小孩米粥汤营养是非常好的,对大人来说它吸收也好,特别是老年人吃这个靡粥,没有牙齿都能消化。这个在古代营养最好,叫糜粥自养。
    春天过去是炎热的夏季,夏天一般被人们称为苦夏,中医认为,这个季节人的能量消
耗较大,不仅容易上火,而且心情容易烦躁,因此费老在这个季节为自己养生选择的是以喝绿豆粥为主。
    费老认为,夏天是暑热天,暑热天人出汗也多,人也比较热,里边内热也重,绿豆
是清暑解毒的东西,《本草纲目》里绿豆又清暑又解毒,所以夏天把绿豆作为主要的,再搁点米做成粥,吃了以后又清暑又解毒,是最好的,可以说经常吃绿豆粥,有的时候天天吃,吃腻了就换一换,基本上可以说,两个月里面可以一个半月吃绿豆粥,中间有几天吃点白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很多作物都成熟了,人们可以选择的食物也多了起来。由于夏天
刚过,人的体力消耗较大,这个时候人体尤其需要补充营养,因此,在中国民间也有“贴秋膘”的说法。而对于费老来说,秋季养生的心得还要从他年轻时的一段经历说起。
    那是1964年的秋天,费老参加了下乡医疗队,这让他的夫人非常担心,惟恐农村缺
少营养,使身体本来就弱的费老吃不消。但两个月后,当费老回到家时却让她大吃一惊。
    费老说,那时候别的东西也吃不着,没什么营养,哪有鸡蛋牛奶什么也没有,累也
很累,结果回来老伴一看他全身也没好好洗澡,身上很脏,拉拉遢遢的,就是脸红光满面。让夫人没有想到的是,费老每天吃的都是玉米面、小米、白薯等粗杂粮,但正是这些似乎不登大雅之堂的粗杂粮让费老找到了自己秋季进补的粥养方——小米白薯粥。人在夏天的时候一般的大量的鱼、肉都吃的少,都吃的比较清淡,到秋天以后肠胃开始要吸收,这个时候要吃点什么呢?吃点小米白薯粥呢宽肠胃,暖肚子,而且壮身体。粗粮宽肠胃,为冬天进补作一个准备。
    冬天的寒冷往往令人觉得不适应,所以中医认为,冬季人应该适当食用一些有御寒功
效的食物进行滋补和调养。为此,每到冬天费老也会为自己选择一些适合冬季进补的药膳,这其中他最偏爱的就是那道偏于温补的桂圆红枣粥了。
    到了冬天以后人的胃口也好了,人要暖和一点。红枣跟桂圆是微微偏温的,这两个都
是平和的药,但是它属于偏温的,甘温,微微的温。桂圆在《归脾汤》里边专门健脾,也专门安神,红枣也健脾,也带点安神,这两个和在一起平和里边稍稍温一点,所以冬天更合适,而且是久吃都没有毒,非常安全。
    原本觉得自己活不过60岁的费老现在已至耄耋之年了,一年四季的粥养生活给他的
身体注入了生命的活力,虽然他的养生方式看似平淡,但也正是在这平淡之中他找到了调养生命的真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