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连群:最难忘《锁麟囊》那一声声呼唤

 圆角望 2016-05-21

 
   

梅葆玖先生病逝的冲击波未平,又传来李世济老师久病之后辞世的讯息,相隔仅13天,梅、程两大流派的当今代表人物接踵离去,京剧界内外的舆论再起波澜。一位行内的老先生,还联系到年初病故的95岁高龄的尚门弟子吴素秋老师,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创立的京剧旦行四大流派,有三派相继失去重要传人,不禁慨叹:今年这是怎么了? 

  

当然,这只是出于惋惜、伤心而产生的感慨。逝者都已是年逾八旬的老人,生命的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近些年,我多次参加春节前探望老艺术家的活动,日子长了,就积下愈来愈深的感受,今年从李世济正在接受透析的重病房出来,想起就在一个月前,一起参加研讨会,她由于糖尿病并发症而视力极弱,我照例凑到眼前打招呼,她还含笑应答:“噢,老刘啊……”而此刻,她正于病榻昏睡,已不复昔日景象了。我对同行的朋友说,人们常讲的“衰老”两个字,其实应该调换一下顺序,衰者未必老,老也未必就衰,但如果老字当头,衰就确实是面临的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了。 

  

老艺术家离去激起的反响,是被他们生前在事业上的奋斗、成就和影响所决定的。或许到这个时候,人们对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作出的贡献及其价值,才会有更为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我第一次看李世济的戏,记得是1958年初夏,北京京剧团来天津中国大戏院演出,她和老生名家陈少霖在日场演《三击掌》。她在台上显得很年轻,稍有些胖,但扮相端庄明丽,演唱情绪饱满,中规中矩,老戏迷们议论很像程砚秋,看来是得过真传的。确实,北京京剧团大师云集,她作为年仅25岁的青年演员,没有一定的艺术造诣是很难立足的。后来,她相继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等合作,饰配角或演“对儿戏”,开始广为观众所熟悉。过后多年再听她那时的演唱录音,老戏迷们的评价不错,她早年学习程派的基础是规范而扎实的。和大师们同台,也是她广泛汲取艺术营养,在丰富艺术积累中深造、提高的时期。六十年代前后,她还排演了现代戏《刘三姐》《南方来信》,显现出在继承中创造的艺术追求。 

  

接下来,是十年浩劫的非常岁月。等到阴霾终被驱散,新时期百废待兴,饱经摧残的京剧群芳凋零,大师、艺术家创造的流派艺术和经典剧目后继乏人,抢救和传承的重任,首先历史地落在了得前贤艺术真谛、仍葆有强劲的艺术实力和旺盛活力的一代传人身上。我一直认为,在当时特殊的背景下,哪个流派有这样的优秀传人重新活跃于舞台,尽显风华,就会再度焕发生机。梅葆玖、李世济等艺术家生逢其时,不辱使命,应该说都对本流派乃至京剧艺术的复苏和振兴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功不可没。 

  

李世济在北京率先恢复上演了曾经被禁的程派经典剧目《锁麟囊》,反响强烈,老观众在台下看得欣喜落泪,台上的演员受到感染,情绪高涨,戏结束时频频谢幕,还跳下台去,同观众握手、相送。而后,她领衔率团到各地巡演,让程派代表剧目重现舞台,广受欢迎。一段时间几乎每年都来天津演出,始终保持着红火的“明星效应”,带动了程派艺术的传播和普及,每场戏散后,都会有观众围在后台门口,等候和她见面。一位青年演员后来告诉我,当时还在上学,就是看了她的戏才喜欢上程派的。 

  

在我的记忆中,她演的戏最火的还是《锁麟囊》,除了剧本的基础好,重点场子的程派唱段精彩,她的表演也确实把人物演活了。印象最深的有“粥棚”一段戏,主人公薛湘灵流落异乡街头,见到老仆胡婆时一度还犯了阔小姐毛病,等候“开饭”,好容易讨来一碗粥,又慈心萌发,转送给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婆婆,这段过程都演得自然、生动。最感人的是接下来的一幕:胡婆为让她有安身之处,建议她去卢府当佣人,她起先反感、多疑,经过劝说、开导,无奈答应了,又与胡婆难舍难分。李世济和饰演胡婆的丑行名家曹世才先生演得情真意切,丝丝入扣。薛湘灵几番欲走又回,哀声呼唤胡婆,她对一个陌生环境的恐惧、担心,其处境的无奈和无助,以及视胡婆为唯一依靠的心理,都贯注于那一声声音调、语气不同的凄伤呼唤中了;而胡婆多次应声返回,强忍着哀怜劝慰,二人四目相对,在舞台上的距离随着呼唤、应答而时近时远,似有一条无形的线连着,同时也牵动着观众的心弦。到胡婆泣声应允会常来看望,频频拭泪、招手,转过身去,薛湘灵依依不舍地目送她下场时,台下顿时爆发了满场彩声。那是被台上人物激起情感共鸣而鼓掌,有的观众含着眼泪,这在传统戏演出中是不多见的,后来看到的不同组合的《锁麟囊》,此处很难演到李、曹两位如此感人至深的程度了。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李世济艺术生涯的高峰期,不仅演出频繁,而且在生活也是艺术伴侣、著名琴师唐在炘的辅助下,创排了多部新编剧目,同时结合自身的条件,在演唱的咬字、发声和行腔上不断进行新的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色。在她的新编戏中,根据地方戏移植的《陈三两》最具影响,已经成为一出新的程派保留剧目。新腔随新戏迭出,唐在炘的唱腔设计和主导、改良的乐队发挥了重要作用。京剧的文场伴奏乐器早年只有京胡、三弦、月琴“三大件”,二十年代梅兰芳添加了京二胡,五十年代北京京剧团增加大阮、中阮,唐在炘在八十年代又加笙和中胡,进一步充实了乐队阵容,增强音乐表现力。同时,唐先生坚持“伴奏”的艺术定位,追求与演唱和谐无间,浑然一体。李世济平时吊嗓,也不只是一把京胡,而是“八大件”齐上,保证了演出时的默契配合。这支被丰富和强化了的文场乐队,顺应了京剧音乐发展的需要,被誉为“中国京剧第一交响乐队”,已经成为程派戏伴奏的“样板”,被各地院团普遍采用。 

  

在那期间,李世济还投身于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为程砚秋和自己的演出录音配像。由于工作繁忙,体力不支,在为她和马连良合演的《三娘教子》配像时,曾经两次休克,仍然坚持当天完成了任务。后来在庆祝音配像工程胜利完成的电视晚会上,她深情回顾了13岁在上海时,程砚秋收她为义女,对她的呵护、教诲,后来又得到梅兰芳、马连良等许多老师培养和指导的从艺历程,表达了当事业需要的时候,就应该为京剧艺术尽忠,为前辈、老师尽孝,让京剧艺术世代传承下去的坚定信念。 

  

那时,她也在课徒授艺了,仅在天津就先后收了刘桂娟、李珮泓、吕洋三位弟子,后来都成了院团的主演。 

  

李世济在艺术上是勤奋而执着的,像许多老艺术家一样,视戏如命,戏比天大,在生活中又是极为刚强的。新世纪以来,她的家庭连遭不幸,先后失去了独生儿子和相依为命的老伴,人们都担心她能否经受得住,但她坚毅地挺过来了。患病以后,依然坚持参加京剧以至文艺界的重要活动,坐着轮椅也要亲赴现场指导弟子排练。吕洋排演新戏《香莲案》,她担任艺术顾问,从始至终给予了全力支持和帮助,为塑造京剧舞台上的第一个程派秦香莲形象,倾注了大量心血。 

  

在李世济身上,“衰老”两个字,因老而衰的是身体,不衰的是精神。而精神之火,是不会随着生命的老去而熄灭的。 

  

本文刊于2016年5月21日《文汇报·笔会》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