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写诗(十七)表现手法(4)议论

 江山携手 2016-05-21

 漫谈写诗(十七)

 表现手法(四)议论

 写好说理诗,比写景、叙事、抒情难度要大些。为什么?因为他须要诗人有更宽阔的视野,更丰富的知识,更强的联想力,更深的洞察力,更深刻的理性思维能力,更高的谋篇布局的水平。一句话,好的说理诗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高度结合的结晶。

说理,要以写景或叙事(包括古事)为前提。“理”是由景或事自然生发而来的,浑然天成,互为表里,水到渠成,合情合理;而不是油水两分离,表里两张皮。这是我们欣赏古今说理诗和写作说理诗要特别注意的。

 还是让我用例诗来谈一谈吧——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背诵的诗了。前两句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诗人用极其朴素浅显的语言,高度形象而概括地把进入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的十个字中。首句写落日西沉,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方景;次句写黄河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天边,由近望及远,由西望到东。“依山尽”、“入海流”写出了白日和黄河的动态。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动静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特别生动。就次句而言,诗人身在黄鹤楼,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和意中景融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深度,引人遐思。 
        
三、四两句诗,诗人说得很分明:眼前的景物固然壮观,但是,要想穷尽目力,看到更多更好的景物,还必须再上层楼呢!这就有了深厚的含义了。你读过之后,可以想得很多,比如,要有向上进取的精神啊,要有高瞻远瞩的胸襟啊,等等,但是,“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是每个有阅读能力的读者都会感悟到的。再看: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也是小学生都能背诵的诗了。前句是说站在庐山之外看庐山所见到的景况。后两句从字面上也很好懂,但所阐述的道理却够深刻: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包括跳到圈子外去观察,既要才能做到既客观,又全面。所谓“旁观者清”也是这个道理。

  悯农 唐·李绅(聂夷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小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以前一直认为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现也有人认为是聂夷中的作品。

   这首诗所抒写的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很少有人会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炼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很显然,诗人在阐明道理时,不是空洞抽象地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进行的,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细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容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这首诗,对大人小孩尤其是对当官的,都有教育意义。再看:

                  

                  新乐府第二十九首  唐·白居易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用两千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这是我极为喜欢的诗,他表现了强烈的正义感,对贪官污吏大胆斥责,源于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讽刺的是那个时代的州官,不顾百姓承受能力,拼命地为皇帝上贡地毯的事。此太守如此卖力,图的什么?另一首唐诗作了诠注:去岁路过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今年县宰加朱绂,尽是生灵血染成。这便明白了,图的是升官。据《新唐书·地理志》宣州土贡中有丝头红毯之目。

  这首诗一开始就诘问,但是是以第二句所述事实为根据的,只是没有依循先叙后议的成规。第三句至关重要,因为它讲了一个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地不知寒人要暖”,所以最后一句的正告,才显得义正词严。

  诗写的是唐代的社会现实,但是我想,对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此诗和上面的那首《悯农》,应列入吾党“保先”和目下拟在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教材。因为两首诗中所讲的道理,看似浅显,但那些官儿们未必真懂,或曾经懂得,但久已忘却,更没有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

 钱钟书《谈艺录》诗分唐宋:“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严仪卿首倡断代言诗,《沧浪诗话》即谓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云云。曰唐曰宋,特举大概而言,为称谓之便。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又云:夫人禀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沉潜者近宋,有不期而然者。又云:且又一集之内,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沉,乃染宋调。我早就认同钱先生意见。上引之语,须细细琢磨,方能全解。

  南宋朱熹,是理学代表人物,其诗多说理:

             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请注意,诗题为《观书有感》,即诗中所写景象,是来自书中所描写。
    其一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其二讲的是外力即客观条件对事物的影响,反对唯意志力论,反对狂热冒进蛮干。当然,诗人也提倡要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即使这样,这个朱老夫子,倘若生活在毛时代,脑袋也难保。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末句是富有哲理的。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要想繁荣昌盛,和谐安康,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众志成城,“集众思而广忠业”也。

  说理诗以及在写景、叙事中穿插议论说理抒写人生感悟的例子太多了,不胜枚举。

  我的《捻须集》中也有说理诗,照例引一点出来——

                               七律  公共资源正姓私

 ——张宝明《捻须集·增订本》87

 洱海公园是游览苍山洱海的第一站。园内有椭圆形小山(团山),还有情人湖,是洱海自然延伸的港湾。公园始建于70年代末,依山傍水,是大理市民休闲之地,更是情侣们流连之处。但是,自2007年起,公园逐渐被侵吞,成了开发商大兴土木的场所,因此也成了富人们麇集的地方。世界级的旅游景点正日益变成富人的后花园,城市中的湖泊河流成了别墅豪宅的“洗脚盆”!岂不悲哉?!

                 权钱作恶无遗漏,公共资源正姓私。

              洱海沦为盆洗脚,苍山化作宅栖基。

              贪官霸占风光日,奸贾狂圈名胜时。

              无度侵吞不仁者,毛全岂可缺肤依?

2010-4-2

即事明理,讲了一个“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党国高层多次强调,贪腐严重威胁党国存亡。而真的亡了,这张皮没了,贪官、奸贾这些毛们,将何处依托?遭受清算,物去人亡,岂不悲哉?可是,他们理会吗?我用这首诗(还有几首内容近似的)给贪官和隐藏的贪官们讲党课,他们更不会理睬。而我,根本就不在圈儿内,再管那些糗事干啥?!

       七律  下雪的感想 

——张宝明《捻须集·增订本》212页  

    今天又下雪了。这是去冬今春的第四场了。


   今春去岁四场雪,大地连连着素装。
   烂玉碎瑶遮腌
,轻衾厚被孕棉粮(注)
   行人出发多言苦,虫害无生少得疮。
   万物皆呈两重性,利兴弊避要伸张。

     注:腌臜,aza,入声,肮脏的东西

              2010, 3, 8

   

  这是一首典型的说理诗了。从写眼前的雪景写起,以具体的事物(雪)为例,讲了事物的两重性,说明我们要扬长避短,兴利除弊。似乎有点哲理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